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
  •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 杜甫登高里的回,杯与第一句哀不押韵,怎么就成了第一律诗了
  •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首联平仄不相对
  • 你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相比,哪个是“七律第一”你愿意为谁投下一票

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

此诗的「新停」当为【新亭】,即新亭对泣、哀叹南北朝分裂之义。这是全诗的根本背景,诗眼所在。

在历史眼光看来,杜甫入蜀是人生中的重大错误抉择。这源于传统中原儒生的视野比较狭窄,没有国际视野。几年后,杜甫终于认识到这个错误,在白帝写下了《登高》一诗,其悲剧感动人心魄。

安史之乱中,玄宗入蜀、太子去了朔方。原因之一,是朔方的原节度使王忠嗣是“太子党”。更重要是因为,朔方有很深的草原-中亚背景,且当时并未沦陷,此地不仅有六胡州养马场,还有至少7万战斗力相当强的雇佣兵。由于郭子仪等人处置得当,朔方成了唐朝官方当时仅存的实力派根据地。

玄宗入蜀是因为不相信北方还有不跟随安史集团的势力,父子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玄宗悲观的南北朝构想。

而太子并不这样看。大唐是当时的亚欧大陆领导者,其垮塌会导致整个丝绸之路经济体系的崩盘,这是大食帝国、河中城邦、回紇帝国等国际性势力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愿意看到唐朝平叛成功,并在新的体系里获取最大利益。经过娴熟的外交运作,大食帝国派兵帮助平叛,西域唐军得以抽调回国;草原丝路上的回紇人最终也同意站在唐朝一边。安史之乱最终并没有演化成南北朝。

杜甫显然跟玄宗的看法差不多。结果很快就证明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在平叛成功之后的新唐朝里,玄宗、杜甫等人是没有位置的,他们的政治生命已然结束,成为边缘化的群体。新唐朝里的贵人是回紇人、阿拉伯人、朔方军将领等等为平叛出力的势力。

杜甫是「诗史」之才,在叛乱平定四年以后,不得不在悲哀病痛中承认这个事实。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杜甫《登高》一诗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这个评语是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所下的:

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是说,杜甫的这首诗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明代都能算作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其所依据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何为律诗?句法、章法、字法以及意境有严苛要求

“律诗”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很熟悉,最常见的就是七律、五律,所以很多人把一首有八句诗的作品就认为是律诗。

这是一个误区。

“律诗”属于新体诗的一种,是南朝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秘密之后才开始逐渐有人创作的,但这时候的新体诗歌绝不成熟,也以四句居多。

到了唐初,初唐四杰在新体诗上有一定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这些人才逐渐大量创作新体诗歌,尤其是杜审言的律诗已经较为成熟了。

直到杜甫时期,律诗才真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无论是从技法还是从形式上,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限制。

但是这种限制过于严苛的时候,创作起来就不容易了,所以就出现了广义上的“律诗”和狭义上的“律诗”。前者其实只是满足大部分要求即可,而后者是严格符合律诗标准的,杜甫的《登高》就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字数、句数等常见的规则之外,狭义律诗对于格律的要求十分严苛。

比如押韵的时候需要压“平声韵”,并且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即使是如今看来声音相同的两个韵部直接的转换也是严格禁止的。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音韵学上的常识,就是现在我们认为是一个读音的字,韵母相同就能押韵,但是在古代是分不同的韵部管辖,比如“东”和“冬”虽然读音一致,但就分属两个不同韵部,其所在韵部中的字是不能通押的。

这种关系很复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专业的书籍来系统学习。

除此之外,关于律诗的首句到底入不入韵,也有区别。

“五律”中首句不能入韵,而“七律”中的首句是必须入韵,这是侠义上律诗的严苛限制。

而对于律诗当中每一个字其实都有“平仄”的要求,“平上去入”四声中,除“平声”外其他三种都属于“仄声”。

这就要求在选用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必须符合平仄的规律。如果一个本来应该用“平”的字却用了“仄”声字,这叫做“失粘”。

“失粘”在广义律诗当中是被允许的,毕竟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后边的诗句里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叫做“坳救”。

但是,狭义律诗里是绝对不允许有“失粘”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完全符合律诗对于“平仄”的章法。

从诗句关系的角度来说,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颔、颈、尾”。每一联前半句为“出句”,后半句为“对句”,讲求对仗工整。

狭义律诗里,每一联都需要对仗,而广义律诗当中只要颔联和颈联对偶即可,如果遇到佳句,颔联也可以适当不对偶。

当然,诗歌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有形式,还有内容。

律诗的内容必须要有实际价值,符合“诗言志”的传统,意境当高远。

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律诗的限制,我们再来看杜甫《登高》一诗为何被称为“古今律诗第一”。

《登高》一诗在律诗的各项标准中做到了极致

我们先来看《登高》这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我们之前提到的狭义律诗的角度来说,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首诗的四联全是极为工整的对偶句式。

一首诗,八句皆对,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别说如此工整。

可能很多人会感觉最后一联好像有点不对,“苦恨”和“新停”好像对不上,其实这是受到了现代汉语的影响。

“苦恨”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名词,但是在这首诗歌里,“苦”是表示程度的,和“新”是同一类型。

“恨”到什么程度?“苦恨”;什么时候“停”的?“新停”。

除此之外,这首律诗首句押韵了,这是狭义律诗的要求。

而这首诗压得就是“平声韵”,这一韵脚虽然有规定,但平声韵很不好押,尤其是在情感比较浓烈的律诗当中。

一般情况下,平声较为“舒缓”,所抒发的情感也不是很浓烈,以“静”为主。

比如说李白《静夜思》里面,“光”、“霜”、“乡”三个字都是音韵悠长,自然会勾起无限情思,但也只能是在“静夜”之中。

而杜甫这首《登高》明显“沉郁顿挫”,情感是非常浓烈的。

我们来看这几个意象:

“风急天高”、“鸟翔猿啸”、“无边落木”、“滚滚长江”、“万里秋色”、“登高临远”……

这些景象如何用舒缓的“平声韵”来接住,是非常考验作者创作功底的。

如此壮阔、萧瑟的情景,杜甫在此诗的首联所用的竟然是一个白描手法,这是更让人钦佩的地方。

什么是“白描”啊?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不加渲染、力求笔墨简洁的技法,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壮阔秋景,该是什么样的笔力呢?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一字传神;猿声哀啸,飞鸟低回,动静转换之间极为流畅,由远及近,毫无斧凿痕迹。

而颔联中最让人称道的是“落木”二字。

“落木”其实就是“落叶”,但杜甫没有用“叶”而是用了“木”字,其出处就在于屈原《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只有“落木”才承担得起“无边”二字。这是杜甫在“炼字”上的讲究。

诗歌颈联和尾联是对其情感的一种抒发,意致高远,情韵悠长,“万里悲秋”一语笔力千钧;“独登台”一事写尽“愁苦”。

最妙的却是,情感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如果没有了现实依托,那么终将如浮萍散去,无所归依,所以才有了“两鬓霜白”和“新停浊酒”的感慨,将已经无限高邈的情致一瞬间拉入现实中来。

可以说,《登高》一诗在律诗各项标准之中都已经做到了极致的程度。

所以,胡应麟才如此形容这首诗:

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这才是“古今七律第一”所独具的风采。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大历二年(767年)秋重阳节,杜甫登上夔州(今四川奉节)的高台,写下了《登高》一诗。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该诗被历代的诗人,评论家所推崇。明代诗人,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清代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作为七言律诗首先必须和律入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这对于《诗圣》来说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列出该诗的平仄对照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不”、“百”、“独”、“浊”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在古代都是入声字,为“仄“声。另,可平,可仄处不另行标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是完全合乎平仄格律的。但,这首诗韵脚“哀”、“回”、“来”、“台”、“杯”,给人的感觉读起来不押韵。其实,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是古今发音变化所致。因此,该诗和仄押韵,是规范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在对仗上也完全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仗可以说是每联皆对,工整又不留雕琢痕迹,自然天成。七言律诗要求是颔联,颈联对仗。杜甫的《登高》可以说是每联对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更难能可贵的是每联中的词句相对,如“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因此,单纯就近体诗格律而言,此诗作为范本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诗是要有意境,诗心的。诗没有灵魂只有形式也难于独占鳌头,成为七言律诗的魁首。

《登高》一诗首联和颔联是对夔洲秋天景色的描写,如果:天高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小写意的工笔画,那么劈空而来的是大写意的水墨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幅:风急猿哀,渚清鸟回,无边落叶,滚滚江水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跃然纸上。看到如此悲凉秋色,落木逝水,诗人不由得感慨起自己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人生。写出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概括,和总结。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啊,五十六了,从23岁科举落榜,到现在三十多年,自己就一直四处奔波,干谒求职。为了养家活口少说也走了万里路了,在羁旅中度过了无数的悲秋!目前,也就是今天,我一个活了近一辈子的老人,独自登上了高台。可谓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的日子很艰难,困苦,心中抱恨难平。头发全白了,穷愁潦倒,刚刚把劣质的酒也停了,我不喝了!

杜甫一生就是穷愁潦倒的一生。他的一个儿子竟然饿死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又一年的秋天,穷的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杜甫不得不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许银两度日,为此写下《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他的一生就是寄人篱下,奔波求生的一生。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后的写照,是他悲剧命运“万里悲秋“的缩影。也是诗圣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第一次对自己人生总结。概括起来就是:悲秋!因此,无论从艺术形式或者内容来看《登高》作为古今悲秋七言律诗之冠是名至实归的,但,没有题主所谓《千古悲秋的鼻祖》一说。

杜甫登高里的回,杯与第一句哀不押韵,怎么就成了第一律诗了

杜甫的《登高》是押韵的。

在中国,有诗即有韵,无韵不成诗!

换句话来说:判断一首文字作品是不是诗,我们不是从内容和意境上来判断的,而是从形式上看它是不是有韵存在。

韵律是诗的基本条件,是一首文学作品是否能称为诗的决定因素。

我们赏析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仄起入韵,韵脚:“哀、来、回、台、杯“,同在“十灰“韵部,所以押韵。

上平十灰:灰恢魁隈徊槐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醅嵬推莓开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那为什么读起来感觉不押韵呢?

地有南北,时有古今。文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很大的变化。

古汉语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去声为仄,而今四声已经没有了入声,入声已经入派到今四声中。

现代汉语四声: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我们用现代四声(普通话)发音去读古人写的诗当然有出入了。

举个很多人知道例子:唐诗千古名篇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仄起入韵,韵脚:斜、家、花,“斜”古音读“xia”,用今音读“xie”就感觉不押韵!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原因很简单,因为《登高》把格律诗的对称美,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杜甫的《登高》代表了格律诗的最高成就。

达文这么说,你可能觉得太夸张了。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往往是凭借评论家的主观判断,你推崇杜甫,我就喜欢李白,孰优孰劣难有定论。

你这话说得是有些道理,文学作品很难分出高下。但是,你别忘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七律诗,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的范畴。

格律诗,是唐朝的新兴的一种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它被称为“近体诗”,或是“今体诗”。相应地,把传统的、写法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

格律诗和古体诗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格律诗是有格律的限制:“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就甭想出头。

而古体诗呢,它既不讲究什么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

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

而杜甫呢,则喜欢精雕细琢,将近体诗的声律和对仗发挥到极致,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

所以说,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既然格律诗有规则可循,那么,在格律的规则内,就可以论出高下了。

为何说《登高》是七律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首诗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流落在夔州(重庆奉节)的杜甫(杜甫此时已经56岁了)生活困顿,又身患肺病,在九九重阳节那天,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两岸萧瑟的秋景让他触景伤怀。

杜甫先写到了他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前四句是通过对秋天景物描写,来表达出意象。

秋日里天空澄澈高爽,凛冽的秋风中,夹杂着猿猴的悲鸣。这时候,登高远眺的诗人就像突然灵魂出窍,附到从沙洲上突然腾空而起的飞鸟身上,在高空中用一种上帝的全景视角鸟瞰人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纷飞,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尽的空间感受。流水是时间的传统意象表达,“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流的江水无穷无尽,就像无尽的时间,亘古不变。

这四句诗,就像是摄像机镜头从近景,远景,到大全景的迅速切换。让你注意的事物一下子就显得渺小了,在无尽的空间、时间面前,人的喜怒哀乐,一下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七律诗第一,在于它不仅句句形成对仗,甚至在每一句诗之内,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意象,也会形成对仗。

“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写秋天的悲凉,普通的诗人只会写落叶,而像杜甫则用落木,仅仅一字之差,但落木(寒风凛冽摧残下枯枝叶——连枝带叶落下)和落叶(飘飘洒洒,一落三荡),二者所表达意象的萧瑟悲凉程度却相差很多。

通常,人们描写长江都是“大江东去”。但在杜甫眼里却是“滚滚奔来”。从客观上讲,去和来对江水来说都是一回事儿,然而,对于观看江水的人来说,二者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你看到江水的流去,心里会泛起惆怅与无奈;而当你看到滚滚的江水朝你奔腾而来时,你的心里会是恐惧和悲哀。

落木和江水,无边空间和无尽的时间,再加上巧妙的运用叠字,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当无依无靠,渺小的个体,眼睁睁地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时,只能屏住呼吸,静待它的来临,因为你已经无处可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所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晚年的时候到夔州,仍然只是“作客”而已。当他看到沙洲上的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

居家之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杜甫不仅是漂泊的客中人,还是个垂垂老矣的多病者。

“百年”是个略显夸张的约数,但它不是刻意的夸张,而是表达了客旅中的那个老人对时间产生的错觉。因为万里漂泊,尝遍人世间的各种艰辛,几十年的时间才如同百年一样长。

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或者与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但异乡做客,孤苦伶仃的人,却只有“独登台”,一个人眺望远方,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就像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许只有在大年三十儿晚上,独自一人站在楼顶,观看漫天的烟花和万家灯火的异乡游子,才能理解杜甫这“独登台”的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样的苦难,这样的凄凉,杜甫早就已经习惯了。年轻时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时间不等人,年老多病的杜甫,自知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所以,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

杜甫就是这样的萧瑟气氛里,检讨了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体独自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不得了。

诗歌的美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古汉语诗歌所达到的形式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的。古汉语诗歌对于形式美的最佳表达,非唐诗莫属了。因为,唐诗把对称的形式美探索到了极限。

而在唐诗的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又将对称的形式美做到了极致。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首联平仄不相对

答:为什么杜甫的《登高》首联平仄不相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唐代七律诗的首联有四种平仄格式,如下:

(一)首句平起平收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仄仄平。

(三)首句仄起平收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仄仄中平平。

(四)首句仄起仄收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从上面四种七律诗平仄开头格式来看,一,三,五,字从宽,可压中,二,四,六,字从严,平仄相对,第七个字在七律首句平,仄根据各自起式而定。所以首联最后一个字平对平与平对仄都是合律的。明白了以上七律首联通行的四种平仄格式,再看杜甫七律《登高》诗。全诗如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洒杯。

此诗首联平仄格式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果按一,三,五,从宽,可压中,尾字可平压平来看,首联整体平仄是合律的。

注,“急”,“白”为古入声字,古韵仄。另外诗中“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古入声字,古韵仄,完毕。

谢邀

你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相比,哪个是“七律第一”你愿意为谁投下一票

谢邀!

崔颢的《黄鹤楼》与杜甫的《登高》两诗,各有千秋,不能说谁的第一,谁的第二,只能说你更喜欢哪一首。我喜《黄鹤楼》多一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