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西江月·秋收起义作品赏析
  •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什么革命
  • 中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次起义失败的教训是
  • 秋收起义电影的观后感
  • 秋收起义的意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感悟
  •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感受怎么写
  •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介绍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作品赏析

这首词遣词造句,明快有力,富有文采。 仔细品味,不禁惊叹作者用词之考究,对待历史态度之严谨。“旗号镰刀斧头”,使工农革命的特点表现得具体鲜明; “匡庐”准确地道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整个幕阜山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到处响彻秋的怒号的情势。同时,“匡庐”对应下句的“潇湘”,“匡庐”也可引申为“江西”的代称,更全面地反映了“八七”会议后,整个湘赣工农运动的态势。““潇湘”准确说明了当时的斗争意图,当时目标指向当时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但这一目标又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作者用了“要向”,后来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在文家市会师大会上,毛泽东等实事求是,改变了斗争方向,最终作出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决策,并随之建立了我党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独创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个“直”字,坚决明快! “愁”最为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在秋收后的真切感受,秋收后农民的劳动果实被地主阶级无偿占有,并饱受压迫和摧残,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农民只有“愁”了,最后被逼挥戈暴动,进一步说明了“霹雳一声暴动”的原因。暮云愁”、“霹雳一声”,比喻形象,有气魄。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开宗明义,庄严自豪。以对仗的形式写出,给人以声势赫赫、威风凛凛、红旗招展、阵容严整之感。9月9日后,起义军从破坏粤汉铁路开始,分别从江西西部的几个集结地出发,扑向湖南长沙。
上阕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行动的迅速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开头两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旗帜鲜明,铿锵有声,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气壮山河的氛围。与以往的军事行动不同,这次起义不再借用国民革命旗号,而是第一次坚决、公开地打出工农革命和共产党的旗号,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两句说队伍走向,突出指挥若定的气概及奋勇前行的气势。
下阕追叙起义的原因和不可阻挡的气势,照应了上阕,必然的因果关系显得极有说服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起始两句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尖锐程度,指出秋收起义的内在原因及动力。“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前句写地主催租索债给农民带来无限的悲愁,于是后句“霹雳一声暴动”便成为必然之势,顺理成章,形象生动,充分显示出起义的正义性,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什么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战略转变中的重大事件。它高举共产党的旗帜,首刨工农革命军,率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最早、最快地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实现了革命从城市退却和向农村进攻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端。 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首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并且开始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中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次起义失败的教训是

三次起义的失败,预示着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而不能只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成功的方法。

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的指示精神,起义部队仍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打出的也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

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9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把位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革命武装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

同时,起义部队使用了一面自己设计的旗帜。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它的设计者是时任第一师师部参谋、曾经留法勤工俭学的何长工,以及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

因为没有现成的样子,三人经过反复研究,模仿苏联红军的式样,设计出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星内嵌有交叉的黑色镰刀、斧头,象征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缝有白布条,上面用繁体字竖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

许多年后,何长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负责设计并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枚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图案,紧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十分威武、漂亮。”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后,兴奋地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十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官兵在军旗的引导下,奋勇前进的雄姿。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秋收起义电影的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秋收起义的意义

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1、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产党提出的主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拥护,所以,秋收起义发动后,各地的农民群众广泛响应,愿意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

2、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

3、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

4、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勇于改正错误的重大举措。

扩展资料

秋收起义的起因: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特别是农民、士兵都组织起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力支持打倒军阀的北伐运动。

这就直接危及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危及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样,帝国主义支持策动国民党新老右派破坏革命,并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

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毛泽东在此之后带领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结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进行了文家市决策——由于敌强我弱,必须要放弃攻打敌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感悟

        辛弃疾,号稼轩居士,南宋豪放词人,爱国将领,有"词中之龙"的美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罢官免职,退隐山居。词人的一生以恢复大宋统一为志,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不移,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却、忧虑全部寄托在词作之中。

      词的上阙把六个名词、六个意向简单叠加,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图。我们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下,诗人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蛙叫蚕鸣,轻松愉快地信步前行。田里的青蛙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它们仿佛在说丰收之年的快乐。这悦耳的蛙鸣声在作者听起来犹如美妙动听的音乐,让人那么欢喜,那么爱听。因为它预示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和美丽的大自然。

        词的下阙同样以名词性的词组简单的并列叠加,营造出了夏夜美丽的意境。天空中稀稀落落的挂着七八个星,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在诗人的身上。刚才闲情逸志的稼轩居士,不禁有些着急,于是加快了脚步,寻找避雨之所。于是就有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最精彩的意境。这两句的顺序应该倒过来,是说诗人从山林小路转过弯过了一溪桥,就在土地庙的树林边,一座茅屋茅店突然出现在诗人的眼前。稼轩欣喜万分,定睛一看,竟然是他曾经落过脚的茅店啊!这是一场多么美的、不期而遇的遇见!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41岁到46岁之间,也就是公元1181年,他被罢官革职,此后他闲居带湖近十五年的时光。此时,人到中年的辛弃疾壮志难酬,固然沉郁满怀,但最让人称道的是,人生的境界固然有不忘初心的坚守与追求理想的坚韧,但是,人生还需要另一种境界,就是在某一刻清空自我、放下固执,与天地自然,与生话,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蛙一蝉,一山一水,一桥一溪融为一体。

      一沙尚有一世界,一花自有一菩提,清空自我的人才能拥抱自然,拥抱世界。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感受怎么写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介绍

1927年,毛泽东等亲自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结束后,毛泽东奋笔疾书写下了《西江月·秋收暴动》。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毛泽东的修改抄件重新发表了《西江月·秋收暴动》,诗词中将“修铜”改为“匡庐”,将“便向平浏直进”,改为“要向潇湘直进”,“沉”改为“愁”。后改名《西江月·秋收起义》这首词分上下两阕,采取倒叙的写法。 上阕阐述了秋收起义的特点及暴动的地点、经过。下阕分析了秋收起义爆发的原因及时间。“农民个个同仇”,反映了当时严重的阶级对立,“地主重重压迫”是造成这一阶级对立的根本原因。在被严重剥削的情况下,秋收时节却是“暮云沉沉”,正可谓是官逼民反,于是“霹雳一声暴动”,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西江月·秋收起义》尽管只有短短的5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具有诗史价值,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秋收起义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