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世界是一场巨大的“模仿游戏”。
看了《解密》点映,终于解密了为啥这么多年都对陈思诚爱不起来。因为他就是古希腊掌管借鉴的神,在任何一部作品里不遗余力地致敬一位甚至多位世界名导。对于没看过这些“前作”的观众来说,陈思诚是让他们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对于看过的,陈思诚酝酿的就是长达156分钟的视觉性骚扰。
救命,谁要看秃顶版刘昊然在风中摇曳啊。今年也才27岁的大好年纪,又是屡经文艺片磋磨正急需重建颜值大众认知的关键时候,怎么就迫不及待开始扮老扮丑了。陈思诚想要拍干巴老头,完全可以请葛优,没必要拉上昊然和自己一起转型。
《解密》承载了陈思诚更大或者说更个人化的作品企图,硬糖君完全承认。在充分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后,陈思诚开始想搞点不那么“陈思诚电影”的创作,让作品真正留下来,并为此不计成本与票房。就像鲜肉演硬汉、艳女扮村妇,中国最好的电影产品经理陈思诚也想转型了。
但问题是市场似乎不答应。当影评人争相品出《解密》在电影工业化上的创举或作为人物传记电影之稀有瑰丽时,猫眼上的电影简介却充满着二锅头就韭菜盒子式的黔驴技穷:
“全新的中国式大片,中国人自己的大制作!老少皆宜!适合全年龄段观看!全新特别提醒:陈思诚十年磨一剑,不破不立!不是悬疑!不是犯罪!逃离东南亚,冲向全世界!一个尝试,一次突破,一片真心!用技术比肩世界,用敬意窥探历史,用诚意奉献银幕!”
这一连串的惊叹号,是对普罗大众发出的声嘶力竭的邀请,是电影宣传实在找不出有效卖点的病急乱投医,是用尽全力转型却反而不如在舒适圈出行活儿的痴心错付。
大头仔被宠溺的一生
《解密》前十分钟,应该叫“大头男丁传奇”。陈思诚想用名人传记片那种恢弘的历史视角开篇,展现主人公容金珍不俗的出身背景。但实际呈现却有些故作姿态,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实是惊才绝艳的民国女神容幼英,因为生儿子大头鬼难产而死。大头鬼不学无术,他妻子也因宝宝头很大难产去世,这个孩子就是容金珍。麦家小说是这么写的,“小东西从头到脚无一不是大头鬼的再现,乌发蓬蓬,头颅巨硕无比,甚至连屁股上的黑色月牙形胎记都如出一辙。”
电影拍得语焉不详,突然半夜就有个孕妇拍门了,哐啷就生下了孩子。金珍像超雄宝宝一样,会释放信息素干扰周围人的大脑。与他们容家有深厚渊源的外国老头,莫名就对襁褓中的金珍很有感情,在容家老宅里抚育他。
外国老头是个释梦大师,因此容金珍也很会解梦,并在梦里悟出了些数学知识。老头自知天不假年,请宗族里很有成就的容小来收养容金珍。这段很像流水账,老宅和水乡的意象都显得冗余。压根感受不到这样的环境如何造就了容金珍,也不明白大家为啥都围着他转。
刘昊然想演出容金珍社会化的困难,惧怕生人且不知道怎么追女孩子,但却给人一种暮气沉沉的老头感。大学头天报道时,字幕不标注年份,硬糖君还以为是老年溥仪重游清华园呢。
《解密》最莫名其妙的部分,就是所有人都陷入了容金珍的巨大个人魅力之中。学术颇有声望的希伊斯,对金珍爱得不行,刚在课堂上被打了就要找对方收徒;风华正茂的容小来的女儿必瑜,对年轻帅气的男同学不感兴趣,就爱深情凝望家里的小老头。
妻子小梅数十年如一日照顾金珍起居,忍受丈夫的冷暴力,最后被金珍摆的几根蜡烛和花束感动得稀里糊涂,认为一辈子没跟错人。这就是理工男的浪漫吗?长期麻木不仁乱发火,偶尔用密文写个“我爱你”就能抚平婚姻的千疮百孔。
天才的确是一种稀缺资源,科研机构怎么保护都不为过。但打了人,他的校长继父兜着。偷亲女卫兵,他的领导陈道明护着。丢了无关紧要的笔记本,铁路同志为他封锁车站倾力寻找。硬糖君这样的普通人真共情不了。
明明他作为一个弟弟,辜负了姐姐明示的爱情。作为一个丈夫,根本不在意妻子的感受。作为一个养子,没有对养母尽到过半分赡养义务。作为一个特殊机构701的领导,凭喜好和直觉指导工作听不进意见。
偏偏大家爱他到不行、宠溺到疯魔,原来数学好真的可以为非作歹!硬糖君不是不相信天才的魅力,而是电影对容金珍的刻画完全是刻板印象中的天才,孤僻、冷漠、社会化程度不高,其巨大魅力只能解释为信息素作祟。
但现实中爱因斯坦风流多情热衷社会运动、冯诺依曼家筵席不断还爱讲笑话,实在不行看看咱现存的天才杨振宁呢?那语言能力、那恋爱能力、那社交能力。天才的魅力,也是有迹可循的,是我们普通人能用普通方法感知的。
天才的塑造
陈思诚拍摄时,多半也被金珍给迷惑了,镜中两人对视彩蛋要多油有多油。是不是每一个自恋顺直,都渴望过金珍这样的爽文。以天赋为挡箭牌,既不需要社会化更不需要去完成各种人之常情。任性地犯错,无限被原谅,死了还能被立传颂扬。
要拍出天才的孤独和科学的美妙,固然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挑战。有些导演可以两者兼得,比如诺兰的《奥本海默》。有些则只能侧重完成双重任务中的一项,比如泰杜姆的《模仿游戏》、霍华德的《美丽心灵》。
硬糖君认为陈思诚两项都没有完成。
《解密》中的天才塑造更像一种想当然,当数学推算变成了视觉奇观,梦境演绎就变成了陈思诚的自我满足。不断用铂爵旅拍式的画面,来讨好观众眼球。你看我拍得美吧,是不是离开了悬疑也很厉害?腻歪程度丝毫不亚于《消失的她》片尾朱一龙在沙滩漫步的美好生活畅想。
《解密》的线性结构也让整个故事节奏温吞拖沓,在超过两个小时后的最后三十分钟里尤甚。标注金珍来到世界多少天的数字显得相当不必要,因为这个数字没有对标角色的重大转折时刻,只是像计时器一样的存在。如果电影采用了非线性结构,观众倒可以根据天数的多寡来判断时序的前后。
《奥本海默》中诺兰用彩色镜头和黑白镜头去区分奥本海默视角和施特劳斯视角,又以两场听证会为切入点穿插着讲述了奥本海默参与曼哈顿计划和战后经历政治陷害这两件事。既有完整的时间轴,也游刃有余地把握了故事节奏。
而《奥本海默》的非线性结构陈思诚为什么不借鉴,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因为仅截取金珍破译紫密、黑密两件事来说,是容易拆成双线叙事的。黑密又是在紫密基础上破译的,两者联系客观存在。照硬糖君看,这个结构才最值得借鉴。
看《模仿游戏》和《美丽心灵》,普罗大众完全能体会图灵和纳什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脆弱,以及略带神经质的敏感。《模仿游戏》中的人际交往障碍非常细腻,图灵甚至听不懂“我们要去吃饭了”中“你要一起去吗”的隐藏含义。而我们的恋爱脑陈思诚,却只会让姐姐教金珍什么是“女孩喜欢你的表现”。
《模仿游戏》中的琼承担了图灵“社会导师”的角色,而《解密》中的小梅更像是符号化的“贤妻”,定时半夜叫金珍起床记录梦境。那个年代小梅和他居然第二次约会就解扣子睡觉了,那会儿不应该先找组织汇报再领证嘛。原谅硬糖君说话难听,符号化的小梅活像组织给金珍找的陪睡小保姆。
陈思诚逃离东南亚
如同黄晓明每出演一部好戏,就会奖励自己演一部霸总。陈思诚的奖励机制,可能也是攒出多部成功商业大片后,也要铆劲“证明自己”了。
上次拍《外太空的莫扎特》,陈思诚说:“希望能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能伴随这一代青少年成长。更希望大家看了这部电影以后,会多一个对我本人的认识,原来陈思诚有这么童真这么少年气的一面。”
但观众并没想花钱去了解陈思诚的童真,反而更乐见陈思诚的世故。目前陈思诚的电影心智,在普通观众记忆里大概长这样:东南亚某市发生奇案,并链接了现实中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帅气少年和猥琐大叔搭档破案。中间经历了美女反派的巨乳撩拨不为所乱,最后通过精妙推理将boss阴谋化解。
电影IP可能是个冷门外国故事,人物塑造又有另外几部名作的影子。迷迷糊糊地进去,热热闹闹地出来,反正暑期档去哪不是吹空调,春节档到哪不是凑热闹。
这些特点,从《唐探》系列肇始,到《误杀》和《消失的她》集大成。颇像逍遥派的小无相功,用此功催动招式可以把天下武学给模仿个遍,行家都很难看出破绽。
《解密》也是这样,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传记片的叙事桥段。孤独天才不被理解,授业恩师开启灵智,后知后觉初尝禁果,思想决裂师徒博弈,家人朋友遭遇迫害,孤注一掷陷入数字旋涡,如癫似狂解开绝密,回归生活享受日常,成为传说备受敬仰。
事实证明,这些桥段的运用就像高手和普通人打同一套拳,因为领悟和内力不同出来的效果迥异。乔峰的罗汉拳能打出武林绝学的气势,陈思诚借鉴来借鉴去远不如诺兰率性自如。如果说《解密》还有能看的地方,那就是陈思诚花了大力气的视效,但繁冗的梦境展示加上轰鸣的配乐,缺少真正的光影气韵。匠气十足不厌其烦,拿去碰瓷《盗梦空间》就是个笑话。
他浪费了这么强的阵容,俞飞鸿竟然只给了毫无魅力的师母角色,朱珠则在餐桌上卖弄风情。唯一跟诺兰老师有样学样的,大概就是不肯给女性角色任何一丝高光吧。肖央演了个疯子竟然只是噱头,陈道明的领导和研究神庙的庆帝没啥区别。最可恨的是吴彦祖,一个天选的民国高级知识分子长相去哄家里的小老头儿,简直是暴殄天物。
《解密》的戏里戏外达成了一种互文。戏里,大家都是金珍的粉丝,哄着他走完天才的一生。戏外,大家都是陈思诚的朋友,陪着他突破舒适圈逃离东南亚。攒了个大局,放了个哑屁。
电影主题最后由陈思诚亲自写下的丑字带出,“每个人都是个密码,这一生都是解密的过程。”看了这么多年陈氏电影,才发现也是一个不断解密的过程。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他能有多爱他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