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最新的剧情中,云鼎哑奴案成功告破。和我预料中的一样,吕仙客才是幕后的BOSS。他先是背刺了曾经的合作伙伴赵雷,然后又遭遇了义子何玉郎的背刺。
凡事过头,必遭反噬。以吕仙客人品欠佳、道德欠费的人设,最终落得个被义子背刺的下场并不意外。
在案件告破、真凶伏法之外,真正出于意料的是县令皇甫坛拿出的一道密旨。
在对云鼎仙阶发起总攻之前,卢凌风一度与苏无名翻脸了。随着案件的深入,像是百川归海一般,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云鼎仙阶。从青溪到老费,到赵雨到阿转,几乎一切谜题的大案,都藏在云鼎仙阶的猎杀游戏之中。
卢凌风本想一鼓作气、单刀直入,谁料却遭到了县令与县丞的强烈反对。但是,卢凌风无私无畏、正气凛然,依旧要坚持抓捕县丞、直捣黄龙。
无奈之下,皇甫县令只能祭出了杀手锏——皇帝的密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中郎将固然武功再高、脾气再大,也只能选择妥协、忍气吞声。
这道密旨的杀伤力太强,直接导致了苏无名与卢凌风的裂穴。因此,在捣毁吕仙客的老巢之后,苏无名又问起了密旨的事情,一切才得以真相大白。
这道密旨是皇帝直接下达给云鼎县令皇甫坛的,内容是这样的:
“大理寺少卿卢凌风,居功自傲、以致失察,故左迁寒州云鼎尉,以求锻其秉性,若其潜心锤炼,只需鞭策,若仍胆大妄为,或越级行事,抑或谤毁朝廷,可就地免职,押解回京,卢凌风身边常有蛊惑之人,苏无名等可就地正法。”
自卢凌风西行上任开始,就有杀手接二连三、前赴后继地上演刺杀行动。从长安到边陲,从拾阳县城到摩家客栈,卢凌风始终是皇帝的心腹之患。
在政治斗争中,永远没有双赢交易,只有零和博弈。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这对姑侄,做蛋糕的时候,两人彼此盟友,分蛋糕的时候,姑侄秒变对手。
以前,由于唐睿宗李旦的存在,两人之间联合大于斗争;如今,睿宗禅位、太子登基,姑侄斗法的时代随之到来。
在这场姑侄的对决中,卢凌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于公,他是大唐的臣子;于私,他是公主的儿子。尴尬的身份让他注定无法获得新皇帝的完全信任。
从古到今,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是所有皇帝的标签。李隆基与卢凌风之间,既是君臣,又是表兄弟。从参天楼到成佛寺,卢凌风曾无数次救下自己的表哥。
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卢凌风对于李隆基绝对的忠诚,但是表哥却对这个表弟心生嫌隙。毕竟,卢凌风的身份太敏感了,让李隆基满心不安。
卢凌风一路躲过了刺客、逃过了追杀,安然无恙地抵达云鼎县。谁料,皇帝的密旨来得比他还早。
如今,我们重新审视这道密旨的内容,才会发现皇帝的残忍和凉薄。
李隆基的这道密旨,纸短话长、干货满满。对于曾数次救命的表弟,他在密旨中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字里行间弥漫着杀气。其中,最核心的是这样一句话:
“卢凌风或越级行事,抑或谤毁朝廷,可就地免职,押解回京”——按照圣旨的说法,卢凌风被就地免职有两种情形,一是越级行事,二是谤毁朝廷。在二者之间,越级行事固然性质恶劣,但成熟后的卢凌风,断然不会擅自做主、越级行事。
谤毁朝廷——这才是皇帝给卢凌风挖下的天坑。和曾经的流氓罪、如今的寻衅滋事一样,谤毁朝廷是个标准的口袋罪。毕竟,谤毁朝廷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为,又缺乏明确细致的标准。
妄议大唐国策算不算谤毁朝廷?直言宵禁利弊是不是谤毁朝廷?酒后失言的吐槽、日常工作的牢骚,这些又是否属于谤毁朝廷的范畴?
你看,这就是口袋罪的妙处,只要编出了一个筐,所有的一切都能往里面装。毕竟,谤毁朝廷这项罪名,适用时的弹性空间很大,最终的解释权就在大唐天子手里、在皇甫县令手里。
故事讲到这里,一切豁然开朗。李隆基给皇甫县令的这道密旨,充满了贱兮兮的心思和赤裸裸的暗示。只要皇甫坛心向仕途、还想进步,那么他自然能够读懂皇帝白纸黑字里的暗示。
事实上,在这道包藏祸心的密旨中,最令人恶心是这句话,“卢凌风身边常有蛊惑之人,苏无名等可就地正法。”
卢凌风是皇帝的救命恩人,是太平公主的亲生骨肉,因此,如果想用越级行事、谤毁朝廷这样莫须有的罪名铲除卢凌风,必然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消灭对手之前,先剪其羽翼,后挖其根基。李隆基十分很清楚,一旦将卢凌风押解进京、关入大牢,苏无名等人必定会竭尽全力营救。
所以,皇帝在密旨中特意加上了一句——苏无名等可就地正法。有了这句特殊的关照,卢凌风被抓、苏无名被杀,如此一来,一切才能做成铁案、置卢凌风于死地。
仗义多为屠狗辈,无情最是帝王家。
李隆基的密旨,三言两语之间,已经注定了卢凌风的结局。既然公主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么卢凌风就必然是两人政斗的牺牲品。
皇帝与公主,必有一战;表哥与表弟,迟早翻脸。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