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请各位大神们帮忙鉴定,此款铜香炉!{款为“大明宣德”汉仪篆书}
- 康熙御制铜香炉底部有制字吗
- 历史上有“大明宣德”款的香炉吗
- 古代青铜香炉种类
- 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怎么辨别真伪
- 底款飞云阁铜香炉是哪个年代的
请各位大神们帮忙鉴定,此款铜香炉!{款为“大明宣德”汉仪篆书}
楼主你好!宝贝已看过。此香炉首先从款字来看 所用篆书,而大明宣德年间的款字从瓷器到香炉大多用楷书落款,极少能见到篆书落款,尤其是瓷器。即使篆书落款,从篆书结体分析,也是清代中期以后的风格(详情请比对邓石如,吴让之等篆书字体)。
而清代铜香炉的使用一般是在寺庙和祠堂之中,数量之广无法统计,且铜质种类、冶炼工艺、器型大小都无定论,这给收藏赏玩增加不少障碍。清代铜香炉是常见之物,并不出奇,甚至在许多地摊上都能看到真品,价格比起动辄万计的明清官窑瓷器,可谓九牛一毛。铜香炉虽然也有官方产品,但毕竟少数,有名家款识符号的也是少数。好在上面有香火熏黑和年代的一些痕迹。
所以,此香炉应为清晚期至民国仿大明宣德款铜香炉。楼主好好收藏!
康熙御制铜香炉底部有制字吗
有的。康熙十六年浮梁县令张齐仲下令:“禁镇户于瓷器上书写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民谣自康熙十六年后,年号款就已不再使用,改用干支年款,如“大清丙午年制”、“丁未年制”等。款识书不如官窑精,但:一写仍较工整,甚至有些民窑款识可与官窑款识媲美。此外还有寄托款,花押款,文字款到动物款,林林种种,多不胜数。
历史上有“大明宣德”款的香炉吗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
宣德炉
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识的铜香炉,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极低廉,远远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价格。
希望被您采纳!
古代青铜香炉种类
现代铜香炉本以仿古居多,虽然质地相同但是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们却把他们做成了作成种种形式。围绕香炉的自身意义在演变,大胆创新,造型新颖,比例协调大方,比起古代香炉,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浓了些色调,更加象征着国家的文化底蕴。现代铜香炉用途亦有多种,有熏衣铜香炉﹑或陈设铜香炉﹑或敬神供佛铜香炉。
高27厘米、炉口直径26厘米,炉身有款识,上款为“光绪癸卯年季冬榖旦”,正款为“德溥南天”,下款为“沐恩弟子宣光德和号袁铭初敬涭,粤东省城天平街天成店造”,材质为黄铜、兽头耳,炉身炉底连为一体。
这件炉虽然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比起来同时期所造的炉来,从它的特征、整体用料、做工来看,这是那个时期的最高档的东西了。这个炉直观来讲,一个是它的个头比较大,它的用铜非常的讲究,就跟它的重量有关,这个炉是有30多斤重,非常的沉,所以说它用铜的质地非常好。再一个就是它这个炉,本身是仿照那个大明宣德炉的样式所做的,但是一般的炉都是座跟炉是分开的,这个是合在一起的,它那铸造的难度就加大了。再一个就是它那两个狮子的兽头,雕工刻的非常精致,非常的到家,整体感觉这件炉,它的线条非常的流畅,有一种非常古朴的一种感觉。
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怎么辨别真伪
辨别宣德炉的真伪主要看三个方面:
1、看包浆。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难看。
2、看铸工。真品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伪品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铸工粗糙。
3、看磨损。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足底。伪品无磨损或人为打磨。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薰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供祀之类,是专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宣德炉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珍贵。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宣德炉的色彩丰富,它以紫红色为基调,有褐、青、绿、红、蓝、黄、白、金等数十种颜色。炉的构造由炉耳、炉身、炉足三部分组成。炉耳有:象耳、狮耳、环耳等,都成对置于炉身的两侧。有的炉不饰耳,炉身光素不作纹饰;有时还在炉身外部敲上些小块金箔。宣德炉炉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款识规范端庄,大多落于炉外底部。据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由于宣德铜炉名冠天下,所以后世多有仿制,但是无论怎么仿,它的颜色、铜质都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甚远。
底款飞云阁铜香炉是哪个年代的
底款飞云阁的铜香炉的年代是唐朝的。
飞云阁原名“望云阁”,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城北,始建于唐朝末年。当时,危全讽担任抚州刺史。
飞云阁约计875米,辟有三门,东门叫承春门,南门叫通教门,北门叫望云门,每座城门上建有高阁,望云门的高阁就叫望云阁。
在古代,望云阁与承春阁、通教阁一直是“矗然鼎峙”,交相辉映。但不知从何时起,望云阁被改名为“飞云阁”。
扩展资料:
飞云阁历经多次重修。相传明朝末年,飞云阁又一次重修成功,请当时的文坛领袖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四才子题写阁名。四才子欣然应允。
他们来到新修的阁楼上,陈际泰在阁匾上写了一个斗大的“飞”字,罗万藻在阁匾上写了一个斗大的“云”字,但没写最后一点,章世纯在阁匾上写了一个斗大的“阁”字,艾南英看来要无事可做了。
此时,主事人发现“云”字少了一点,忙请罗万藻补上。罗万藻笑道:“不忙,自有人补上。还是请你先把匾挂起来吧。”主事人听了,心里直嘀咕。心想:补一点怎么要挂起来呢?平放着不是更好补吗?他不知四才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把匾挂到阁上。
艾南英见匾挂定,遂拿起一团绵麻,饱蘸浓墨,“登登登”走下阁去,跨上一匹骏马,“得得得”跑出阁外。跑了10余步,他勒住马头,返转身来,把手中的墨团往阁楼上扔去。
只听到“嗖”的一声,墨团不偏不倚,正中飞云阁匾上“云”字的点位。“好!这一点补得好!”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了一阵喝彩声。事后,人们仔细端详那四人合写而成的“飞云阁”三字,觉得浑然天成,刚劲有力,无不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