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这更好笑的剧,我还没见过
张雪
什么时候起看剧和吐槽已经密不可分,甚至出现了为了吐槽去看剧的现象,弹幕改变了电视节目单向灌输的特性,这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注脚。而早在1988年,就有人开了吐槽电视节目之先河,这就是《中国电视史》。
《中国电视史》1988年在台湾开播,专门吐槽台湾从1962年电视开播到1988年间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各种现象,从电视剧到综艺节目及广告,从演员表演编剧桥段到服装道具,都在吐槽之列。
据说共有180集,B站现在能看到的只有40多集。这档节目由王伟忠导演,侯文燕编剧,一集也就只有五分钟左右,却分分钟笑到喷饭。
这样一部讲述台湾电视剧史的老节目却在今天收到了很大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无论是豆瓣打出的9.4的高分,还是B站千万的播放量和刷屏的弹幕,都印证了当下年轻受众对它的追捧。观看的同时,总是会感叹其「年代久远」和自身所具有的「现代网感」之间的反差萌。
《中国电视史》是一档怎样的节目,很难定义,就像《武林外传》不是传统古装片一样,它也混合着情景喜剧,综艺节目,脱口秀,纪录片等等形式,凡是能够嘲笑的都加以嘲笑,能够拿来戏谑的都欢乐地消解。
《中国电视史》最令人称道和被吹捧的最多的是兼任导演和旁白的王伟忠,王伟忠是台湾有名的节目制作人,制作过很多知名节目,如红遍两岸的《康熙来了》,其人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看过《中国电视史》的人往往被他搞笑精辟的解说所吸引,被网友称为「吐槽鼻祖」。
《中国电视史》的旁白有异于一本正经的纪录片解说,更像现在的互联网短视频吐槽,如papi酱,谷阿莫这种。其风格更加泼辣大胆,不仅点评电视剧中一些陈词滥调似的桥段,也会直接点评现场演员的表演。
解说与表演或形成呼应,或形成反差,诸如:「哎哟,这两个人演得也太不像了」,「你看她被调戏地多开心啊」这样的解说常令人捧腹。
在录制现场演员是可以听到旁白的,并不是后期加旁白,所以旁白往往直接介入演员的表演,可以随时让演员作出一些动作。演员演出一个片段情景,旁白兼有解说,科普,吐槽,抖机灵,控制表演等功能。
在《愤怒篇》中,旁白说在中国电视史上有很多表现角色愤怒的桥段,在时装戏里分别有恨在心里,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张牙舞爪,瞠目结舌这五种类型,然后演员通过一个常见的家庭情景剧片段现场再现这五种,接着旁白提到在动作戏往往有横眉竖目,怒发冲冠,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势不两立这五种,并且逐个分析了动作要领和基本程式。
演员开始演一个黑帮挑衅现场,不同人物在不同处境演出这几种愤怒。在最后旁白表示「小郭演员十分热爱表演,让他来给我们演这十种愤怒。」紧接着小郭演员在十种表情中快速切换表演,其鬼畜程度不亚于现在各类的洗脑循环。
演员的表演可以用夸张,土味,表情包式,一本正经的搞笑来形容。旁白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现场旁白加演绎,这样的节目形式可以说是充满着即兴和意外惊喜,十分随性欢乐了。
在看《中国电视史》的花絮时也能感受到在拍摄现场那种轻松欢乐的氛围,首先工作人员和演员彼此混淆,大家都身兼数职,演员也要帮着换景布置现场,甚至穿着戏服去买道具也是会发生的,剧组像是一个大家庭。
其次,王伟忠作为这个节目的灵魂人物,玩心很大,总是在正演着忽然冒出很多点子让演员换一种更有意思的方式演,往往忍得大家爆笑。直到片场传出一声怒吼:王伟忠你不要再玩了!然后他悻悻地出镜嘟囔一句:玩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嘛!如果《中国电视史》的拍摄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看很好玩的影像。
制作者的心态是如此轻松愉悦,演员们也更加放得开。当时出演《中国电视史》的演员澎恰恰,郭子乾,杨丽音,许效舜,邰智源,洪胜德等演员有些人是第一次出演电视节目,这个不要求「演技」甚至不回避笑场穿帮的节目应该是给足了空间让他们去展现自己,去真正地放飞表演,很多人也是从这个平台被当时台湾演艺界记住,开启自己的演员生涯。
一部八十年代台湾电视节目可以被当下大陆年轻人所喜爱,原因从以上内容也大概可以看出。首先解说的活泼犀利风格与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吐槽是同质的,其消解严肃的狂欢精神与当下的互联网文化也是一致的。年轻人认同这种趣味并且喜欢这种风格。
其次,从内容上,中国电视剧在编剧技法上仍然还是存在那些套路,王伟忠的标志性台词:也不知道谁规定的……,总是引发我们的笑声,其实是为观众代言,确实也不知道谁规定的:情侣互等一定要在雨中,大侠一定配剑,角色死前要么话太多要么话没说完,打耳光一定要那样打,跳井自杀一定会有东西落在旁边,这些桥段仍然活跃在屏幕上,仍然是我们的吐槽对象。
如果仅仅这样来看《中国电视史》好像就是一个吐槽搞笑节目,但如果去了解当时台湾社会的巨大变动,就会发现《中国电视史》其实是对那个时代的一个记录,反映了电视行业以及台湾民众生活的很多方面。
1962年2月14日「教育部」办的「教育电视实验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台湾电视事业的开始。在大陆,六七十年代笼罩着文革十年浩劫的阴云,而六七十年代的台湾也并不是乐土,国民党高度控制民众的思想行为,整个社会也处于一种人人自危的状态。
电视节目以新闻等政治宣传类节目为主,电视剧也是以政治教化为主。直到1969年,「中视」播出的连续剧《晶晶》轰动一时,引发了制作电视剧的热潮。这点在《中国电视史》连续剧篇中就有所展示。虽然剧情拖沓冗长,但毕竟开了先河。
70年代,布袋戏作为闽南语区的民间人偶艺术,被来自布袋戏世家的黄俊雄搬上了电视。《中国电视史》布袋戏篇中提到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是在台湾电视收视率最高,也是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连演583集,剧中角色史艳文、藏镜人、怪老子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台湾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同时还有一系列历史古装剧,《四大美人》《杨贵妃》等等,这些并不遵循史实而注重人物爱情命运的剧集在《历史改写篇》中得到了揶揄,旁白总结:历史什么的随便啦,只要男主忠君爱国,女主是贞洁烈女就好。
80年代最火爆的莫过于琼瑶小说改编的言情剧以及武侠剧。《中国电视史》中提到的大量桥段都来自于琼瑶剧,《废话篇》中的《海鸥飞处彩云飞》,《爱情篇》中的《庭院深深》《烟雨蒙蒙》都是当时的荧屏经典,大量相似的剧集出现,也就有了很多重复的套路和特定的表演方式,琼瑶剧一向被诟病脱离实际,比如男女主不用工作吃饭上厕所只谈恋爱,好像只有长得帅有钱才能谈恋爱,女主不管贫穷富贵总是穿着白色裙子充满幻想这些方面。
然而,放置于当时台湾的政治环境,言情剧是一股清流。民众在政治高压下生活,社会充满着管制和不稳定因素,人们精神上需要这种抚慰。
琼瑶剧的浪漫幻想激起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这种温情在当时是一种逃避社会的麻醉,也是一种摆脱政治,对于人性和自我的回归。
武侠剧的火爆来自于1982年港剧《楚留香》的引进,港剧《楚留香》是第一部正式引进台湾电视台的港剧。在那个只有三个台的年代,这部剧创下了70%的超高收视率。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
《楚留香》
早期台湾的武侠剧水准实在太烂。以早期台湾的武打剧来说,拍摄粗糙,布景简陋。这一点在《中国电视史道具篇》也展示过,《楚留香》的火爆引发了制作武侠剧的风潮,这些剧多改编自古龙或金庸的小说。
大量的武侠剧也产生了一系列特定套路,在《中国电视史》的《武术套招篇》《替身篇》《暗器篇》《遗言篇》《武侠剧篇》等等都有提到。
在当时台湾电影的题材里,有一部分是「军教片」,即军事教育题材的片子。1987年,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大调整,电影《报告班长》上映,造成大轰动,后来被拍成一个系列。
《中国电视史》《军教篇》就是以这部片子为例。因为太过经典,其中有一些句子变成日常生活的惯用语,也有些桥段成为后来不断被模仿的对象。比如新兵之间的那段聊天:
新兵A:「班长好凶啊。」
新兵B:「班长有什么了不起,我小学也当过班长。」
《报告班长》
在《军教篇》末尾,王伟忠不无深情地感叹道:军教片会让很多没当过兵的少男少女产生向往,也会让当过兵的人想起那段也许并不快乐的日子。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题材,其政治作用已经淡去,留下的,就是一些成长记忆了吧。
台湾当时有三家电视台:台视,中视,华视。台湾电视台,简称台视,是台湾省政府所有的,也是台湾第一家电视台。「中国电视台」,简称中视,是国民党所有。中华电视台,简称华视,是军方所有。
三家电视台都带有政宣色彩,随着三家都开始制作电视剧,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这点在《中国电视史》《挖角篇》就有所展示。明星作为资源被争夺,制作人编剧导演也都面临着被挖角。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三家疯狂制作电视剧,剧集都是边制作边播,制作时间短,因而存在着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演员背词来不及,也就有了台词靠小抄这种现象,在《中国电视史》中看似夸张的看小抄行为在真实中也是存在的。
行业内的替身或者临时演员也没有行业规范来保障。《替身篇》中替身受伤住院,制作人假装看望实则为摆拍宣传等行为也是当时为人所知的情况,并非只是杜撰。
这些在《中国电视史》中被讽刺嘲笑的现象其实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电视剧的流行以及其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80年代台湾电视行业的火爆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切蛋糕篇》中看出,公司经理每天要切很多蛋糕庆祝收视率破关等事件,好像不切蛋糕就没办法过一样的吐槽其实侧面展现了当时行业的盛况。
《中国电视史》是名副其实的电视史,它虽不系统,但是它涵盖了台湾近三十年来电视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上文未提到的当时的小虎队热,益智类节目的流行,广告的一般套路,歌曲的电视MV,明星歌手的穿着等等方面。
它以搞笑的方式切入一个时代的风貌,这并不影响它本身的严肃性以及其纪录特性。作为普通观众,娱乐之余,也能够感受到属于八九十年代那种世纪之交特有的文化氛围,以及创作者包裹在讽刺外衣下对中国电视事业的一片热忱。
最后的一个问题,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的电视套路真的进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