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内,多个微短剧剧组在同时拍摄。(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4年春节期间
一部名为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微短剧
上线当天就创下了
2000万元的充值纪录
很多业内人士坦言
之所以“入局”
很大程度是看到了微短剧造富的神话
……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
以竖屏形式呈现的微短剧创作
呈井喷态势
很多微短剧剧组集聚横店开机
最巅峰时每天有近百部微短剧同时拍摄
因此很多人把横店称为“竖店”
作为全国最大的影视基地
横店变“竖店”背后
是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微缩“江湖”
见证其从自然生长过渡到
规范有序再到高质量发展
虽然“横”“竖”皆能生风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
随着相关法律风险凸显
微短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还需多部门共同发力
演员:连续“待机”是常态
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内随处可见身穿戏服的演员。(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在横店的明清宫苑,《方圆》记者见到几名古装群演正在片场外的“宫殿”里休息。此时气温已达37℃,但他们仍然身着厚厚的盔甲和构造繁复的古代裙装。
女群演依依此次饰演了一部穿越题材微短剧里的“娘娘”,拍摄周期为5天,其间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再由大巴统一开到片场排队化妆。
依依说,她现在一天片酬80元到100元,拍摄10小时收工,但如果“咔”得太多,拍摄就要延时,每多一个小时加10元。
“我昨天下午4点到片场,现在是中午12点了,连轴转了20小时。”依依说,群演要保证“随叫随到”,所以许多人都带着折叠椅,很多时候累了就直接躺下休息。
连续“待机”20小时的演员不止依依一个。科班出身、出道就演微短剧女主角的演员青青向《方圆》记者直言:“微短剧剧组的高强度快节奏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压力。大剧组除了男主女主的故事外往往还有支线剧情,但微短剧百分之八十以上戏份都是男女一号的,一个人需要承担大量的拍摄戏份。有时候拍到半夜我的脑子都蒙了,平常几句简单的台词来来回回就是过不了。”
女演员陈曦是一名“横漂”,坦言微短剧的表演、节奏都和大剧组有很多不同。“比如演技要夸张,角色性格标签化、平面化特征比较明显。我演过几次‘恶毒女配’,角色不像《甄嬛传》里的人物那么立体,而是通过夸张的表演向观众展示‘恶’。如果是大戏,导演会更加注重抠细节,对微短剧来说则更讲究快。”
在陈曦看来,影视公司拍摄时间短,投入成本低,100集的微短剧只有五六天拍摄时间,意味着一天要拍十几二十集,而正常的大戏一天能拍完一集都不错了,这对演员的身体素质是很大的考验。
行业:“以小博大”后的快速生长
演员证需要到横店演员公会办理。持证的优势在于,演员的拍摄项目、工作时长等内容全程有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并得到帮助。(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尽管如此,每天仍有大量演员在跑剧组面试、争取演出机会。那么,普通人在横店成为一名群演需要几步?
《方圆》记者了解到,需通过“浙里办”小程序的“横影通”服务,进行演员证申报和考试,再预约报名,成功后可在横店演员公会现场办理演员证。持证的优势在于,其拍摄项目、工作时长等内容是全程有记录的,一旦发生剧组拖欠工资、工伤等问题,当事人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并得到帮助。
依依说,如果演员有古装吊威亚或打戏等有风险的戏份,剧组都会为演员购买保险。
《方圆》记者以群演的身份进入多个微信“演员通告群”,群里每天会发布一些招聘的消息。与多名男女主演、群演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微短剧男女主演每天工资能达上万元,普通群演每天的工资一般在80元至100元,同时会有“下跪费”“开口费”等额外收入。但是演员拍摄完成后被拖欠工资的问题却仍然存在。
在横店一家影视公司制片人眼里,之所以“入局”,很大程度是看到了微短剧造富的神话。2022年,一部投资只有5万元的微短剧,没有知名演员、导演,但却在上线后获得了近6000万元的观众充值。2024年春节期间,一部名为《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微短剧,上线当天就创下了2000万元的充值纪录。
“归其原因,在于剧情狗血、台词犀利、爽点密集,每一帧都紧抓观众的眼球,每一集都把情绪价值给满,是一种网络‘爽文’的可视化表达。同时大量微短剧采取竖屏模式传播,使得用户在做家务、吃饭甚至工作时更容易观看,甚至上瘾。”该制片人告诉《方圆》记者,发现这一风口后,大量资本和制作机构纷纷进入微短剧的制作传播领域,微短剧市场任意生长,不少盗版、侵权和宣传不良价值观的微短剧“搅浑了市场的水”。
消费者:谁在为“霸总”“娇妻”买单
对影视公司而言,微短剧的传播和盈利渠道有视频网站、聚合平台、小程序等,想在下沉市场成功、让观众付费,就得在对象上实现“精准投放”。
根据《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调查,目前用户付费观看微短剧的方式包括购买平台会员、单剧集购买、平台充值和解锁激励广告等,有4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付费观看,其中超过70%的被调查者每月在微短剧上的消费达50元以上。
究竟谁在为“霸总”“娇妻”买单?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方圆》记者:“我们发现,微短剧的受众和消费人群集中在中老年男性和家庭妇女,学生、年轻人则偏爱盗版。”
“看完一部微短剧平均花费在80元至100元,这种消费已远超在知名视频网站看完一部剧所需的会员费。月薪3000元,花5000元充值刷剧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也是不正常的。”一位微短剧迷表示,持续攀升的会员价格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我在某平台上看剧,收费模式分为包月、包季、包年会员,常见会员费从12元(包月)至299元(包年)不等;连续付费从6元(连续包月)至199元(连续包年)不等。但有的平台只有连续会员套餐,首月49元,次月就自动上涨为99元;首年199元的年卡,次年竟上涨至699元。”
虽然平台提示可随时取消,但对于不擅长手机操作的中老年人而言,这无异于“定时续费炸弹”,一旦出现用户忘记会员到期时间,就有可能面临突然被大额扣费的情况。
目前许多微短剧都要求充值会员才能观看,如果有作品“擦边”被投诉或下架,整个小程序可能就会“跑路”,或者“改头换面”,挂上新的跳转链接重新上线。
在愈加严格的监管政策下,部分微短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收费杂乱无章、四处投流引流,让不少消费者深陷微短剧消费困局。
规范:从任意生长到步入正轨
浙江省东阳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正在向微短剧从业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诸多乱象之下,有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举措。2022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开展过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下线含有不良内容的微短剧,并积极制定相关条例。
今年6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明确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责任,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其中,投资超过100万元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接管理;投资额在30万元到100万元的“普通微短剧”,由各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投资额不足30万元的“其他微短剧”,其内容审核与版权确认工作交由播出的网络视听平台执行。
就目前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已备案的微短剧来看,“总裁”“夫人”“娇妻”“离婚”等关键词较先前已大幅减少,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各地广电与网络平台也纷纷发力,以“文旅+短剧”“短剧剧场”等制作精品内容的方式入局微短剧行业。
“2020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作品定义为‘微短剧’,属于修订后著作权法规定的‘视听作品’。但现实中,微短剧作品版权频遭盗用、侵犯,盗版横行,网络空间已成版权侵害泛滥区。”浙江省东阳市检察院检察官韦宇洁告诉《方圆》记者。
为护航影视行业发展,东阳市检察院一体统筹对涉影视领域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法律监督,通过高质效办理侵犯微短剧知识产权案件,实现源头盗录传播者、技术服务提供者、非法网站侵权者全链条打击,搭建调解平台引导侵权人与部分权利人达成诉前调解,并协助未达成调解的权利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同时,东阳市检察院联合该市多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影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工作制度》,设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站”,联合高校、法学会等建立“影视知识产权研究基地”。针对侵权数量认定法律适用标准不明、执法司法标准不一、现有机制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东阳市检察院正在探索解决路径。
“另外,我院充分发挥入驻全国首个影视业法治中心的区位优势,会同法院、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共同搭建‘从影人员社会管理、涉法涉诉案件处置、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韦宇洁介绍,结合“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儿童演员权益保障,东阳市检察院联合七部门出台全国首个未成年演艺人员保护机制。深化与“两所一庭”的协作配合并设立“检察官联络站”,联合法院、人社等部门开展剧组欠薪根治、“横漂”演员工伤维权等工作,切实维护从影人员合法权益。
《方圆》记者注意到,办理演员证需经过考试,其中一道考题是这样的:剧组未结清工资需走法律途径时,除向法院直接起诉外,还有哪些办法?选项答案是“通过‘影检通’内的‘民事检察’申请检察院支持起诉”。
在横店走访期间,多名群演向《方圆》记者表示“在考试中了解到可以通过检察院来帮助解决欠薪问题”。
“当前影视公司、演员等对代拍、侵犯明星个人信息等问题反映较强烈,为此,我们深度开展调研论证,针对影视行业偷拍代拍治理问题,已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专题研讨并组织专家论证,下一步将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助力维护影视拍摄市场秩序。”韦宇洁表示。
“横”“竖”生风,方圆有道
“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两次亲临东阳横店考察指导,要求树立品牌、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东阳市检察院检察长郑晓鸣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综合履职,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该院通过影视知识产权民行刑衔接、多部门协同合力,在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探索影视剧知识产权领域赔偿标准认定,以检察权能动运用助推影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在未来工作中,检察机关如何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保障影视剧知识产权,以‘四大检察’助推影视剧知识产权案件赔偿标准问题研究,是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郑晓鸣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黄美媚表示,浙江检察机关为服务保障“一号改革工程”、助力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她建议检察机关一方面加强对抄袭盗版、传播不良内容等行为的打击,另一方面推动影视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诉源治理,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对于微短剧播放平台间相互引流、跳转,收费处处是“坑”等陷阱,检察机关也可开展公益诉讼相关工作,推动微短剧营销推广和收费行为进入法治轨道。
“微短剧是一种潜力被逐渐发掘、日益形成影视行业和受众共识的影视形式,具有传播迅速、受众广泛、市场下沉的特点。其应在遵循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和规范管理,实现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制作总监、专题部主编王亮向《方圆》记者表示。
在王亮看来,首先是需要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在微短剧这样一个领域内形成基本的共识,确保微短剧内容的合法合规,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其次是应该鼓励内容创新,避免同质化,应推出多样化、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不能仅仅满足观众的低层次需要,应该对观众的不同需求有引导;最后就是社会责任,主流媒体的下场,如果没有经济效益上的压力,微短剧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戏曲到电影,从电视到网络平台,再到如今的竖屏微短剧,科技发展再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思想碰撞才是最核心的,要把真正有思想的东西传递出去。”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靳东告诉《方圆》记者,虽然收看终端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作方的方向,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内容,内容才是让这些新形式得以延续的关键。
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看来,目前微短剧创作组织缺乏优质内容和创作人才,制作粗糙,甚至个别产品存在低俗倾向,盈利与宣传发行层面易陷入困境。他建议明确政策法规,推动互联网平台持续打击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不良价值观等违规微短剧内容,对于发布、转载违规内容的网络账号,进行禁言、下架等处理,建立行业“黑名单”。
“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以网络为载体的影视类短视频在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相关部门应为其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加强规范管理和平台审核,把好内容导向关,加大对原创影视微短剧的版权保护力度,对抄袭、变相抄袭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各方的不懈推动下,影视短视频行业发展能得以持续健康推进,真正让“大流量”成为“正能量”,促进行业有序、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增添新时代的力量。
(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7月上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让微短剧规范化“狂飙”》
延伸阅读
花29.9元就能看数百部微短剧?公司损失8000余万元,谁担责?
编辑丨肖玲燕王丽 设计丨刘岩
首席记者丨刘亚
通讯员丨朱小励 吴爱晶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