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这部小电影,其实是很多人都需要的治愈。在当下的时代语境里,失败下行的生活着实需要一份理直气壮,这部电影在这一刻便成了一份助力。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批判,而是给所有停下来的人说一句“你很了不起”。

“是一个普通人就好,走走停停是人生的常态。”

作者:木刃‍‍‍‍‍‍‍‍‍‍‍‍‍‍‍‍‍‍‍‍‍‍‍‍‍‍‍‍‍‍‍‍‍‍‍‍‍‍‍‍‍‍‍‍‍‍‍‍‍‍‍‍‍‍‍‍‍‍‍‍‍‍‍‍‍‍‍‍‍‍‍‍‍‍‍‍‍‍‍‍‍‍‍‍‍‍‍‍‍‍‍‍‍‍‍‍‍‍‍‍‍‍‍‍‍‍‍‍‍‍‍‍‍‍‍‍‍‍‍‍‍‍‍‍‍‍‍‍‍‍‍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胡歌似乎在诠释“电影青年”这一点上留有执念。常进电影院的影迷会发现,近期上映的《走走停停》与去年的《不虚此行》同源异流,都是失意编剧在生活中找寻出路,碰撞出一系列的逸闻桥段。

这其实并不是一张安全牌。尽管《走走停停》与《不虚此行》都在电影节上斩获大奖,但站在大众市场角度,大多数普通观众与创作者身份的主角难以共情,天然间隔了屏障。或许正是考虑到了受众端口,《走走停停》放下了文艺缓慢的严肃姿态,扎进生活中,化为了一部轻喜剧。

轻盈,是评价这部电影最多的关键词。内卷、内伤、内耗,现代都市人在生活中摸爬滚打,需要一个情绪上的出口。《走走停停》丢掉了所有大开大合的夸张情节,把普通人的日常搬上了舞台:失业、失恋,回家躺平,想做点什么又眼高手低,看似事事无成但身边又围绕着确凿的爱,就这么平凡地、安全地走了生活的斑马线,影片内外达成了最大范围的共鸣。

片中对几乎所有的小人物,都有着细腻的关照。戏中戏的“元电影”设置,让每个人都成了拍摄与被拍摄的人,放大了各自的瑕疵,也更动人地展现出最不为人言的情感波澜。那一刻,谁都是主角,谁也都不是主角,或者说,银幕外的观众,才真正成为了主角。

这份处理,让电影中的笑,化为了街边草地上无心绽开的一朵朵小花,细碎、自然、自洽。触摸花瓣,甚至还能在那柔软的质感中感受到一份由人与人之间羁绊交错出的脉搏跃动。这就是电影最为可贵的生活感。

戏中戏:让观众参与故事‍

主角,自然要在电影中具有主场的重参与感。为了让观众达成这份参与,戏中戏成了《走走停停》最主要的叙事结构。

这种设计,在电影的开篇就完成了定调:一个静态窗格闪过,画面成了两个男人在车内的闲聊,正当观众以为这就是电影的主舞台时,镜头拉远,原来这一切是某部电影的片段。男主角吴迪(胡歌 饰)跟女友坐在电影院里,观众们则坐在自己的影院中看着主角。

看与被看,成了一种微妙的对照关系,大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韵味。正是这种潜在的套娃,把观众拉进了戏中全程沉浸,看着生活中熟悉的切片一幕幕上演,如同看着另一个自己。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此时,主角吴迪的编剧身份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黏合剂:吴迪写过一部叫做《似是故人来》的剧本,在电视台工作的老同学冯柳柳(高圆圆 饰)希望他能拍出来。

这份文艺青年的小小逐梦,成了全片的主线:吴迪担任导演与编剧,自己的母亲江美玲(岳红 饰)担任女主角,过气的本地话剧演员李远(刘钧 饰)担任男主角,电视台的曹哥(甘昀宸 饰)担任摄影师,妹妹吴双(金靖 饰)作为收音师。一个草台班子般的剧组就此成立,拍摄地就在吴迪自己家里。一家之主吴明发(周野芒 饰)无处可去,只能被迫躲在厕所里。

但这并不是电影的全部,女主角冯柳柳的存在是剧情推动的关键:她的真实目的,是拍摄一部以“回流中年”为主题的纪录片。离开北上广返回家庭“啃老”的吴迪,是她心中最好的素材。鼓舞吴迪拍电影,本质上也是让自己的纪录片更具看点。

主剧情的电影画面、冯柳柳纪录片的摄像机画面、吴迪导演的4:3画幅黑白画面,在影片中来回穿插,所有人都被卷入了“看与被看”的关系网中,主体与客体不断变化。更重要的是,大银幕也是潜藏着的摄影机,在层层嵌套中,观众成了最高一层的观看者,银幕上的每一个角色,都覆盖着观众的剪影。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于是,电影天然就有了一份更深的共情,但导演却没有伺机出刀去以重情节调动强戏剧张力,反而让每个环节里都透露出来自生活本身的轻盈。这或许与导演自身有关,作为重庆人的导演龙飞,将镜头对准了川渝地带,而这里街道小景里,都是安逸的松弛感。

吴迪一家人,也跟银幕上常见的传统中式家庭有了略微不同:家人之间没有强对立,辈分也没有因为代沟与权威而显得疏离。全家出场的第一个镜头,父亲在玩音乐,母亲在看视频,妹妹瘫在沙发上睡觉,谁都懒得起来倒杯水,可爱又真实,也营造了一份安全感。毕竟这种日常的拉扯与琐碎,才是观众自身最熟悉的生活。

吴迪的电影《似是故人来》,被父亲吴明发怒斥为“老太婆出轨”的丑闻,但吴迪却觉得这是一部“追求心灵自由”的故事。尽管价值观不一、情趣不一,但在镜头后躲躲藏藏的黑脸父亲,并没有太过阻止拍摄的进行。

观众能在吴迪镜头里看到父亲甩脸色的避让,也能在冯柳柳的镜头里看到他偷看时脸上天然的好奇。戏中戏的设置,让不同镜头下的人们,呈现出了有趣的复杂性,也让角色们在不同视角的补全中,真正做了自己。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全片最大的泪点,也来自这段亲情线。拍摄时,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电影搁置,但一向不支持拍摄的父亲却认为“她一向不喜欢半途而废”。全片没有强调过的爱,在一刻涌现了字里行间。

于是,剧组重新开启,吴迪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落在了厨房深处的女人背影。但随着“母亲”的缓慢转身,藏在假发下的脸,原来是父亲。就这么安静地,长久地,望眼欲穿地,回望过去。

这一处的绝妙就在于,这场回望,穿过了第四面墙,望向了现实生活中的观众们。这一刻,观众不是以情绪的影子、亲人的影子等切片般的身份参与故事,而是以最终承接高潮泪点的重要角色,隆重地接住了这份感情,达成了完整收尾。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小电影:生活没有结局‍‍‍‍‍‍‍‍‍

生活很大,《走走停停》却很“小”。

如果以观众作为共鸣的最大公约数,情节里所能呈现的,其实恰恰是小人物身上种种小事,不与时代的宏大挂钩,而处处挂钩于当下。

既想以电影青年为主角,又想让观众们能看到自身,这其中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电影一定程度上致敬了伍迪·艾伦的作品,男主角吴迪不仅与伍迪谐音相近,性格人设也像极了伍迪·艾伦作品里的高知男主角,有点懒散有点幽默,始终保持乐观,一边浸泡在生活里一边还端有一点点的文人清高。

这看似有些门槛的人设,在电影中都化为了彩蛋,最终呈现出的确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人物:在北京时,用坏掉的冰箱当柜子,用水壶种花,连电视开机都要碰个缘分。说是落魄吧,却又透着一种可爱与灵动,有股被生活碾压后仍然悠然自得的韧劲。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于是,文艺创作者身上特有的“矫情劲”被冲淡。这种淡然,在吴迪回到家乡后更显趣味。当母亲江美玲提及吴迪的同学现状时,吴迪回怼“那也是房奴孩奴”。但《走走停停》里的家长,并不是典型的对比式家长。当父亲感慨“是金子都是金子,是坨屎哪里都是屎”时,母亲也只是跟吴迪说,“是一个普通人就好,走走停停是人生的常态”。

中年失业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稍微停了停罢了。《走走停停》传达出了一种轻巧的治愈感,让那些在自由与稳定中反复横跳,想赚钱又赚不多的大多数人,有了一种理直气壮的姿态。这并不是个贬义,在当下的时代语境里,失败下行的生活着实需要一份理直气壮,这部电影在这一刻便成了一份助力。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批判,而是给所有停下来的人说一句“你很了不起”。

这份“走走停停”的态度,几乎体现在片中所有人身上。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妹妹吴双开出租,热衷健身。面对爸爸饭桌上的那句“哪个女的会跟你在一起,哦不,男的”时,连白眼都翻得十分平淡,不屑于争执。但最后她还是拿出了积蓄,在深圳开了一家健身馆。不过是停了停,该走时大步前行。

母亲在拍摄儿子的《似是故人来》时,举重若轻,演技浑然天成,把一段精神出轨的故事拍得“不像是演的”。事实上,确实不是演的,父亲知晓母亲精神出轨的过去,而母亲也坦然承认了自己有过那段经历,“发乎情止乎礼”。每个人的婚姻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秘密,但把日子波澜不惊地过下去才是普通人最会的本事。这场小小的心猿意马,不过也是情感里的走走停停。

女主角冯柳柳在一定程度上,是男主角吴迪的一体两面。她没有选择北上广,进入了当地的电视台,但她跟吴迪一样没有话语权,大部分时候都在拍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当纪录片随着吴迪母亲的离世而停止后,冯柳柳把素材交给了领导。领导按照自己的想法,剪辑出了一个“啃老中年人回乡累死母亲”的故事,还篡夺署名权靠这个纪录片得了奖。

这一刻,冯柳柳跟片头电影创意被窃取的吴迪别无二致。于是,冯柳柳决定离职去北京。她踏上了与吴迪相反的路途,这种选择也是她的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给我们失败下行的生活,一份“理直气壮”-风君娱乐新闻

电影到了尾声时,“走走停停”最重要的点题一幕出现了:三年后,吴迪接班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拥堵的大桥上,竟然与冯柳柳的车相遇。原来,冯柳柳去北京闯荡一圈后又回到了家乡,选择了复婚。北京之旅看似是走,原来也是她的一场停。

两辆车平行行驶,随着车流走走停停,每一次交汇都让两人眼神回避。直到吴迪故意减慢车速,冯柳柳的车变道超车,两个人才拉开距离。此去经年,再重逢已不知时日。

由此看来,整部《走走停停》看似平淡,其实精妙地完成了一次次反预期:吴迪没有触底反弹,冯柳柳没能升职加薪,母亲没能活到最后,也没能顺利拍完儿子写的电影。音乐会门票没能送出去,手表也一直没修好,打折的按摩椅没来得及买,男女主也没能在一起,突然间,原本停滞的众人各自离去,但好像没有人确凿地知道自己的结局。

没有结局,或许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应。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无数的走与停,有时候就这么停着,没有什么解决,也挺好的。观影的观众将代替主角们,走向自己的故事。这才是电影所呈现的最生活化的时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