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本文目录

  • 南明悍将刘文秀已包围吴三桂的关宁军,最后时刻为何被反杀
  • 抗清名将,南明武将之首的孙可望,为何最终当上叛徒投降清朝
  • 张献忠剿四川是真的吗
  • 有南宋,为什么却没有南明
  • 南明“桂湘川”大反击,北线已牢牢压制吴三桂,为何最后还是败了
  • 李定国誓死保卫明朝,你怎么看
  • 南明末江南四镇名将和南明末四大猛将哪边四位更厉害
  • 李定国能在短时间内“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而后期却逐渐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仅仅是孙可望叛变这么简单
  • 为何李自成手下没一个厉害的,张献忠义子却出了几个厉害人物
  • 祸起萧墙,同是张献忠义子的孙可望与刘文秀为何反目

南明悍将刘文秀已包围吴三桂的关宁军,最后时刻为何被反杀

一、 用人失误

在当时他的用人是有一些失误,其实他们已经布置好了特别的包围圈,但是他们没有把那些大蒋放到用武之地,也没有放到该放的地方,在起兵的时候里边有一些人从中做了一些手脚,使之成为了一个失败的错误,所以说在用人之处一定要更好的发挥他们的长处。

二、 兄弟不和

刘文秀他们其实保围了吴三桂,是因为他们里边的兄弟不和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判决。因为只有兄弟齐心才可以打胜仗,所以说在用人的时候,如果是有一些兄弟们他们的内部不合会影响整个中心,这样的话就不可以成功,在任何时候,一定要有一些兄弟齐心才可以打胜仗。

三、 战术不行

其实在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军师,只有军师的战术好了,整个战役才能够胜利,虽然说已经把吴三桂整个包围了,但是通过他们的一些战术,使之成为最后失败者这个是重要原因。因为吴三桂他本人是一个特别狡诈的人,而且他的用人之处也是特别高的,想要和他攀比是需要一个更好的军师。

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很多名人名将,也可以遇到一些帮助自己的人,在遇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发挥出他的长处,让他能够更好的为自己所用,很多古时候的将士都是发现了他们的长处,才可以使自己在战斗过程中能够成为胜利者,所以说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一定要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抗清名将,南明武将之首的孙可望,为何最终当上叛徒投降清朝

孙可望和李定国成为南明的国之柱石(孙可望一度也确实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和张献忠的政治遗嘱即所谓“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有关。

但是从根本上,虽然孙可望也在抵抗清军的过程中取得过堪称辉煌的胜利,但是从骨子里孙可望对联明抗清,恢复中原早已经失去信心,他只想保住以实际控制的疆域为代表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称王称藩就已经烧高香了,既不愿意真的当南明的臣子,也不想进一步啃硬骨头和清军争锋。

后世多鄙夷孙可望的野心勃勃和人品低劣,然而孙可望最终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眼光短视肤浅,器小易盈,没有宏图远略。

在清政府的战略规划中,既不可能允许南明存在,也不可能允许孙可望这样的军阀割据势力存在,对清朝核心集团和八旗亲贵乃至于孔有德尚可喜吴三桂之流,只有消灭南明和孙可望等人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把眼光关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搞内讧的孙可望,是一定会失败的。

而至于他和李定国角逐失败后,退一万步他还能以超然的身份悠游度日,但却被仇恨愤怒冲昏头脑投降清廷,只能说孙可望既坏又蠢,不作不死。

张献忠剿四川是真的吗

提起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进军四川后,有没有进行屠杀。

有些人会下意识地说,真正屠杀四川的是清朝,而不是张献忠,所有张献忠屠杀四川的资料,都是清朝为了洗脱自己的罪行,对张献忠进行污蔑。

张献忠没有在四川进行过屠杀行为,事实真是如此吗?张献忠剿川是真的吗?

01、四川大屠杀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明朝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内有农民起义席卷天下,外有女真崛起东北,入关建立清朝。

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农民起义军进入四川,“流寇由龙安府入至剑州江口,首犯四川”,拉开了四川人口锐减的序幕。

到清朝初年,天府之国人口锐减。

四川人口减少了多少?

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在籍人口还有300多万,考虑到明朝施行人头税,家庭登记人口越多,交税越重,加上明朝中后期法令松弛,官员严重懒政,人口多有瞒报,因此明朝中后期人口统计严重失实,四川人口远不止300多万。

根据曹树基先生的《中国人口史(明代卷)》统计,四川人口有735万,其中包括四川行都司(今四川凉山自治州)等周边少数民族地区80万人口,播州(今贵州遵义)55万人口。

由于这两个地方处于云贵川交界处,远离明末四川战乱区,故不纳入明末四川人口大灭绝统计区域,四川人口以600万算。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基本统一中国,结束乱世,清朝进行了第一次户籍统计。

当时四川在籍人丁仅余1.6万户,此时清朝每户大约有的5人,四川剩余人口8万人。

当然,这只是统计在册的四川户籍人口。

柯建中先生在《四川通史》推测清初四川人口有76980人;

而曹树基先生的《中国人口史(明代卷)》则推测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川还有50万人,

李世平先生在《四川人口史》,推测顺治十八年,四川还有50万人。

50万和8万就是目前清初四川人口数量影响最大的两个说法。

就算以50万计,明末清初四川人口也从600万锐减至50万。

人口减少率高达90%以上,尽管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时,人口大幅下降司空见惯,但像四川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02、张献忠屠川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老家陕西定边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自号“八大王”,响应王嘉胤等人的农民起义,加入明末农民起义浪潮。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入四川,被秦良玉击败,退出四川,远走湖广。

十年后,张献忠被明将左良玉击败,再次进入四川,以四川翘板,转战鄂豫皖等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再次率部向四川进发,不久控制四川大部分地区。

同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

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张献忠被清军击败,中箭身亡。

张献忠多次进军四川,实际控制四川大部分地区的时间只有三年。

显然,四川人口锐减并不是张献忠一人造成的。

很多史料对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毁灭的原因做出了客观的分析,造成四川人口大毁灭主要原因有:张献忠的屠杀、摇黄贼的杀掠、南明军和清军的屠戮、四川各地军阀的混战以及长期战乱带来的瘟疫、饥荒、虎患等等。

实际上,即便是清朝官方也没有把四川人口几乎灭绝的原因全归结到张献忠的身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献忠屠戮四川,对四川人口锐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确认“张献忠屠川”的史料,目前统计至少有450种之多,可谓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其中既有清代官方所修的正史,也有清实录中的各级官员的奏折和报告,还有明朝遗民所撰写的私史,甚至还有当时亲历张献忠“大西国”政权全部过程的外国传教士的回忆录。

而且这些史料很多都是亲历者所写的第一手资料,从史学研究角度来说,其价值比任何二手、三手资料都要高,所记载的事件、时间、人物往往都可以互相印证。

因此,可以断定,张献忠在四川进行过屠戮,这点为史学界所公认。

那些为张献忠辩护的人,无非几条“论据”。

第一条:张献忠跑到四川是建国称帝的,怎么会大肆屠杀自己的臣民,自断根基?

张献忠入川,确实是想建国称帝,所以史料上也说他“初亦不甚杀人”。

这说明“大西国”政权前期屠杀行为是比较少的。

但是,由于张献忠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在他的统治之下,既没有发展生产的措施,又没有正规的税收制度,完全靠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民财来供养他的几十万大军,最终使得他所控制的地区经济日益萧条,人民无法生存,反抗者日益增多。

同时,张献忠面临的战略环境日益恶劣,川东、川南有南明抵抗势力,川北先有李自成、后有清朝的军事压力,这也促使张献忠日益感到烦躁。

军事上的不断失利,人民的不断反抗,使本来就性格暴躁、嗜杀成性的张献忠更加凶暴残忍,对百姓和手下都疯狂杀戮。

在几次败于南明军队之后,张献忠已感到无法在四川立足,于是决定放弃四川。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把四川当做自己建国立业的地方了,他也不打算把残存的百姓和城池留给对手,所以在临走之前疯狂破坏,疯狂屠杀,成都几乎被毁灭殆尽。

离开成都之后,又因为四川已经是赤地千里,几十万大军再加上家眷,军粮根本无法筹措,所以张献忠又开始大肆杀戮自己的士兵,以减少军粮供应的压力。

最后连各级官员也被他杀得差不多了,整个军的军心已经完全动摇。

如果不是清军飞速入川,一场奇袭杀死张献忠,那么下面极有可能会发生大西军内讧,张献忠被部下杀死的事件(事实上,有的史料就认为张献忠是被孙可望等人毒杀的)。

第二条:张献忠死后十几年,清军才平定四川,这说明四川还有很多人,说明张献忠根本没有杀什么人。

实际上,清军在入川之后,之所以长期无法平定四川,不是因为“四川还有很多人”,而恰恰是因为“四川人已经不多了”。

在张献忠死后的四川,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川北地区,是张献忠部将刘进忠管辖的地区。刘一直对张献忠的屠戮政策非常不满,用各种手段进行抵制,因而川北地区相对受害较轻,人口相对多一些。

川东地区,本为明将曾英占据,后来大西军向南撤退,攻占重庆,经重庆入贵州,撤走前把重庆洗劫一空,毁掉了城池。同时,大顺军余部占据夔东一带,号称“夔东十三家”,继续抗清。

川东北地区又有非常残暴的匪帮——“摇黄贼”盘踞,因此,川东常年战乱,非常残破。

川南地区,原由南明将领杨展控制,杨展积极发展生产,聚拢流民,使川南地区得以保留了几分元气。

但是,随着杨展被袁韬、武大定暗杀,川南地区也开始陷入军阀混战之中,原来保存的元气也损失殆尽。

最惨的是原来张献忠盘踞的川西平原地区。

张献忠撤走之后,杨展率领的南明军和李国英麾下的清军分别两次进入成都,结果都因为成都已完全变为废墟,没有百姓,也没有粮食,无法立足,不得不退走。

此后,南明军盘踞川南,清军盘踞川北,中间的川西平原地带变成了事实上的空白地带。

双方反复拉锯,但谁也占领不了川西地区,因为川西地区根本没有军粮可以供应,所以谁都无法立足。

此后云南方面的刘文秀率军从滇入川,兵力一时非常强大,但是也一样无法立足川西地区(需要注意的是,刘文秀的军队是从云南过来的,主要是原大西军余部和在云南征集的士兵,所需粮饷也是由云南供应,并非来自四川本地)。而吴三桂在保宁之战击败刘文秀以后,也一样只能继续守住川北,无法乘胜进军川西。

由此可见,清朝之所以长期无法平定四川,并非四川人的抵抗力量有多强大(主要的抵抗力量其实是来自云南而非四川),而是主要困扰于四川经济的完全崩溃,无法供应大规模的军队(豪格率领的清军在入川时,军事上就打得非常顺利,最后因为瘟疫和缺粮,只好撤军回陕西“就食”)。

清朝最后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先逐步肃清了摇黄贼和各地土匪,同时召集流民(包括从陕甘地区招募移民)、开垦荒地、恢复生产、积聚粮草,一步步站稳脚跟,再加上对云南的军事攻势,才最后平定了四川。

第三条:清朝大搞“文字狱”,肯定是篡改了历史,把屠杀四川人的黑锅全甩给张献忠了;

不多解释了,上面已经说过了,记录张献忠屠川的史料至少有450种之多,正史野史官方档案以及亲历者回忆录都有,其中很多是明朝遗民所著的私史,在清代都属于禁书。

还有《圣教入川记》一书,是根据外国传教士安文思、利类思二人的亲身回忆写成,长期只在海外流传,其中文版是1918年才在中国出版的,如果你非要说清朝能穿越到民国篡改史料,我也只能一个大写的“服”字了。

第四条:张献忠如果屠川,为什么四川梓潼还会有张献忠的庙和塑像?

梓潼之所以有张献忠庙,其实也是个误会。

梓潼的七曲山大庙,实际上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寺庙,是明末之前早就有的。

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张献忠到梓潼时,听说文昌帝君也姓张,就强行联宗,把文昌帝君封为自己的始祖。

然后在七曲山文昌帝君庙里又修建了一座张家的“家庙”(类似太庙),并让当地的两个大族负责日常的香火祭祀。

也正因此事,张献忠对梓潼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杀(零星的杀戮还是有的)。

张献忠败亡以后,有人(很可能是得了其好处的当地两大族的族人)偷偷在张家家庙中塑了张献忠的塑像。

由于清初四川人口稀少,这件事一直不被官府所知。

一直到乾隆初年,当地县官知道此事,派人捣毁了张献忠塑像,并树立起了一座石碑,记载此事。

此后,在这座张家家庙里树起来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一直到1966年被毁。

1980年在四川召开的“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张献忠逝世340周年大会”,会后决定要在张家家庙里重塑张献忠的像。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张献忠庙和张献忠像,就是这样来的。

它既不是什么“四川人民怀念张献忠的表现”,也不是什么“张献忠没有屠川的铁证”。

张献忠没有大规模屠梓潼,只是因为这里有被他强行联宗的文昌帝君庙,而他被人偷偷塑像,也并不是“梓潼人民的自发行为”。

结语、

实际上,张献忠屠川的事实,被广泛记载于各种史籍中,比如《滟滪囊》、《蜀碧》、《蜀警录》、《烬余录》、《蜀龟鉴》、《蜀难记略》、《荒书》、《五马先生纪年》、《圣教入川记》等等。

因此,张献忠屠川本身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有南宋,为什么却没有南明

北京失陷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称帝,时间很短便覆灭,可以称作是南明,可惜不被历史承认。

南明“桂湘川”大反击,北线已牢牢压制吴三桂,为何最后还是败了

谢谢邀请。

南明的这次反击就像是病危之人的回光返照。

1、大明的气数已尽,失败是早晚的事。如果统治者有道,怎么会有李闯王、张献忠的造反?怎么给了清军入关的机会?

2、内部已经是一盘散沙。南明的残余军队可谓是‘’八国联军‘’,南明旧军、起义军残部(顺、西)、招募的新军等,在对付清军时尚能戮力同心,但对付同为汉军的关宁铁骑就不一定了。

3、刘、李虽然能征惯战,可是对阵同为行伍出身的吴三桂就不灵了,最后逃入缅甸只有几千人,就是现在的果敢人,缅甸国王迫于压力还设计诱捕了永历王和李定国并交给了吴三桂。

总之,清军是用了以汉制汉的战略,加之南明已经人心相悖,灭了南明是早晚的事。

李定国誓死保卫明朝,你怎么看

明朝从建立之初,皇帝对待臣下就有所亏欠,某些皇帝在某些时期的一些作法,称得上恶劣、狠毒,但纵观有明一朝,始终不缺少忠贞而不畏死的文武大臣,前仆后继,耐人寻味。

我们简单看一下李定国的身世。

李定国是陕西延安人。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收养了许多养子,比如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等人,让他们改姓张,都任命为将军。按照《明季南略》的说法,李定国为安西将军。

顺治三年,张献忠被清军杀死之后,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残部进入贵州、云南,随后向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投降。

顺治七年的七月,朱由榔进封孙可望为平辽王,又为刘文秀、李定国等人分封公爵。很快,李定国进封为西宁王,刘文秀为南康王。

顺治八年,李定国率领八万大军攻陷桂林,定南王孔有德额头中箭,自焚而死。同年十一月,李定国率领四万大军在衡州一带伏击定远大将军尼堪,将其杀死。

李定国接连杀死清朝的两位亲王,实力与威望大增,他和孙可望之间的矛盾也公开化。二人都想控制永历皇帝朱由榔。

顺治十四年,孙可望在争斗中落败,率部投降清军。清军分三路向云南进军,朱由榔任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率军守御,无奈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云南失守。

李定国、白文选带着朱由榔撤往永昌、腾越等地,清军穷追不舍。李定国分兵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自己退守孟艮,和白文选一起,多次尝试救回朱由榔,都没有成功。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平西王吴三桂率军入缅,缅人交出朱由榔,白文选投降。康熙元年四月,朱由榔在云南被吴三桂处死。

李定国一直组织兵力准备援救,得到凶信之后,“呼天恸哭”,只求速死。

六月,李定国病倒,很快去世,临终前对儿子和部将说:“就算死在荒野,也不要投降。”

从顺治七年归附永历政权,十余年间,李定国称得上忠心耿耿,尽忠尽力。其中原因,个人认为有这几方面:

第一,北京陷落后,强大的清军成为南明政权、李自成残部、张献忠残部的共同敌人。他们无力单独对抗清军,很自然地寻求联合,于是,曾经殊死搏斗多年的势力结成了同盟,依托西南,对抗清军。这其中有一点共同抵抗外族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第二,在孙、李之争中,朱由榔更倾向于李定国,封他为晋王,暗中命令他带兵前来护驾,其中表现出来的信任让李定国感泣,发誓要以身相报,朱由榔又专门铸造了一枚金印送给他,上面有“屏翰亲臣”四个字。

朱由榔虽然不成器,名义上毕竟是明朝的皇帝,李定国此前跟着干爹张献忠做了多年的流寇,现在身份一变,得到如此尊崇地位,自然要死心塌地地护卫这位君主。

第三,是李定国个人的禀性。朱由榔死后,李定国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完全可以存活下去。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因此也成为明朝最后一位忠直的武将。

南明末江南四镇名将和南明末四大猛将哪边四位更厉害

前言:当然是南明四大猛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更厉害了。

一.先说题主所谓的江南四镇名将。其实正确地说,应该是南明弘光朝廷的江北四镇。他们分别是: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

南明江北四镇都是农民军的手下败将,后来在明朝灭亡后,勾结凤阳总督马士英,用武力拥戴福王朱由崧即位。因此,江北四镇以拥立之功,飞扬跋扈,气焰熏天;根本不把弘光朝廷放在眼里。

1.高杰

高杰出身于李自成农民军,因与李自成的妻子邢氏通奸,二人逃离农民军,投奔了官军。高杰善战,因功升任总兵。

后来追随孙传庭与李自成大战,孙传庭战死,高杰率残部逃往南方。

高杰匪性不改,曾在扬州作乱,祸害地方。由于史可法的纵容,他才勉强听命朝廷。

后来,高杰在史可法的百般劝说下,开始准备进军中原。却又因为太过自大,被暗中投降满清的将领许定国所杀。

2.黄得功

黄得功是江北四镇中唯一忠于弘光朝廷的将领。

黄得功武艺高强,勇猛善战。他受史可法的密令,监视高杰。因此,与高杰结怨。高杰曾派兵暗杀他。黄得功逃过一劫。于是,率军与高杰交战,杀死了高杰部下中最勇猛的一员将领,使高杰胆寒,不敢再与他交战了。

最后,在史可法的调解下,高杰赔了一批马,送给黄得功;高杰却送来一批羸弱的老马,无奈,史可法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好马,送给黄得功,这才算是了结了二人之间的战事。

黄得功是江北四镇中唯一与清军作战阵亡的。他被清军射中咽喉,拔刀自尽了。

3.刘良佐

刘良佐,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无耻之尤。

刘良佐在南明祸害地方,杀戮百姓。清军一到,他以十万之众投降清军。

随后,刘良佐甘当满清的忠实鹰犬,为满清攻城略地,立下犬马功劳。

在著名的江阴反清斗争中,刘良佐带领重兵,进攻江阴城。在江阴人民的痛击之下,清军遭到重大伤亡。于是,刘良佐亲自出马劝降。民族英雄阎应元痛斥刘良佐:“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

后来,清酋来到江阴,见刘良佐统兵数万,却连一座小县城都攻不下,就把他绑起来,痛揍了一顿。

后来,刘良佐倒是善终了。

4.刘泽清

刘泽清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前期靠拍马奉迎首辅周延儒当上了总兵官。1644年,李自成进军北京,崇祯皇帝诏他进京勤王。他假装坠马受伤,不愿奉旨。而崇祯皇帝信以为真,还特别赏赐刘泽清四十两银子作医药费。

后来,刘泽清以拥戴之功,在弘光一朝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整日宴饮作乐,不理正事。

有人问他:如果清军来了,怎么办呢?

刘泽清竟然说:我为拥立福王而来,今日功成,我就该享受荣华富贵。万一天下有事,我就另择江南一地,占山为王吧。

1645年,清军来了,刘泽清投降了满清。后来因被剥夺兵权,心怀怨恨;又看到全国各地纷纷反清,他又想浑水摸鱼,结果被人告发,满清朝廷把他凌迟处死了。

南明江北四镇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夸赞两句的。

二.南明永历朝廷的四位猛将,除了艾能奇过早牺牲外,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都是雄才大略,令满清朝廷极为畏惧之人。

1.艾能奇

艾能奇,勇猛善战,在与云贵地区的土司作战时,中毒箭而死。他的死是一大遗憾。如果艾能奇不死,可能孙可望与李定国就不会内讧。

2.孙可望

孙可望,是张献忠牺牲之后,大西军的领军人物。

孙可望是军政全才的领袖人物。在孙可望的治理下,云南贵州成为稳固的抗清基地。

孙可望在联明抗清的过程中,看透了永历朝廷的腐朽无能,于是就产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这与李定国、刘文秀发生了分歧,最终引发了内讧,给大西南的反清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孙可望是唯一能够带领南明军队打败满清,恢复汉家江山的领袖人物,可惜他私欲膨胀,利令智昏,在内讧失败后,不顾李定国的示好,愤然降清。

3.李定国

李定国是南明的军事天才。他最大的战绩就是“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一举打破了满清八旗天下无敌的神话。

李定国的悲剧就在于:李定国锐意进取,以图恢复汉家江山。可是,先是孙可望,后有郑成功,都不予配合,使得李定国的天才战略规划无法实现,抱憾终生。

李定国政治能力不及孙可望,在孙可望降清以后,李定国主持大政,多有失策。李定国的许多政策措施,失去了孙可望旧部和刘文秀旧部的人心,导致前线形势大乱,最终导致了南明的失败。

李定国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坚持抗清。在听到永历帝的死讯之后,吐血而死。

4.刘文秀

刘文秀是大西军的著名将领。后来主张联明抗清,而且很坚定。他忠于永历帝,反对孙可望自立为帝。最后,不惜与孙可望兵戎相见。

刘文秀在1652年即将攻取四川全境之时,不听大将王复臣的正确建议,骄傲轻敌,导致了保宁惨败,失去了整个四川。这实在是令人极为痛心。

随后,孙可望与郑成功相约东西夹击清军,派刘文秀为帅,领军出征。刘文秀因为担心孙可望篡位自立,迟迟不动身。致使联合作战的计划泡了汤。也使郑成功从此对永历朝廷失去了信任,后来对李定国的邀约作战,也从不出兵。

刘文秀与李定国联合打败孙可望后,李定国主持大局,对刘文秀很是排挤,最终,刘文秀郁郁而终。临终时,上表建议:一旦云南形势危急,务必要转进四川,与夔东十三家等抗清武装联合,建立新的根据地。

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可惜,李定国最后没有采纳。而是转进滇西,进入缅甸,从此,脱离主战场。而四川各部明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大部分都投降了清军。

这说明刘文秀的战略眼光也是很高明的。

结语: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位将领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之才;而南明弘光朝廷的江北四镇都是飞扬跋扈的军阀,于国于民,都没有做过有利的事情。因此,二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单论军事才能,大西军出身的四将军要远远地高于江北四镇,比他们厉害得太多了。

李定国能在短时间内“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而后期却逐渐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仅仅是孙可望叛变这么简单

导语:孙可望内讧失败、叛降清朝之后,李定国执掌了南明永历朝廷的最高权柄。此时,虽然由于叛徒孙可望把大西南反清基地的军事情况全部报告给了清军,致使形势明显不利于南明永历朝廷,但是,反清复明的大业还是能有一番大作为的。可惜,李定国在军政方面的一系列失误,导致了大西南反清斗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随着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入缅甸,被缅甸方面扣留以后,李定国、白文选多次率部进攻缅甸,意欲迎回永历帝,但是,几次军事行动都没有达到目的。最终在清军的威逼利诱之下,缅甸人把永历帝交给了清军。不久,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于昆明。这面反清复明的旗帜没有了,李定国闻讯呕血而死。从此,大西南的反清复明斗争走向失败。

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经过几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军力得以恢复和壮大。大西军的领军人物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放眼天下,决定与清军一决雌雄,恢复汉家江山。他们决策联明抗清,加入了南明永历朝廷。奉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为反清复明的旗帜,开始了英勇反击的大西南反清斗争,在全国掀起了反抗清朝统治的新一轮斗争高潮。

1652年,在孙可望的主持下,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队对清军发起了大反击。

大西军先是收复贵州,然后兵分三路:首先是李定国、冯双礼从贵州攻入湖南,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接着是刘文秀、白文选横扫四川;随即李定国率军进入广西,一路披靡,攻取桂林,逼死满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全省。

清廷在惊恐中派遣满清敬瑾亲王尼堪率满洲八旗劲旅从北京出发,前往湖南战场增援。

孙可望闻讯,就调令李定国率部从广西回援湖南战场。李定国率部返回湖南,在衡阳附近设伏,一举斩杀了满清敬瑾亲王尼堪,重创了骄横的满清八旗兵。

大西军凌厉的攻势,一度打得清廷摸不着北,使得清廷意欲放弃西南七省,与南明永历朝廷隔江而治。

就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际,孙可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私欲膨胀,野心陡起,一心想要取代永历帝,自己来当皇帝。他的图谋遭到李定国、刘文秀的反对。但是孙可望一意孤行,在大西军内部挑起了内讧,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内战,

在内讧中,倒行逆施的孙可望遭到大西军将士们的强烈反对;他众叛亲离,在内战中惨败,羞惭恼怒之下,孙可望投降了清军,把大西南反清基地的军事情报全盘献给了清军。

(孙可望画像)

孙可望以大西军及南明永历朝廷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叛降,当了可耻的叛徒,这件事对大西南的反清斗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但是,南明方面并非没有机会,反清大业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接替孙可望执掌永历朝廷权柄的李定国在军政方面的一系列失误措施,最终导致了南明永历朝廷的覆灭。

南明出自大西军的三大巨头中,孙可望善治国,李定国善用兵,刘文秀擅长抚恤士卒。三人各有各的特长。尽管李定国是南明最富天才的军事家,可他在治理国家内政、收拢人心、抚恤士卒方面却能力欠缺,远远不及孙可望和刘文秀。因为李定国执政以后,在军政事务方面举措失当,大失人心;最终导致清军在孙可望的指引下,乘机进攻。而人心涣散的南明军队在云贵地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上规模的抵抗,清军很快就攻取了贵州、云南。

懦弱胆小的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来被缅甸方面献给清军,惨遭杀害。李定国于滇西得知永历帝遇害的消息,吐血而死;南明就此终结了。

纵观李定国在后期执掌朝政以后的作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重大失误:

(1).痛失广西.

为了迎接永历帝,李定国率精锐回师云贵,留在广西的兵力薄弱,清军乘机占领了广西。

广西丢失之后,后果非常严重。

首先就是从此隔断了永历朝廷与广东反清义师及郑成功、张煌言等抗清势力的联络,致使抗清力量处于无法东西呼应,只得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其次,清廷得到广西,就为以后清军三路大军进攻贵州、云南,造成了十分有利的战略态势。

李定国离开广西,营救永历皇帝

(2).处理孙可望内讧的善后事宜,举措极其失当。

李定国对孙可望的亲信旧部没有加以争取、团结,而是直接以军事进攻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孙可望败窜后,李定国本可以用永历朝廷的名义,对孙可望的亲信将领进行赦罪招抚;但他没有这么做。李定国亲自率军进攻迤西,打败了这些人,把他们全部处死了。

在大敌当前之际,以内讧中的罪过来严惩孙可望的亲信部将;从争取和团结内部力量,尽量减少损失的大局出发,李定国的处理方法,无疑是有欠妥当的。

(3).整顿军队方面,厚此薄彼,对孙可望的旧部多加歧视。

孙可望虽然投敌叛变了,但是跟随他叛逃的只有几百人,连一个重要将领都没有。实际上,作为孙可望旧部的大批将士们,在关键时刻都是胸怀大义、很识大体的。他们虽然兵力强大,却不愿打内战,纷纷投向了李定国一方,抛弃了孙可望;这才使李定国在内战中获胜,挽救了南明永历朝廷。

因此,李定国在整合军事力量的时候,绝对应该一碗水端平,丝毫不能有所偏向的。

可是,李定国却胸怀不宽广,厚此薄彼,采取了不少歧视孙可望旧部的做法。比如:孙可望封秦王,李定国封晋王;李定国就把自己的军队称为“晋兵”,而把归附的孙可望旧部呼之为“秦兵”。诸如此类的歧视,使得孙可望的旧部将士大为不满,“由是孙可望之兵心懒矣”。

(4).破坏团结,排挤刘文秀。

刘文秀是原大西军中的第三号人物,一向擅长安抚地方,抚恤士卒,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孙可望叛逃以后,刘文秀被派去追击。虽然没能抓住孙可望,但是,刘文秀安定了贵州、四川、湖广的军队,稳定了当地的军心和民心;并且积极组织反清前线的防御工作。

随后,刘文秀上书请求永历帝移驾到贵阳。以便振兴士气,便利指挥,还能体现出南明朝廷的进取精神。永历帝同意了刘文秀的提议,让礼部选择良辰吉日,准备移驾前往贵阳。

当时,李定国正在讨伐盘踞永昌的孙可望亲信王自奇,听说了永历帝同意刘文秀迁都贵阳的建议,李定国很是不满。立刻上书永历帝,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请求永历帝同意自己解甲归田。

永历帝当然不会同意。他对李定国百般抚慰挽留。于是,李定国要求永历帝把处于四川、湖南、贵州的一线将领全部召回昆明;于是,刘文秀迁都贵阳的提议就此被放弃了。

从军事形势上来看,刘文秀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是,李定国认为永历帝生性怯弱,距离敌人越远越好;而且迁都贵阳,必然要加重云贵地区人民的负担,这种考虑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李定国在取代孙可望之后,对抗清大局缺乏全面考虑,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巩固自己在永历朝廷中的地位上面。由于刘文秀招抚安定了贵州、四川、湖南的军队,而李定国的亲信部队则大部分都驻扎在云南;因此,李定国担心永历帝一旦迁都贵阳,刘文秀的地位就会凌驾于自己之上。

李定国不但阻止了迁都贵阳的计划,而且,他还要求永历帝召回了刘文秀。这是李定国在南明后期最大的失策。

因为清廷此时正要利用南明内讧、孙可望来降的有利时机,调兵遣将,准备大举进攻云贵川地区;而李定国却心存芥蒂,把刘文秀和处于一线的南明将领调回大后方昆明,严重地削弱了反清前线的指挥力量。造成后来清军一路畅通无阻,基本没有遇到明军的什么抵抗。

刘文秀被召回,失去了兵权,内心非常苦闷。他对李定国一些目光短浅的军政举措甚为不满,甚至于私下对人说:“退狼进虎,晋王必败国。”

不久,刘文秀因病死去。他临终前上书朝廷,建议一旦形势不利,务必迁往四川,再图复兴。刘文秀还把自己集聚的窖金一十六万,全部拿出来充当军费;由此可见,刘文秀是一心盼望南明复兴的。

刘文秀虽然在战功上不如李定国,但是刘文秀擅长安抚工作,深得军心。如果李定国能够与刘文秀精诚团结,一定会再度复兴南明的抗清事业。可惜,在李定国的猜忌排挤之下,刘文秀郁闷致病而死。

(5).未能加强战备,及时部署军事力量,应对清方必然乘机发起的攻势,结果,错失战机。

清廷利用南明内讧、孙可望投降的机会,兵分三路,由湖广、四川、广西出兵,对西南地区进行大举攻击。

1658年,当清军出动之初,李定国不但没有料敌先机,及时应对;反而为了稳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整肃内部。先是征伐孙可望在云南的心腹将领;接着又把刘文秀及贵州、四川的前线将领全部调回了昆明,致使与清军对峙的前线明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系统。

清军三路进军贵州的实际行动开始于2月25日,李定国到7月才从昆明率军进入贵州迎战,耽误战机长达半年之久。与此相关的是,在总体上南明兵力已处于劣势的时候,要打破清军合剿,只有趁三路清军相距尚远之机,集中兵力击溃其中一路,方可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地位。由于李定国军事行动过于迟缓,错过了最佳战机,致使明军节节败退,清军进展十分顺利。

当清军三路大军已经会合之后,南明军队在战场上已经无法击退敌人的进攻了。

(6).信任奸佞马吉翔,放弃转进四川的计划,退往滇西。

当明军全线败退,李定国下令弃守贵州之后,永历朝廷就认为清军必然要大举进攻云南。云南必然不保。于是,大家就开始商议迁都之事。

最后,永历帝与李定国决定迁都四川。可是,这个计划被奸臣马吉翔给破坏了。

马吉翔原来投靠孙可望,极力撺掇孙可望自立为帝;孙可望兵败以后,马吉翔本应受到严惩。可是,马吉翔竟然靠着一身吹捧拍马的本领,赢得了李定国的欣赏和信任。

马吉翔与四川的南明大臣文安之有过节,他认为迁都四川之后,文安之必定会执掌朝廷大权,而自己的靠山李定国必然要经常出兵在外打仗;那么,就一定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于是,马吉翔会同李定国的亲信幕僚、云南人金维新,对李定国进行劝说。李定国对二人很是信任,在他们的巧舌如簧之下,李定国果然改变了主意,决策向滇西撤退。派行营兵部侍郎龚应祯赶到赵州,请永历帝前往永昌。

永历朝廷的文武官员听说朝廷变更了方针,由入川改为西撤,不少人感到前途渺茫,先后脱离朝廷,寻找避难藏身之处。其他的人也大都在心理上动摇了。破坏了李定国磨盘山大战计划的文臣卢桂生,恐怕就是在此时开始萌生了投降清军的念头的。

(7).撤退计划毫无章法,一离开昆明,再也无法联系和指挥贵州、云南、四川各地的南明军队

李定国仓促向滇西撤退,永历帝更是一直逃进缅甸境内,这直接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各地的南明军队群龙无首,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无法采取一致行动,来抵抗清军的进攻,造成了清军一路行军畅通无阻的局面。

李定国在撤退途中也无法指挥各地的明军,以致于在他军事生涯的最后绝唱——磨盘山血战之时,李定国身边仅仅只有6000余名精锐亲军能够投入这场大战。

永历朝廷撤往缅甸境内,对于群龙无首的明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许多将士都丧失了斗志,在清军的引诱之下,纷纷投降了清军。像猛将马宝、王会、高启隆等人,都是这个时期投降了清军。这些猛将都被吴三桂笼络住,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发动“三藩之乱”时,他们又重新冲锋陷阵,重创了清军,让康熙皇帝也极为头疼。

所以说,李定国仓促退往滇缅边境的决策是非常失误的。如果他听从刘文秀的遗言,撤往四川,集结各地明军,振作士气,依靠这些百战猛士,再联合李来亨等夔东十三家的大顺军余部,一定是能够再起风云的。

结语

南明永历朝廷的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如果没有大西军的加入,永历朝廷早就覆灭了。正是大西军这支战力强劲的生力军,才让永历朝廷的寿命延长十来年。如果孙可望不利令智昏,非要当皇帝;如果李定国最后能够团结刘文秀,善待孙可望的旧部,南明的反清斗争还是会大有作为的。

为何李自成手下没一个厉害的,张献忠义子却出了几个厉害人物

前言

从联明抗清之后,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战绩辉煌,孙可望、李定国的大名威震天下,一度打得清廷想要放弃西南七省,与南明永历朝廷划江而治;反观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在抗清斗争中的作为,基本上就是属于跑龙套、打酱油的,清军根本没有把他们当成一回事儿。

要知道,当李自成进军北京、推翻明朝统治的时候,大顺军的战力可是非常厉害的呀。别的不说,张献忠占据湖南以后,想要在湖南扎下根来,建立政权;李自成闻讯大怒,一封书信就吓得张献忠率军开赴四川。那时候,大西军远不是大顺军的对手啊!

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顺军

时过境迁,当清军入关、李自成、张献忠先后牺牲以后,大顺军和大西军的余部都加入了南明抗清的行列之中。可是,在抗清斗争中,大西军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声威震于天下;而大顺军却屡遭败绩,未能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

这就显得李自成手下尽是无能之辈,张献忠的麾下却是人才济济;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依我看来,联明抗清之后,大顺军与大西军的表现差异,是有深层次的因素影响的。

领导班子问题

1.大顺军方面:

李自成牺牲之前,丞相牛金星逃走,首席大将刘宗敏被擒杀,军师宋献策被俘投降,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和高一功带领着另一支大顺军从延安、榆林一带转移,与李自成失去了联系。

清军又在后边穷追不舍,根本不给李自成喘息之机。因此,李自成亲率的这支大军一直在狼狈不堪地夺路而逃,建制被完全打乱了。

由于李自成的死,来得极其突然,而李自成又没有留下遗言,明确指定接班人,军中又无足以号令三军的领军人物,因此,大顺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各位将领之间互不服气,只是各自率部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罢了。

大顺军第二号人物——刘宗敏

2.大西军方面: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之后,就建立了以四位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台柱的军事指挥体系,明确指定孙可望为诸将之首。

所以,在张献忠突然被清兵射死以后,大西军经过短暂的混乱,很快就按部就班地恢复了各部队的隶属关系,经过四将军会商决定,杀出四川,脱离险境,转进云贵,另建根据地。

正是因为大西军领导班子的稳定,从而保持了军队的凝聚力,使军令能够得到顺利执行。而大顺军由于李自成、刘宗敏的死去,军中已无能够能够服众的领军人物,空有数十万大军,各部之间,形同一盘散沙

根据地问题

1.大西军方面:

大西军的领导层决策转进贵州、云南,最终平定整个云南,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既摆脱了清军和南明军队的打击,又得到了整军备武、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大西军在云南已是兵强马壮,战力雄厚,足以杀出云贵,逐鹿天下了。

大西军余部转进云南

2.大顺军方面:

大顺军惨败之余,仍然没有吸取李自成不好好经营根据地的沉痛教训,几十万大军一直局促于湖北一带,摇摆于南明、清朝之间。

其实,当时清军的八旗精锐已经班师回京,湖广一带只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兵力,并且战斗力很弱;而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手下也只有一些残余明军,一打仗就一哄而逃,毫无战斗力。

这种局面之下,大顺军竟然没能驱除清军和南明军队,占据湖南、湖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只是一味地作墙头草两头摆;一会儿接受清朝地方政府的招抚,一会儿又想投向南明一方;从没有考虑过建设自己的根据地,来保障大军的后勤给养。

大西军正是建立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所以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后勤供应,放开手脚去反击清军。

而大顺军余部则一直窘迫于没有根据地,部队粮饷无着,军心涣散,无法专心去打击清军。

对待南明官僚的态度问题

同是联明抗清,大西军与大顺军所采取的立场大相径庭。

1.大西军方面:

大西军的领军人物孙可望只是为了排除障碍,号令天下,以便与清军争夺天下,这才决定联明抗清的。孙可望是利用永历皇帝来作为一面反清的旗帜,从而聚合天下的反清势力。因此,乘南明永历朝廷穷途末路之机,孙可望把他们接到西南地区,掌控了朝政大权。

在对待南明那些腐朽官僚的态度上,孙可望绝不姑息。

首先,那些盘踞贵州、四川等地的南明军阀,不思抗清大业,只知道打内战,抢地盘,盘剥地方百姓。对于他们,孙可望的态度就是:顽抗者,坚决消灭;顺从者,予以收编。此举集聚了南明的军事势力,保障了永历朝廷的政令和军令畅行无阻。

大西军领军人物孙可望

其次,南明的大臣们大多是御敌无术、精通党争、只会争权夺利的无耻之徒。这些人毁掉了崇祯、弘光、隆武、绍武几个朝廷,又把永历朝廷搞得几无立足之地,依然是恬不知耻地位居于朝廷高位之上。

对于这些人,孙可望更是不会手软,对他们进行残暴的打压。比如,有个大臣李如月,在孙可望处死了一个投敌的汉奸陈邦傅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对孙可望进行攻击。

陈邦傅这个人是个武将,曾经被永历皇帝册封为思恩侯。此人一遇清军,就率军逃跑;还经常滋扰地方百姓。后来,陈邦傅打算绑架永历皇帝,投降清军。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他就阴谋杀害了南明抗清的大将焦涟,献出浔州,率军投降了清朝。

当李定国取得桂林大捷的时候,陈邦傅在桂林城中被抓获了。李定国派人把他押送到云南,孙可望下令处死了这个汉奸。

李如月对此大为不满,他说陈邦傅封过侯的“大明勋爵”,孙可望不该杀他。因此,李如月建议永历朝廷对孙可望议罪,处以极刑。

孙可望闻讯,毫不犹豫,立刻就把李如月抓了起来,下令把他剥皮处死。

吹毛求疵的南明大臣李如月

正是孙可望的恐怖手段,震慑住了南明这些腐朽官僚,使他们无法对大西南的抗清事业作出破坏。

2.大顺军方面:

大顺军的联明抗清,则是另一副景象。

李过、高一功等人,手握几十万雄兵,竟然在加入南明之后,宛如受气的小媳妇一般,让人感觉十分好笑。

大顺军将领们毫无政治头脑,一味听从南明官僚的任意摆布,彻底丧失了独立自主性,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之中。

南明的官僚们基于封建传统的偏见,始终认为大顺军是“流贼”,对大顺军极为仇视。只是因为大顺军兵力庞大,以南明朝廷那些残兵败将,根本不是大顺军的对手;所以,南明官员在无可奈何之下,才勉强接受了大顺军联明抗清的建议,把大顺军纳入南明军队的序列。但是,以何腾蛟为首的南明官僚对大顺军百般刁难。南明政府控制着地方上的财税收入,南明官僚只给自己的军队提供粮饷;而对大顺军,却一点儿粮饷物资都不供给,更不安置地方供应粮饷,他们蛮横地要求大顺军自己解决粮饷问题。

大顺军缺粮少饷,困顿之下,只得就地筹饷筹粮,解决困难。大顺军这样做,却又招来南明官僚的攻讦。他们立刻上奏朝廷,弹劾大顺军“贼性不改,滋扰地方”。

大顺军在南明的处境非常窘迫

在军事行动上,大顺军也对南明官僚唯命是从,很是吃了几次大亏。

1646年,大顺军余部受命攻打荆州的时候,湖广总督何腾蛟没有保护大顺军的侧翼,让增援来的清军偷袭得手,重创了大顺军。

1648年,大顺军余部攻下常德,乘势猛攻长沙;就在即将攻破城池的时候,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不愿让大顺军获取恢复湖南的大功,强行命令他们撤围而去,换由何腾蛟手下的南明军队去攻打长沙。

与孙可望的豪横不同,李过竟然不敢抗命,老老实实地从长沙撤走了,放弃了就要到手的胜利。而何腾蛟的军队太无能了,不但打不了长沙,还被清军打得四散而逃;就连何腾蛟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被清军擒杀了。

……

同是联明抗清,大顺军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态度软弱,处处受制于人,结果损失惨重,也没能取得什么战绩,最后,只得跑到偏僻的夔东地区去了,这就更脱离了抗清主战场,咋也不可能显出他们的厉害来。

结语

不是李自成手下的将领无能,主要是他们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在联明抗清以后,处处被南明腐朽官僚所制约,军事行动屡遭掣肘,根本无法发挥出他们正常的军事水平来。

而大西军在领导人孙可望的主持下,采取了拿来主义,举起南明永历皇帝的大旗,掌控了永历朝廷的朝政大权,统一了南明的政令、军令,也保证了大西军的军事行动的自主性;这就极大程度上能够发挥出大西军那强大的战斗力来。

李定国在抗清战场上

当然,从个人才干上说,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将领确实也远远不及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将领。

孙可望是军政全才的领袖人物,善于治国理政;李定国是南明最赋天才的军事家,擅打恶仗硬仗;刘文秀是谋略出众的参谋型将才;而白文选、冯双礼也都称得上独当一面的方面军大将了。

从南明对双方的封爵来看,大西军将领要比大顺军将领厉害多了。大顺军将领没有一人封王,而大西军则出了五个王:

秦王孙可望;

晋王李定国;

蜀王刘文秀;

巩昌王白文选;

庆阳王冯双礼。

祸起萧墙,同是张献忠义子的孙可望与刘文秀为何反目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主要原因是为了争权夺利,其次是孙可望随着地位的稳固,企图自立为帝,但刘文秀(包括李定国)却坚决主张拥立南明永历帝的正朔地位。就事情本身来讲,主要责任在孙可望一方。

孙可望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又颇通军事的大西军将领。但是这个人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权力欲极重。正是因为这个致命的问题,最后导致了大西军和南明朝廷联合抗清斗争的失败,他个人也因为争夺权力导致大西军内讧,最后落个孤身降清的结局。

孙可望率大西军进入云南后,很快稳定了局面。他被众人推为盟主,名义上统辖与他齐名的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位大西军将领。但实际上,李定国和刘文秀手握重兵,各以“西府”、“南府”老爷自居,并不完全服从孙可望的命令。孙可望为了确立和抬高自己的领导位置,曾借演武场升旗之机,把李定国按在地上打了一顿板子。当时,刘文秀参与其中,充当了孙可望打手的角色。为了能彻底压制和统领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孙可望请求南明永历帝加封其为秦王。但因为孙可望出身流寇,南明朝廷对他芥蒂很深,拒绝了孙可望的请求。孙可望一怒之下,就自封秦王,公然与南明朝廷分庭抗礼。

孙可望请封秦王的失败,是南明朝廷内部党争和阶级偏见的结果,从永历帝本人来讲,他还是同意的。虽然请封未遂令孙可望大失所望,但是,他仍然以民族危机为当前首务,毅然派兵出滇,抗击清军,收复失地。刘文秀就被他派去收复四川全省。刘文秀出兵后,兵锋所至,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除北部保宁府的四川全境。死守保宁的吴三桂部被刘文秀大军重重包围,已陷入绝境之中。保宁城三面环水,假以时日,城中粮尽饷缺,必会不战而降。然而刘文秀却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决定强攻保宁城。吴三桂眼看没有退路,只能拼死守城。灭虏将军王复臣向刘文秀建议集中优势兵力主攻保宁城清军薄弱部,破城之后吴三桂等清军虽然不能全歼,但必然逃往陕西,四川全省唾手可得。如果包围全城,势必把己方的薄弱点暴露给清军,给清军以可趁之机。王复臣所指的就是兵法上的“围师必缺”。但是遭到刘文秀的拒绝。刘文秀不仅要攻下保宁,而且要杀尽四川境内所有清军,所以,他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果然,吴三桂通过侦察得知大西军张先璧部最为羸弱,于是,集中重兵首先向张军发起攻击。张部抵抗不住,纷纷败下阵下,又把王复臣的军队冲得一团乱。清军趁势猛击,大西部全线溃败。由于攻城前,刘文秀把浮桥砍断,致使大批大西军将士无法渡江,被清军杀死或落水而亡。大西军将领王复臣、姚之贞、张先轸、王继业、杨春普等被清军擒杀,损失士卒大半、战象三只、马骡二千三百余匹,刘文秀的抚南王金印也被清军缴获。

吴三桂险胜之余,叹息道:“生平未尝见如此劲敌,特欠一着耳。”

刘文秀率残部返回贵州,孙可望大为不满,本就想打击他,正好借此机会解除了他的兵权,发回昆明闲住;张先璧被乱棍打死。

后来,随着孙可望不臣之心天下皆知,永历帝为了免遭毒手,密谕李定国与刘文秀救驾,二人随后把永历帝迁往昆明。孙可望闻讯后大怒,彻底与李定国和刘文秀决裂。公元1657年八月初一日,孙可望在贵阳誓师,亲率十四万大军向云南进发,讨伐李定国与刘文秀。九月十九日,双方展开激战,孙可望大败,仅率百余人脱险,最后投降了清廷。投降清廷前,他对随从人员说道:“今为李定国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耳。”之后,他又给清廷湖南当局写信,说道:“李定国、刘文秀等大逆不道,荼毒生灵。可旺兴师问罪,所为所诱。乞代奏大清皇帝陛下,发铁骑一万,愿献滇、黔、蜀以归一统,更报不世之仇。”由此可见,他对刘文秀(包括李定国)是何其痛恨。

孙可望的私欲膨胀导致了南明抗清战线的分裂,大大消耗了抗清势力的军事力量,给清廷扫清南方创下了有利时机。假如孙可望能团结刘文秀、李定国与其它抗清力量,南明的抗清的局面必是另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