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少惊才,出口成章。
灵慧颖悟,风光霁月。
提到武亦姝,多数人涌上的印象,就是以上成语。
她身上自带古典韵味。眉清而略弯,目秀而不媚。仿佛幽兰空谷,自有暗香。
兼之才华卓然、学识过人,令人不敢小觑。
《中国诗词大会》上,她惊艳亮相,以诗为媒,以词为介,进入亿万人的心中。
节目中,她凭借2000多首诗词储备量,打败北大博士,一举夺魁。
成为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自此一战成名。
彼时,她才16岁,是复旦附中的高一学生。
年少有为,才华无双。
有人评价她:
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贤如鲍孟,巧夺灵云。
因太受欢迎,当时有人预估,武亦姝可能借此东方,走入娱乐圈,自此名利双收。
没想到,真正读过书的人,不在乎浮华动荡的名利场。
她自有自己的登云梯。
也想做自己生命的执灯者。
她像一个普通学生一样,回到学校,参加高考。
她目标明确:
“我希望报考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无论是追逐人生理想,还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严谨求实、行胜于言,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生践行的准则。”
星光不负赶路人。
在满分660分的前提下,她以613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此后,她退出公众焦点,潜心学习。
这一点真是了不起。
到来时,横空出世,惊才绝艳。
离开时,果断转身,毫不流连。
武亦姝心性果然超乎寻常。
2019年,进入清华。
2023年,从清华毕业。
许多人想知道她何去何从,是考研,还是留学——毕竟后者是许多人的选择。
她再次选择了一条意想不到的路:
儿童文学。
她说,诗词让她诗意地栖居在现实大地上。
她被点亮过,被惊艳过,于是希望能将中国诗词之美,传播出去,让更多孩子被中国文化之美所熏陶。
这种选择与名利无关。
与真正的热爱、使命有关。
你能从她身上看到,什么是文人风骨,什么是读书人的担当。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
“诗歌的真善美,渗透到她心里去了。
……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2
但武亦姝并非天选之女。
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武亦姝”,是原生家庭共同造就的结果。
她的父亲是知名律师。
母亲是美术老师。
幼年时,她表现平平,智商并不高人一等,才华并不出类拔萃。
她有缺点,有毛病。
乍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孩子。
直到——
有一次,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去朋友家拜访。
发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
武亦姝父母很讶异,问朋友是如何培养的。
怎么培养的呢?
根本没有培养。
家里人都对知识充满好奇,家里藏书又多。
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经济、科技,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
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没事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
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做得开开心心。
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次拜访,一改武亦姝父母的教育观。
此后,他们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
而这种重视,不是逼孩子读书,而是和孩子一起读书。
手机不玩了。
应酬能拒就拒。
家里添了不少名著史书。
一有空,一家人就各持一卷,宁静阅读。
读到兴起,兴奋地讨论人物、情节或观点。还时不时改编故事、角色扮演、诗词接龙。
自此,爸爸读完了《二十四史》《山海经》等典藉;妈妈和女儿创作的人文画作拿到银奖。
除了“读万卷书”,也行“行万里路”。
假期里,他们带女儿去参观各地名胜古迹,让历史与现实融合,让人文与风景共赏。
诗词之美,加上古迹之厚重,令武亦姝对传统文化更加痴迷。
长大一些后,母亲开始让她阅读经典。
一来加深文学素养,提高语文成绩。
二来拓宽生命的视野,和认知的深度。
二来让审美本身,带给孩子巨大的愉悦、精神的安宁。
因父母的用心培育,武亦姝很小就养成了专注阅读的习惯。
这种习惯令她受益太多。
她能在同龄人浮躁时,潜下心,钻入书海。
能在遇见难题时,沉心静气,有条不紊,抽丝剥茧,找到思路。
因心定,也写得一手好字。
因热爱,她对唐诗宋词烂熟于心。
15岁时,武亦姝就拥有了2000余首的诗词储备。
所写的作文,获得首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奖。
一个人真正努力时,就会吸引到同频的、优秀的人与事。
很快,好消息接踵而至。
她被复旦附中提前录取。
高一那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一举夺魁。
她随口吟出《诗经》,“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让现场嘉宾啧啧称叹。
她笑谈“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令所有人感到,诗词之外的妙趣与天真。
她在个人追逐战中,打败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最终攻擂成功时,陈更感叹: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3
回望武亦姝一路走过的历程,你会发现,她有今日之果,源于父母之因。
而这也是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就是一个“拼爹拼妈”的过程。
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拼妈,不是拼金钱、资源与人脉。
它拼的是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我自己也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
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
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
不说能力非凡,但一定心智通透。
董宇辉曾说过一段话。
“人是不可能成为自己从没见过的物种的。”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场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长辈体现出什么,大概率孩子就会学什么。”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个纪录片。
它叫《56UP》。
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出身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一直到56岁。
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5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
摆烂者的孩子,依然是摆烂者。
这种僵局的产生,到底缘于什么?
有一个总结非常棒,它是这么说的:
其实,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同。
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热爱、专注、自律与不屈。
摆烂者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短视、懒散、情绪化与太容易放弃。
禀持不同观念的人,自然拥有不同的视野,匹配不同的行动,支付不同的代价,导致不同的结局。
就像武亦姝的事迹里,如果武父武母仍放任不管,那么,今天的武亦姝很可能泯然众人。
她不会找到自己的路。
发现不了诗词之美。
她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被动上学,跟风追星,痴迷于短视频,梦想是成为网红。
幸好,她的父母及时醒悟,从自己做起,去引领孩子,成为今天的武亦姝。
我曾在2016年时就说过,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如果你以放任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学习无所谓的观念;以溺爱的方式,传递无需努力的潜意识,
那么,在人生的奋斗链条上,孩子从一开始,就掉了链子。
真正优秀的父母,会温柔而坚定地走在前面,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专注、自律、向上,在发现他的特质后,运用成人的思维与资源,帮助他放大……
那么,他就比同龄的孩子,赢了一大截。
这样的父母所养育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
纵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
纵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气候。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