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我们知道,和高俅不共戴天的林教头,眼看宋江要通过高俅完成招安的最关键一步,而自己却又无法手刃仇敌,气血上头,染上重病,最后郁郁而终。

《水浒传》:林教头的沉默-风君娱乐新闻

后续的征讨方腊等行动,林教头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过。

虽然电视剧中,林教头这个角色提前杀青。

但是央视版的主创人员,给林教头提供了一个对着高俅破口大骂、发泄心中积压多年怨气和怒火的机会。

不过,《水浒传》原著之中,在对待招安这个问题上,林教头是从未发表过任何看法。

包括当林教头口中与之不共戴天、有着血海深仇的高俅老贼,被抓到梁山上之时,也从未见到林教头有任何表现。

仿佛,此时此刻,林教头已经成了一股空气一般,没有任何存在感。

难不成是林教头对过往的恩怨早已放下释怀,不再计较?

这看起来的确有点不合常理。

那么,原著中,对于林教头做出如此“反常”处理,究竟是作者的疏漏,还是有意为之呢?

今天,咱们围绕这个细节,做个简单的剖析。

结合原著的故事情节,我们注意到,自从林教头的娘子被高衙内惦记上、几次险遭高衙内羞辱,到林教头被高俅骗入白虎节堂身陷囹吾,再到他被刺配沧州、在发配途中受尽董超、薛霸的折磨,险些命丧野猪林。

整个过程,林教头从未对高俅本人表现出任何怨言,甚至对想取他性命的董超、薛霸二人,都是一再忍让。

他所憎恨的,也许只是陆谦这个出卖他的小人。

林教头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应呢?

说到底,因为他对昔日的生活,还是充满憧憬和向往,只要还有机会,林教头是希望能够回归到原来的生活。

也因此,对于隶属于朝廷体制内的高俅、董超、薛霸等人,林教头是一再忍让,绝不敢轻易得罪。

他之所以敢于怒砸陆谦的家、和他玩命,那是因为他和陆谦之间还存在一层江湖朋友关系。

对于陆谦出卖自己的行为,林教头自然要用江湖的手段予以惩戒。

体制和江湖,林教头是分得非常清楚,而且取舍非常明确。

当林教头在沧州犯下严重罪行,自知无法洗白上岸的情况下,我们注意到,此时他对高俅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比如,在面对晁盖、吴用等人提及起往事之时,林教头的反应是这样的:

“若说高俅这贼陷害一节,但提起,毛发植立!又不能报得此雠!”

可以料想到,如果此刻谁把高俅传送到林教头面前,八成林教头会把高俅大卸八块,而绝不是打嘴炮。

那么,当宋江准备接受朝廷招安之时,林教头为何又沉默起来呢?

我觉得,此刻林教头的心态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

如果说之前,他在水泊梁山混得风生水起,他已然认为自己上岸洗白无望,此后终身只能以草寇身份终了自己的一生。

待宋江即将完成招安大业之时,林教头感觉到,自己翻身的机会就在眼前。

同通过招安,让自己重新回到他所向往的过去那个世界相比,过往他和高俅的那点点恩怨必须得放一边了。

不放也不行。

否则,林教头如果因为一时愤懑,结果了高俅,不仅彻底断送了宋江争取来的招安机会,更会因此触怒梁山上下、无数像他一样,早就对招安充满期待的其他好汉。

届时,林教头就是与众人为敌。

他赖以生存的水泊梁山,便再也无法容纳他。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林教授还能做什么选择呢?

所以,我认为,作者让林教头在此刻表现出出奇的冷静,才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手法。

把一个怯懦、敏感、精明、算计的林教头形象,活脱脱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也许,在林教头的世界里,他会认为自己这么做,是懂得大局、顾全体面,是在不断为自己的前程、未来,做出最精准的谋划。

但是,在世人眼中,林教头活的是那么卑微、狼狈。

远没有梁山好汉们应有的快意恩仇。

原小说的最后,征讨方腊结束后,林教头突然染上了中风,瘫了,将息了不到半年,便了却了生命。

作者为林教头安排这样一个结局,在读者看来,或许有点不公。

让一身武艺的林教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不过,我感觉作者似乎就是在用这样一个结局,对林教头的怯懦、算计,和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予以回应。

属于那种带着心酸的嘲讽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