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还乡》是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富有的老妇克莱尔回到故乡居伦城复仇的故事。克莱尔曾遭初恋情人伊尔背叛,被迫离家出走,后来成为亿万富翁的遗孀。她提出要捐赠十亿给居伦城,但条件是要处死伊尔。尽管市长和市民最初拒绝,但金钱的诱惑最终使他们改变了主意,伊尔最终被处死。
如果把居伦城换做我们的一个小镇,只要有足够的钱,可以用同样的手法杀死任何人。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不能这么设定。
将人们置于极端的情境中,用巨大的利益作为诱惑,来试探大家道德底线,未免有失公允。而且,剧中忽视了人的复杂性,感觉所有人几乎都一个面貌。
如果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人性,期待发掘其中的阴暗面,那么愿望基本不会落空。学坏总是比学好容易,放弃总比努力简单,堕落也总比美德来得轻松。
用十亿作为奖励,去考验一个破败的小城,无论是正面激励还是负面压力,都会促使人们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一面。
这样的考验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本性或一个群体的品质,还会对个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剧中简化了这一点,好像找个合适的理由就能够完全欺骗自己内心似的。
这种事情,如果真在现实中出现了,会毁掉很多人。更何况,一些人不需要这么大的诱惑,就已经变成魔鬼了。
人性也有它自己的规则,往上走是美德、是人性,往下走是恶行、是兽性。
如果想在现实中获得好的人际,我们不能推波助澜,让人往恶的方向发展。
(一)假设别人都是坏人,伤害最大的是自己
我曾有过一个朋友。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点。但有一件事让我不解——他对周围的人总是保持着高度警惕。他解释说,那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他可能只是有些过于敏感。久而久之,我逐渐意识到,他的行为仿佛在不断地向周围人传递一种不信任的信号,把那些本可能成为朋友、甚至跟他完全没有交集的人,都推向了对立面。
这种过度的防备并未能为他带来安全感。
他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人,仿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动机。这种无处不在的警戒,虽然源于自保的本能,却在无形中将他置于一个孤岛上,难以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他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防御机制,甚至是一种生存智慧。但这种怀疑态度,不由让人产生被排斥的感觉。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善意被误解,更不喜欢被人处处提防。
我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在他眼中,我是不是也像其他人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的?
他的世界似乎被一层厚重的阴影笼罩,四周充满了令人不安的暗涌。人是多样的,可他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聚焦于那些负面的角落,这不仅不利于他发现人善意的一面,还容易造成他对人性阴暗面的过度解读。
与他接触多了,我发现仿佛被他感染了,变得越来越敏感不安。
人很容易有这个问题,先去无理由的相信什么,然后不自觉的为自己的判断找证据。如果我们坚持相信人都是坏的,就会不自觉的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正常人谁没缺点啊?总挑毛病就很难看到优点。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确认偏误”。它是指人类倾向于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迅速接受某些观点,并在无意识中寻找支持自己判断的证据,忽视或贬低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
我想告诉他,人没那么坏,而且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操心,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关注别人,更不要说时时算计了。遇到有利益、情感等冲突的时候注意防备下就行了,太过头就没必要了。说实在的,要真的有人处心积虑的要暗算,我们不一定能防得住——因为这种人往往是专业的。
可我不敢说,我害怕自己善意被曲解。只能期待着有一天,他能够自己发现。
后来,为了保护自己,我不得不慢慢地疏远他了。我无法改变他,只能选择远离。不然,这个世界上会多出来一个像他那样疑虑不安的人。
(二)只惩罚不会让人变好,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在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厉治理贪官污吏而闻名。
他出身贫苦,对贪官污吏有着深刻的厌恶,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来打击贪污腐败,诸如降低俸禄、严刑峻法、严格的监察和考核制度、公开审判等。
不少官员俸禄低到无法解决自己和家人的温饱问题,朱元璋却希望他们能成为廉政君子。
那些铁腕政策虽然在短期内震慑了一些官员,暂时遏制腐败行为,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官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相反,这种高压政策还可能引发官员的恐惧和抵触,进一步加剧了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导致明朝后来成为历史上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封建王朝。
惩罚可能在短期内看似有效,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都有逆反心理,非常不喜欢接受惩罚。惩罚意味着自己被否认、贬低,会引发羞耻、愧疚等情绪。很多时候,过重的惩罚不仅不会让人变好,还容易因为避免惩罚,滋生撒谎、隐瞒等恶习。
相反,通过教育和引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才能真正帮助个体实现真正的成长和改变。
想象一下,一个员工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给公司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
如果公司只是简单地解雇了这个员工,而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在其他员工身上重演。
因为大家都不清楚错哪儿了,也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对的。进而可能会在员工中产生恐慌和对公司的不信任,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和士气。
(三)用认可代替否定,唤醒大家的闪光面
我在前单位时,有一位老领导特别厉害,他从来不骂人,我们却被管得服服帖帖的。
为啥呢?因为只要他不夸我,我就知道事情没做好。
事情做得特别好,他大夸;事情做得比较好,他小夸。事情做得比较一般,他会说嗯,还不错,可以。事情做得比较差的时候,他不评价,只就事论事,把事情分析一下,看看接下来怎么做,或者,按计划继续安排事情。
我还发现,他夸人也很有意思。就算事情做得比较好,也总会有不足的地方。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一项工作具体好在哪里,以及那些微小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这让我们很清楚哪里做得好,具体怎么个好法儿,下次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当工作中存在改进空间时,他会以征求意见的方式问我们:“你看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或者鼓励引导我们自己想出建设性策略。
他的这种管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状态,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更加努力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那些不足之处也在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这种正向激励措施,让我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更加自信,也更加享受工作的过程。
结语
在《老妇还乡》中,克莱尔通过金钱获得了对整个小城的控制权,她的复仇计划实际上是对权力的滥用和对他人的控制。
剧中的居民最终为了金钱而放弃了道德和正义,展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没错。但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于生存问题都满足不了的人,讲人道主义又有什么用呢?
过去,有个同事常说,“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在个人看来,这句话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无所谓健康,如果还没有患癌症,那是因为刺激条件不够。”
同样一个人,在洁净有序的社区中,会自觉地将矿泉水瓶投入垃圾桶;而在杂乱无章、垃圾随处可见的社区里,他可能会随意丢弃瓶子,甚至可能踢上一脚。然而,这并不能就此断定他是一个坏人。因为这个人,很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不能拿着美味的小鱼干在一只猫眼前晃来晃去,然后再指责这只猫嘴馋。
同样的一群人,在不同领导人的带领下会展示出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能说这些人本性恶劣吗?当然不能。
善恶都在人心,并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别太早绝望!
要想让周围变得更好一些,比起考验、警惕、惩罚,更应该去鼓励和引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在困难中得到支持、在挑战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老妇还乡》音乐剧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