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小说又被改编翻拍。
不同于之前的作品,原著小说曾一度被读者盖章为顶级玛丽苏故事。
讲述了一个女人跨越20年的情感成长经历,在人生各个阶段与四个男性相遇相爱的故事。
用网友的话来概括:大美女与各式各样帅哥的换乘恋爱。
乍眼一看,这不就是近年来内娱偶像剧的套路吗?
多个男性角色对同一个女性的爱情角逐。
找天仙刘亦菲勇挑女主大梁,更像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那么,这次拍对味了吗:
《玫瑰的故事》
黄亦玫(昵称玫瑰),亦舒笔下少有的绝世大美女:天生尤物,颠倒众生。
原著多处写到了她的美貌以及带给旁人的震撼感。
放眼内娱,能适配这个角色的人很多,但能统一观众审美的女演员,刘亦菲独一份。
出道那么久,她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始终是她的颜。
用网友的话来形容:剧没看进去,光看脸了。
她的颜,最老套又最实用的营销点
剧中也毫不吝啬地展现她的“人见人爱”。
有人送花送礼物,还守在她家门口只为一睹芳容。
有人在面试她时,第一句就问什么时候能入职。
有人则是对她一见钟情,与恋爱长跑七年的女友在领证当日果断选择分手。
是的,剧集一开场就以这么狗血的方式展现黄亦玫的受欢迎程度。
有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剧情好假、好离谱。
但在原著中更为炸裂:这渣男是在妻子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因为被玫瑰的美貌迷住而不断讨好她、甚至最终选择离婚…
而玫瑰对此的态度则是: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
她的理由是:我不是破坏他们家庭的罪人,远在周士辉的眼光落在我身上之时,他们的婚姻已经破裂。
少女的早熟中带有些残忍与任性,哥哥说她是“被宠坏的烂苹果”。
估计放在网络审判下,高低都被盖章为“绿茶捞女”。
在剧中确实还原了这一幕。
在明知道他有未婚妻的前提下,玫瑰依然会和对方一起喝咖啡、吃饭,还接受他送的礼物。
用他的话来说:我能感受她的回应。
但导演特意指出,这一切都可能是他的意淫。
换成了玫瑰的视角,却完全变了味:是出去工作时喝咖啡,吃饭仅有一次。
至于礼物,她压根没收。
甚至她还反问,难道结了婚就不可以和异性朋友出去玩了吗?
并且强调:他年纪那么大,我勾引我有病啊。
从这里看出,导演保留了玫瑰的人物底色:持靓行凶,至情至性,不受束缚。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依然是保留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在面对悔婚男的纠缠时,她立刻拒绝:周老师,你移情别恋,别拿我当枪使。
可以说是,导演顺应时代和本土化的语境,赋予她身上的“清醒独立”的大女主品质。
她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让渣男未婚妻从这段不值当的感情里醒悟过来。
girls help girls 的情节,永不缺席
还额外增加书中不曾有过的职场线,以此突出她的“强大”。
只是初入社会,职场技能点满,反倒让这个人物完美到失真。
无论是面试,还是帮老板结交合作伙伴,都显得过于轻松顺遂。
本质上,女主依旧是在开外挂,只不过不再靠男性角色罢了,而是两位女领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剧故事背景设置2001年,但玫瑰的服饰妆容过于时尚,有点脱离所处年代感。
甚至她能每天不重样地出现在公司,让人觉得这不是在上班,而是在玩奇迹暖暖…
从这些大刀阔斧的改编来看,这显然称不上是亦舒的《玫瑰的故事》了。
反杠提示:乌鸦不是那种痛斥一切魔改的“原著粉”。
再则,作为一位,1946年出生的女性,亦舒的作品自然有她的局限性。
在她的小说里,男性化的视角一直存在。
即使是以“失婚女性,勇敢自强”为主题的《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在最后,仍然以“找到钻石王老五”为理想结局…
在本剧的原著中,女主称得上极致的人物,一生都没有正经工作过,只是享受被周围的男人追捧着,爱着。
甚至为了和一个只能活三个月的男人在一起,她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如果完全照搬书中的内容,估计早就被网友骂“毁三观”。
但不可否认,这其中某些的精神内核踩中了当下观众需求。
就像是《喜宝》中,反复被提起的文字: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我还有健康。
《承欢记》中,她说道:要是你真够虚荣,并且愿意努力争取,你的报应会是名利双收,万人敬仰。
她笔下的女主角色,大多数好强,目标清晰,思想中有着对自我价值探索的渴望。
因此,内娱才会不断翻拍亦舒的作品。
只是他们欣赏亦舒笔下的女性金句和精致美丽的都市生活,却不愿承认亦女郎们身上有股利己的精明劲儿。
之前《承欢记》翻车,皆因女主爆改成2024年穿着女友外壳的伪妈,最后还要翻身成为霸总的小娇妻。
要知道,姿态最紧要好看的背后,是满足虚荣心不断往上爬的野心。
所以,内娱总是拍不好亦舒作品的原因就在这里。
或者说,他们也不需要拍好,只不过是为了买下她的IP好做营销。
说回剧版《玫瑰的故事》里,玫瑰与四个男人的纠缠,都是又好看,又不好看。
好看的地方在于,它更专注于恋爱线上,但不仅限于玛丽苏情节。
比如,她的初恋庄国栋,典型的职场精英男。
谈恋爱谈得再上头,也不会为了女主放弃法国的offer。
直到被玫瑰发现并质问,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男人,我应该考虑自己的工作和前途。
明明是自己考虑不周,却倒打一耙成了对方的“无理取闹”。
甚至为了避免冲突,采用关机切断联系这样的冷暴力。
两人还因此分手过一次了。
这样的男性主角是国产剧少有的,没有无所不能的金手指,只有画大饼式的空话。
可以说是,这两人的爱情是反言情叙事,没有追妻火葬场,没有无条件的照顾和呵护 ,反倒是两人都很自我,希望对方为自己牺牲…
难怪观众会说:看着他们吵架的样子,真实到吓人…
但它也不好看,为了增加冲突感,特意将叙事变得抓马,又多了些家长里短。
像是玫瑰和庄国栋明明是互相暗恋对方,却需要玫瑰的哥哥出来支教所谓的“斩男术”。
接下来,他还要被误会成是情敌来推进他们两人的感情线。
又比如苏更生,在小说中明明是个有性格,懂变通的高智商女性。
在剧中,她却有国产剧套路的悲惨童年和渣爹渣妈。
其实无论是亦舒原著还是改编版,《玫瑰的故事》终究在讲一个爱情故事。
而爱情故事,从来不仅是讲爱情本身,而是在亲密关系中看到自己的追寻与渴望…
即便有时代的局限性,在没有女性主义到来之前,亦舒难得用女性意识的视角,将女性心事写得那么真实、传神。
书中那种表达自我的勇气,遵循个人欲望的想法,都激励当年许多的女性…
而作为后来创作者的我们,却塑造着这样的新女性,不是断情绝爱只搞事业,就是双洁恋爱纯情到可笑…
嘴上说着女性主义,心里想着生意经,这些都是一场诈骗。
女性样本变得单一,人性的复杂面抛弃,故事也就变得单薄苍白,难以引起共鸣。
如此看来,创作者唯一出路是真实。
国产剧的女主多谈几场恋爱,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