6月12日下午,鲁剧高质量发展暨电视剧老家伙》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举行。电视剧《老家伙》主创团队代表和来自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山东艺术学院、广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探索齐鲁文化影视两创路径,更好培养山东影视人才,推动新时代鲁剧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研讨。

鲁剧《老家伙》走红,看专家学者如何评价-风君娱乐新闻

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老家伙》今年5月在爱奇艺、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播出,受到广泛好评。该剧由温德光执导,赵冬苓编剧,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周涛等主演,讲述了三位“相爱相杀”的老朋友退休再创业,打造养老社区,探索黄昏新生活的故事。

鲁剧《老家伙》走红,看专家学者如何评价-风君娱乐新闻

会上,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亮作为出品方代表,介绍了电视剧《老家伙》的制作和播出情况。他表示,山影坚守国有企业的社会担当,始终把艺术质量作为电视剧创作的生命线,在守正创新中,努力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推动者。

鲁剧《老家伙》走红,看专家学者如何评价-风君娱乐新闻

电视剧《老家伙》编剧赵冬苓分享了该剧的创作过程,她表示,自己在采访了大量的养老机构后,才开始进行剧本创作。她满怀希望地塑造每一个角色,想在剧中展现一个人如何体面地老去,也希望看到这部剧的观众能够有所触动,更多理解自己的父母。

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高小立针对鲁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要培养影视人才;第二要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第三要深耕齐鲁文化;第四要发扬敢闯天下的精神;第五要反映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形象。就电视剧《老家伙》而言,高小立认为该剧打破了世俗眼光,为观众提供了三位老人充满乐趣、希望、活力的生活图景。艺术创作的题材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实现情感的融通,才能打通全年龄层受众的认可。

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孔令顺表示,他从《老家伙》这部剧中学习到很多。这部剧是退休生活的一本教科书,我们要从中学会如何年轻地老去。从这部剧中感受到一种温柔敦厚的力量,一种经过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代文化洗礼的诗意生活。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李超认为,《老家伙》这部剧超越传统的老年剧叙事模式,采用了轻喜剧处理情感,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的安全感。这部剧创新性地聚焦了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同时关注了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强调了儿童对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性。《老家伙》通过创新的叙事模式和人物塑造,关注人物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状态,成功地展现了老年人群的多维性和现代意义。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系主任、教授,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刘强从电视剧《老家伙》的传播策略入手,探讨鲁剧在守正创新方面的路径。借助抖音平台,《老家伙》在媒体宣传矩阵的搭建、营销模式的迭代以及内容与宣发的策略上,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与明星互动、内容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鲁剧在题材类型、制作理念、技术革新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实现鲁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宣发和营销的布局应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重视,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孔宪坤表示,鲁剧高质量发展暨电视剧《老家伙》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对山艺而言是一次向大家汇报展示学习提升的良机。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在专家们的帮助加持下,不断提高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共同讲好齐鲁故事,冲击鲁剧新高峰,扩大鲁剧影响力。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宋法刚认为,《老家伙》以倒叙的方式,用三位主角登台高歌的“合拍”扣住了人物心路变化;用“去养老院”的明线和“回归自我”的暗线的张力思考自由与尊严。该剧充满的笑声,来自两代人观念“错位”的冲突活力,并用最后音乐的“合拍”隐喻了关系的和谐。三位父亲形象颇具魅力,他们都学会了“道歉”,实现退休后的“二次成长”。赵冬苓老师通过电视剧《老家伙》教会我们这一代人去做一个有尊严的、年轻的、温暖的父亲。

会上,其他专家学者也对电视剧《老家伙》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如何更好培养山东影视人才,推动新时代鲁剧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