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剧集爆款频出,《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墨雨云间》等作品大热,为IP改编大年“加薪助燃”。就在7月14日下午,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举行阅文分享沙龙上,与会嘉宾学者、网络文学及影视行业人士共同探讨网络文学影视转化的路径、趋势和建议,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产业市场规模达383亿元,通过全版权运营,带动了IP产业链的全方位发展。其中,影视作为IP价值放大器,在网络文学IP改编领域表现尤为亮眼。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影视成为人们日常文化消遣的主要形式,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以优质文学IP为影视深度赋能。同时,文学创作到影视制作的产业链条需进一步畅通,实现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相互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影视改编传播和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学走向世界。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认为,网络文学已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新质生产力。他建议,网文行业需塑造更大的文影融合生态圈,推出若干计划,加强网络文学IP与青年导演、与影视机构的合作,深化网络文学IP影视化的研究、评价和人才培训,以促进文影产业的共同繁荣。
当下,网文及影视作品正在融入更多民族特色,讲述中华儿女的故事。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总编辑王铁志表示,在融入民族题材时,要表达共性,又要反映特性,尊重与包容差异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同时,要注意表现文化的创造式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民族共同创造现代文明。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电影与科技专委会主任孙丽艳指出,科幻电影作为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已被提升至战略高度。科幻创作要关注娱乐性与科学性的平衡、观众期望与科学性的满足、制作成本与技术水平的限制等问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网文作品想要成功影视化,需要“两个忠实、两个建构”,即忠实于原著、忠实于影视剧的制作方式和呈现方式,最大化开拓观众群体;建构与原著粉丝更深的情感关系、建构与新观众群体更广泛的黏性,建立起一种审美共同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