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放出预告的时候,我一度很有期待。
不仅是预告片里刘亦菲美出了新高度,而且是玫瑰这个女主人设很特别。
她是国内非常少见的,敢于跟着内心欲望走的女人。在普遍“断情绝爱”的舆论环境下,我们其实很需要有这样一个女主角,她不是模板化的大女主,她直白,热烈,有生命力,敢于“做自己”。
“从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的,主持着我” 。一个在爱情和命运跌宕之间“寻找自我”的故事,改好的话会很有华彩。
但看了几集之后,期待值一点点崩塌。
最大的问题就是玫瑰这个人设很诡异,一会成熟得像30+的姐姐,一会又幼稚得像20岁小姑娘;一会事业批,一会恋爱脑,动机和行为完全不能理解。追到后来完全是冲着刘亦菲的颜值。
和亦舒原著比起来,改编版好了一点但也很别扭。原因或许是太贪心,什么好的都想往女主身上堆,既要又要还要。“苛求完美”这个病,不管怎么治,都是无可救药的绝症。
先简单介绍下亦舒原著:大富之家的小女儿玫瑰,不仅美如仙女下凡,更天赋异禀,不仅各种才艺手到擒来,就连学习都毫不费力“都说圣德兰西是间名校,功课深得厉害,但从小学一年级起,也没见她翻过课本,年年临大考才开夜车,却又年年考第一,我看这学校也没什么道理”——这藐视凡人的味道,非得引用书中原话才能传达精准。
有这些还不够,她还有一位事业有成的哥哥。年纪轻轻,已经与人合伙开了建筑师事务所,业内名头响亮——这哥哥还是个纯度200%的妹控。
影版《玫瑰故事》,玫瑰由张曼玉扮演
“一切条件注定玫瑰是要被宠坏的。”
她一生唯求恋爱。先是有意勾引了有妇之夫,导致他抛妻弃子;后来又爱上了一个有未婚妻的男人,最后被抛弃;心灰意冷之下去美国留学,与平庸男人结婚生子,10年后离婚回国,遇到灵魂伴侣傅家明,两人激情相恋后家明去世;最后年过40,还跟一个有钱但丧偶的名流结婚,成了阔太太。
中间还穿插各种三角恋、精神出轨、兄弟共爱一人、父子共爱一人等狗血戏码,非常极其挑战人三观。
不过原著至少有一点好,就是玫瑰前半生的人设还是很有意思的(后半生就是纯粹的万人迷,比较无趣了),虽然外在条件是顶配,但内在很多缺陷也很明显。用她大哥的话讲“是个被宠坏的烂苹果”。
因为她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可以不用考虑任何生计问题,也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
哥哥让她找一份工作,她说自己看不上披星戴月,赚那千把块钱——考虑到她的出身和那个时代的背景,也觉得合理。
她并没有什么学识。书中黄振华吐槽妹妹:“她毫无思想,唯一的文化是在我书房里捡一两本张爱玲的小说读。”
玫瑰一生没有出门工作。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美其名曰“职业学生”。
这样的玫瑰肯定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但惟其如此,她“视恋爱如宗教”才显得顺理成章——这样的女孩,不追求恋爱追求什么?公认“玫瑰原型”的章小蕙也说过差不多类似的话:“我是个大花瓶,大懒虫,毫无志气,每天只要打扮得像个花瓶。”那种出身和资质的女孩,慵懒和任性都是命运的附赠。
她身上也有道德污点——跟周士辉的那一段,原著中的玫瑰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周士辉约她,她就欣然答应,全然不顾对方有未婚妻的事实。她小施手段,把周士辉玩弄于股掌之中。她乐意看有人为她的魅力家破人亡。而当对方真的深陷其中,她又把自己完全撇清,认为周士辉和他未婚妻都无聊且蠢。
她不停地换男朋友。很多男孩子追求她,甚至为她自杀,她眼皮也不抬一下。
当然很不讨喜。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其实有内在的合理性的。一个从小就被宠坏的女孩,身上肯定会带一点天真的残忍。
因为她的这些个性,使得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很多事,都非常顺理成章。
比如明知庄国栋有未婚妻,还是要跟他谈恋爱;被庄国栋抛弃后,又远走美国,嫁给了一个平庸普通的方协文。黄振华怒其不争,她说:“大哥,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我并不想持起机关枪与社会搏斗。”
书中的玫瑰似一个还未开化的小动物,做事做决定完全凭本能。同为女性我虽不太认同她,但你也得承认,玫瑰这种女人自有其魅力,而且她的形象基本上做到了立体,你不会觉得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很突兀。
换到剧版,玫瑰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觉得她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前后割裂得很严重。
剧版相对原著,对玫瑰人设上做的最大改动,就是提纯。
把原著的商人之家改成了书香门第,原著的毫无思想改成学识不凡,原著的胸无大志改成事业心和能力都很强,原著中搬弄魅力改成情商极高,且很有分寸感,原著的恋爱至上改成敢爱敢恨。
原生家庭从一种顶配改成另一种顶配:父母学富五车,相亲相爱,教育方式温暖开明,还有自幼一路陪伴成长,懂她爱护她的哥哥。比之原著始终跟父母兄长有一层隔膜,不断被教育被规训的玫瑰,剧版玫瑰的家庭氛围可以打200分。
顶配的出身、智商、情商、美貌,甚至连性格都很讨喜的黄亦玫,前几集里给人的即视感是,自尊,自爱,自强,且三观超正的社会主义五好青年。
比如原著也有周士辉为了追求玫瑰,导致妻离子散的闹剧,但在小说里,周并不令人反感。他是黄振华事务所的合伙人,为人精明和善,也算是一个事业有成的有为青年。玫瑰当然没主动做什么,但“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同样也是“渣”,而且是一种姜太公钓鱼般的高级渣。
但考虑到玫瑰的年龄和被宠坏的背景,也觉得不忍心过于苛责她。何况根本上确实是周士辉本人的问题更大。原著中的这个故事,更多给人感觉是一个悲剧。不管是玫瑰还是周士辉还是关芝芝,都是命运的棋子,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到了剧里,直接把周士辉改成一个患了臆想症的普信男。玫瑰自始至终分寸得当,举止有礼,只是他自己给自己过分加戏。加上刻意找了一个长相不佳的演员,更让人觉得周士辉如同小丑般猥琐。像一个工具人般,只为了烘托玫瑰令人癫狂的魅力。
剧里的玫瑰不仅有魅力,还有魄力。在面对原配关芝芝闹上门来“打小三”的时候,也表现得非常勇敢且清醒。被妈妈关在屋里思过,她敢跳窗爬楼下来去解决问题。对着愤怒的关芝芝,她直接说:你如果动手,我一定会报警,如果你想解决问题,可以到对面的咖啡厅。
两个女生坐下后,她也没有道歉,而是对关芝芝说:你长得好,工作好,这男人配不上你,这种男人你还留?
原著中,玫瑰对关芝芝是瞧不起,有一种雌竞胜利的优越感。剧版的玫瑰对关芝芝,则站在欣赏的角度,只是劝解,点醒。没有雌竞,没有贬低,于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有渣男付出代价的世界达成了。
不得不说这一段改得让人很舒服,但这种剧情经不起细思。这一段剧情,除了让人觉得这个男人有病之外,毫无说服力。甚至把原著中玫瑰的一丝疯批也抹去了。而且说实话,如此清醒、稳定和老道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你很难相信这是20几岁小姑娘的所作所为。
她在职场中的表现也一样。我当时看的时候其实觉得很顺,但又隐隐约约觉得是哪里不对。后来我才想明白,那种成熟,直指人心的处世方法,没有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做得到。
比如面试的时候,在被苏更生借丝巾刁难的情况下,能逻辑清晰地表达选择这条丝巾的原因,且恰到好处地夹带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又不动声色地捧了一把对方的好品味。被大老板面试的时候,既能抓住时机,给出最中肯的建议,又能避开老板设置的陷阱,表明自己努力上进的工作态度。
入职没几天,就不顾工作分工,费尽心机,发挥聪明才智(或者说利用自己的美貌也没错),帮助公司拿下难啃的合作机会,野心和工作能力都在线。
可是一个20几岁的女孩子,学识好品味好都是有可能的,为人处世绝对会有青涩的一面。刘亦菲的脸再有说服力,这种基本上属于30+的成熟和稳定都没有说服力。
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家就是天赋异禀。一个把清华当后花园的女孩,我等凡人当然难以望其颈背……但诡异的是,只要一谈恋爱,她前面表现出的稳定、成熟,好像就都成了个笑话。
比如试用期没过就大搞职场恋情,还有打着工作的幌子,公费恋爱的嫌疑,那种不管不顾的张扬,完全属于20几岁的小女孩。
后来追爱成功,老板让她找庄国栋走个后门,她直接拒绝了,还义正严词说“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我没耽误工作,您也别让我用感情换工作啊。”
这种直接“教老板做事”的低情商换到别人可以理解,但她明明是情商超高的黄亦玫啊?更离谱的是老板面对她不客气的回怼,全程慈母笑。没有男霸总保驾护航,换成女霸总的宠溺也一样味道不对。
后来项目做好了,老板想要升她的职,她却因为男友一句“想每天都能看到你”就直接跑去法国,去了法国之后,因为男友说一句“我养你”就低落又反感,总是在恋爱脑和事业批之间反复横跳。
真正站不住脚的其实是玫瑰的恋爱逻辑——她和庄国栋分手,是因为庄的事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没有完全以她为中心;后来为了疗伤,又选择了方协文这个事事以她为重的“普通人”(对比庄国栋而言)——这原本是一个内核比较弱的女孩通常会有的选择逻辑:为了安全,选择稳定,放弃冒险,也放弃通过自己给予自己安全感。似乎并没有在上一段感情中成长,只是为了填补上一段感情的匮乏感。
编剧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每段恋爱单拎出来看都没什么大问题,甚至还能引发共鸣。但人设的底层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在这些恋爱中,你感受到的不是她的勇气,而是患得患失。
原著中的玫瑰,被抛弃之后迅速找到另外一个人疗伤是有合理性的,一方面她的全部价值都依托于恋爱,恋爱失败则自我价值感也崩塌;另外一方面,她原生家庭并不温暖,她选择方协文,也是急于逃避父母的控制和指责。这是可以理解的逻辑。
可是剧版玫瑰,可是被爸爸妈妈和大哥捧在手心里的小宝贝啊。
这样的女孩或者也会受伤,但根本不可能匮乏。她受了伤之后,自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疗伤。清醒之后,择偶眼光只会更上一层楼。何况剧版玫瑰出身知识分子之家,经济上并不见得优越,她是需要工作的。这种情况下,恋爱至上的选择,还有那一套又一套昂贵华丽的时装,就显得很违和。
后边的我就没看了,大概剧情是玫瑰跟方协文结婚之后,每天都柴米油盐,生孩子不能打无痛,被他控制不能出去工作,只能在家里带孩子,连美甲都不能做……
这真的就更扯了。刚毕业就敢直面“被抓小三”的女人会这么窝囊?简直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上。
之所搞出这么一个拧巴的剧,最大的原因就是太不想让玫瑰有任何“不讨喜”了。
主创的思路应该是,只要不谈恋爱,玫瑰就没有任何问题。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有问题全是因为恋爱对象不对,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找到更好的男人。
这很鸡贼也很降智。它把复杂的人生平面化了,也把“女性成长”这个复杂的命题简单归结为“找一个好伴侣”。
当然男本位的社会,女人注定会为爱情和家庭付出更多。但说实话,一个女人一生中的很多问题,都跟男人无关。
比如公认“玫瑰原型”的章小蕙的人生,她大起大落的一生,并不能把问题全推给男人。
因素很多:爱情的消逝,人性的阴暗,以及时代突变……她本人也有问题,比如她前半生完全没想过依靠自己,道德感又很薄弱。
但当被重重摔下云端之后,她也能艰难地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从尘埃里拎起来……年过60,又靠前半生积累下的好品位叱咤直播间。
这个故事里有很多让我震撼的东西。比如她最艰难的时候,依旧光鲜亮丽,穿名牌出街,租最贵的房子,每天写十个小时专栏文章,写到手抖;在舆论如山倒,众口一词骂她“拜金女”的时候,没有颓废或自残,只是淡淡说:“睡个好觉,吃一顿饱的,才有力气去解决问题”。
我为她在艰难时刻的勇气和强大反复落过泪,但我同时也很难认同她前半生的所作所为。
你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来定义她的人生。在她的故事里,你看到的是更多更复杂,更令人唏嘘的东西——命运的无常,人性的丑陋,还有一个人的一体两面:软弱和坚韧,卑劣与高尚,那些她身上真实存在的特质,让她飞上云端,让她跌落尘埃,也让她浴火重生。
这样的故事,才能给人带来真实的触动——但能给人触动的故事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完美的人或人生。
我们本质上是通过“缺憾”来与一个人共情的。独立的人可能有所保留,爱情至上的人可能不够独立,既自负又敢爱敢恨的人可能有道德瑕疵,哪怕是一切都没有缺憾的人,可能也会被无常的命运虐惨……而《玫瑰的故事》让普通人共情什么呢?她一生中最大的阻碍也就是遇到几个不够完美的男人——而这些男人其实都算得上顶配的“有为青年”,还都事实上很爱她。离开他们之后,她还是美貌的,聪明的,永远有满分家人无条件为她托底,随随便便就能无痛翻盘。
普通人更想看的是,一个从云端被命运摔到谷底的女人,如何鲜血淋漓地挥刀向自己,灰头土脸地搭建起自己的世界,但这个“女性成长”中最硬核,最好看的部分,《玫瑰的故事》轻轻回避掉了。
遗憾的是它拍的不够好,更遗憾的是它又一次浪费了刘亦菲的美貌。中国有几个刘亦菲?刘亦菲还能美多久?如果真的为她好,给她一点真正的灰度和真正的痛,否则一个再美的仙女也只是天上的仙女,她永远没办法让凡人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