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影继续成为电影,坚持其作为经典、顶级文艺作品的精神和方法,才能在碎片化的短视频时代,让更多观众重回电影院。相关产业公司面对投入时的眼光、胆识和耐心是支持电影人创作,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坚实后盾。
作者 | 张一童(上海)李威(北京)
自《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百余年。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和阿里影业共同举办的「华语巨制巡礼」上,这个典故再次被提起。3天前,「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的开幕上,「第七艺术」被写进开展词中,这场展览展出了海内外诸位大导的分镜原稿,以向大众全景展现电影作为一项综合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
在上影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产业参与者们对电影艺术地位的回溯源自热爱,却也带着对何为电影根本价值的追问和确认。
内容的短视频化、碎片化带来的观众注意力转移,正在将压力辐射向整个电影行业。由此带来的种种短视操作,不但消融着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加速了观众的流失。在刚刚过去的端午档,放映场次增加10万场,平均票价几乎不变的前提下,观影人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
「当人均观影次数和观影总人数都面临压力,在和其他不同内容品类的竞争中,电影要如何争夺观众的有效时长?」
「华语巨制巡礼」是上影节和阿里影业给出的答案。不同于以往的片单发布形式,七部华语巨制的发布以主持人陈鲁豫和主创的对谈展开,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讲述具体的创作故事,回忆那个刺激自己产生创作冲动的瞬间。
7组看似个人化的艺术分享,构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电影价值框架:以高品质、工业化、大制作拉开与其他内容的硬件差距,在具体表达上则通过对个体命运、家国情怀、人文关照、时代共鸣四大题材的聚焦,成为时代精神和公共情绪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让电影继续成为电影,坚持其作为经典、顶级文艺作品的精神和方法,才能在碎片化的短视频时代,让更多观众重回电影院。
想做到这一点,仅依靠创作者有创作意识是不够的,相关产业公司投入的眼光、胆识和耐心是支持电影人创作,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坚实后盾。
1.电影是历史的剪影
电影一直是历史最好的讲述者和记录者,是塔可夫斯基口中能够雕刻时光的艺术。《至暗时刻》《敦刻尔克》记录二战风雨,《美国往事》借黑帮成长史展开美国社会的各个切面,全球最具影响力也最卖座的商业电影几乎都有其国家历史脉络,是对民族往事的回溯,也以此在电影和人类历史中留名。
这也正在成为中国商业电影打破困局的一条核心路径:通过高度工业化的电影呈现出时光的流转,为观众定格电影人眼中的过去和未来,为电影作品注入家国情怀和时代脉动。
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一些作品沿着这条路径走向成功。聚焦重大历史事件的《长津湖》和《金刚川》,用具有史诗感的内容征服了观众。《流浪地球》在一部高概念、重工业、大制作的科幻电影中,展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为地球危机这一科幻命题提供了一种中式解决方案。
此次在上影节发布的华语巨制同样延续了这条路径,在时间上跨域古今,直至未来,对中华文化的源头、当下、将来进行记述和畅想。
在《镖人》的故事线里,西域大漠之中,神秘镖客刀马接到一个目的地为长安的护送任务,为隋末唐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东极岛》记述了发生在1942年的东极岛海边的一场营救,中国渔民子在炮火中展开国际营救;《抓特务》则回到1988年的北京,讲述了一段警察和间谍跨越近40年的信仰博弈。
电影《异人之下》尝试在现代都市中呈现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风异能世界;《逆行人生》的故事发生在2020年代的上海,IT公司小主管高志垒正要在人生的至暗时刻重新出发;《焚城》对准了少有的「辐射」题材,无形的放射性物质如何影像化呈现极具挑战性;电影《群星闪耀时》既是科幻大片,又将体现中国航天人薪火相传情感厚度。
7部电影的主创也同样跨越了老中青三代,生于不同年代的华语电影人以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所处的时代。
正如冯小刚所说:「新的导演出来,年轻的观众出现,导演在迭代,观众也在迭代,我们这些导演要发挥自己的长项,如何复原我们生活过的年代,把那个年代的质感搬上银幕,这是我们能做的贡献。」
而电影中对宏大时代律动的呈现和记录,最终需要回归到每一个个体故事。这是电影艺术人文关怀底色的体现,也是当下社会气氛对电影的商业要求。只有通过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故事让观众产生共鸣、共情,才能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
作为7部「华语巨制」之一,辐射灾难片《焚城》用辐射泄露叠加走私电子垃圾的「天灾+人祸」设定强化了与个体的关联性,白宇、王丹妮饰演的消防员则展现出普通人在灾难前的勇敢和决断。在该片监制江志强看来,灾难片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推演,其中所体现的人性复杂和现实主义接轨,好的灾难片不仅要有好的特效,还要带给人类文明启发。
《逆行人生》更为直观,这些过去几年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事件,被呈现在同一部电影中,成为时代情绪的浓缩与升华,发挥出打动人心的力量,为大众提供直接的情感慰藉。「每个人都会经历至暗时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受世界的善意。」徐峥说道。
2.不停歇的边界探索
「新」几乎是在场所有导演和监制创作的原点。
这个「新」里面有题材和内容的创新。乌尔善在《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提到神话是民族的共同梦境,对历史和神话的回溯、再现,是对中华民族源头的追寻。如果说《封神》是在历史语境下展开的一副中华神话画卷,那么他在电影《异人之下》中,则尝试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找到与现代社会和年轻人生活链接的切口。
作为武侠电影辉煌年代的亲历者,袁和平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武侠电影了,而是没有出彩的武侠电影能吸引他们观看。《镖人》在漫画原著中呈现的硬派、写实的打斗风格,有现代感的人物设定,以及丰富、刺激的马上打斗,让袁和平在第一次翻看漫画时就立刻兴奋起来,感到「可以拍出很多新内容」,创作出一部出彩的武侠电影。
吴京将为本片担纲监制、主演,为了这部戏吴京早早就开始蓄发、蓄须。他与另一位主演谢霆锋13年后的再次合作也让人充满了期待。
「新」还体现在类型的突破上。身处会场中,你会感觉到一种真实的兴奋感在弥漫开来,这源于导演们对类型突破的创新冲动。
乌尔善的《异人之下》和袁和平的《镖人》都属于漫改电影。在全球市场上,漫改电影已经成为一个主流类型,我们所熟知的漫威宇宙、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都是漫改电影的成功范例。
从东方魔幻的《画皮》到探险类型《寻龙诀》再到神话史诗《封神三部曲》,每一个项目乌尔善都希望能够对中国电影的类型有所探索和尝试。这次操刀电影《异人之下》,乌尔善想要探索如何将漫画美感变成电影语言。从演员的选角到人物的造型,到表演风格的设定,再到美术摄影、视效创意,乌尔善会在每一个细节里不断贴合漫改电影对形式化和风格化的突出。
此外,《焚城》的辐射灾难、《东极岛》的海难、《群星闪耀时》基于扎实科学理论和现实航天科技的硬科幻,也都是此前华语电影鲜少涉及的电影类型。灾难片难拍,国内观众本身又习惯了观看海外灾难片,对投资方和电影人而言,选择这个创新的项目就意味着更大的担当。海难和硬科幻同样都是全新的尝试与探索,不仅是对导演,也是对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这也是「新」的第三个含义,即以重工业为核心标签,不断探索的是工业化体系和电影技术边界。
管虎表示,在《东极岛》的制作过程中,最让其感到兴奋的是对技术的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有业内人士评价《东极岛》一部戏的制作难度和体量相当于三部普通电影:实拍的岛屿戏需要重新搭建拍摄实景;拍摄在水中的戏份时,人和水接触的场景需要做到特别写实的特效呈现,全球只有少数几家特效公司能够做到;1:1还原的船只有三个部分,在每部分的拍摄都要分成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测试……
3.耐心和信心
「华语巨制」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追求,对「新」的探索,在为中国电影产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长期、更巨大的投入。
首先,创新的高概念题材电影在故事、画面的呈现上天然就会有巨大的难度。漫改电影需要完成电影语言的转换;灾难片和科幻片天然会有对视觉奇观的呈现需求,需要先进的特效技术作支撑;现实主义的作品更考验讲故事的能力,需要在普通生活中精准提炼出大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其次,重工业电影离不开投入。《群星闪耀时》为2019年科幻大会科幻影视创投环节角逐而出的潜力科幻电影项目。历时5年筹备,终于准备就绪。
而且,高品质头部大作往往需要更长的制作周期,这同时也意味着更长的回报周期。乌尔善在电影《异人之下》筹备阶段用了6个月时间培训异人团,每个主要角色都要从3个备选中筛选最合适的演员。《东极岛》的拍摄用了5个多月,管虎表示,后期的难度很大。
「华语巨制」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个具体可行的方向,但这需要各方更有耐心,更坚定地进行投入。但从高原到高峰的路没有捷径,只有团结最广义的行业力量,持之以恒、坚定投入,才能让电影获得更多观众。
这也是为什么本次的「华语巨制巡礼」能够获得来自上影节官方、有关机构领导、头部电影公司等一系列行业核心参与者的关注和重视。巡礼当天,中影董事长傅若清,博纳董事长于冬、IMAX中国CEO孟丹青等行业大佬都莅临现场。
当下,作为「华语巨制巡礼」的主办方之一,阿里影业用十年时间证明了它是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最坚定的拥趸。
一方面,通过搭建票务系统淘票票、数字化宣发平台灯塔、IP交易和创新平台阿里鱼在内的电影全产业链基础设施,阿里影业成为中国电影行业工业化、专业化的重要助力。
另一方面,2018年,阿里影业发布 「锦橙合制」计划,宣布以主投、主控、主宣发的方式,与头部行业合作伙伴在5年内推出20部优质合制电影。在2023年底以「5年26部优秀影片、累计票房178亿」超额兑现承诺后,又再次升级「锦橙合制」计划的内容目标:未来5年,用合制的方式,共同推出题材更丰富、类型更多元的30部优秀影片,本届上影节发布的七部电影均属于「锦橙计划·华语巨制单元」。事实上,博纳和阿里影业是今年唯二两家在上影节期间发布新片单的影视公司。
在这背后,展现出阿里影业的作为头部公司的更大担当——让电影回归对艺术价值的坚守,以超常的耐心和胆识投入到大体量、创新内容的制作中;创造机会,让不同代际创作者齐聚一堂,一起拓宽电影的表达边界。
七部华语巨制影片都将在今年上映或马上开机。在大多以三到五年为周期发布,因而也常被戏称为画饼的电影行业,这一点少见且难得。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说,这七部高投入、超头部工业项目在当下的特殊时局里,「维系着观众对电影院最后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