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茶

美国喜剧科幻电影《登月大计划》(英文名《Fly Me to the Moon》)今年7月率先登陆美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院线。这是索尼影业继《拿破仑》之后再涉足现当代历史题材,试图从历史的侧面切入,将1969年美苏太空竞赛达到巅峰的“阿波罗登月”事件搬上银幕。影片整体定位商业化色彩较浓,卡司阵容强劲,以看似轻松幽默的口吻,让观众欢笑之余,也引发观者的思考: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应该怀有怎样的目的,作出何种选择。

影评丨《登月大计划》:明月皎皎似我心-风君娱乐新闻

片名本身就充满着“随月飞到天尽头”的浪漫色彩。影片开场,斯嘉丽·约翰逊所饰演的凯莉就气场全开,举重若轻地假扮孕妇,将汽车大鳄玩弄于股掌之间,令人忍俊不禁。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金与舆论发愁,立项举步维艰。如果说有什么能够将花言巧语的营销专家凯莉与严谨精密的NASA联系在一起,那一定是“万物皆可营销”这一商品世界的定律。查宁·塔图姆所饰演的发射中心负责人柯尔性格谨慎且一丝不苟,尽管背负着过去发射失败、损兵折将的痛苦,却因在餐厅与凯莉的“完美偶遇”而踏上了一段荒唐刺激的“登月之旅”。

营销学著名的“麦格克效应”认为,视觉是感官中的决定者,它能够影响我们其他感官的判断力。我们也许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应用在小到纸尿裤和巧克力、大到汽车和房子等商品上的视觉效应,但影片却提供了另一种大胆的思路:这些营销“妙招”一样可以用在美国的登月工程之中。凯莉刚一到任,便逐步“收买”了众人的信任,上至科学家下至秘书和保安,每个人都对凯莉和助理的安排言听计从。在凯莉眼中,登月计划的一切都可以用来营销——研究员们手戴欧米茄腕表、端着TANG果珍饮品,露出智感十足的迷人微笑,瞬间提升了阿波罗11号的美国国民欢迎度。

然而,正是这些在柯尔看来纯属胡闹的举动,让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步步向着通过立项的目标前进。柯尔是一位典型的绅士,他对凯莉一见倾心,却始终将登月的目标放在心中的首位。在他看来,登月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神圣壮举,宇航人前赴后继,显然具备竞赛之外更深更广的意义。他不屑于凯莉团队的营销计划,一次次试图保持发射中心的“正常运转”。凯莉则恰恰相反,出身底层的她深知世界的残酷复杂,再伟大的使命,都需要通过运作来实现。在现实的检验下,凯莉的方案节节胜出。为了拿下几位美国参议员的投票,凯莉甚至使尽浑身解数投其所好,极大地满足了议员们的虚荣心,以换取“登月营销”的势在必行。

在影片中,柯尔看待宇宙与人生的态度,可谓“一片冰心在玉壶”;而凯莉眼中的现实,却是“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不争无以立足,不争无以成事。这里的两相映照十分有趣。

故事的高潮当然是在摄影棚中模拟登月成功的场景。雇佣凯莉的“神秘人”提出,为了保证阿波罗计划万无一失,计划将登月成功、宇航员行走月球表面的世纪定格画面用精心搭建的仿真场景加以替代。巨大的摄影棚就设在发射基地内的一座仓库中,宇航员由演员扮演,月球表面用人工材料模拟得十分逼真。但这一计划显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凯莉曾试图逃跑放弃,但最终选择与柯尔联手,以真代假,将敬意留给了为登月计划而付出的宇航人,将尊重给予了所有人类。这一幕戏剧张力十足,假场景、假宇航员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Plan A当中,真实登月画面却只能作为Plan B,何其讽刺?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摄影棚场景与摄像机拍到的月球画面极度相似,画面传回时,就连柯尔一时都无从判断孰真孰假。

《登月大计划》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选择了“真假月球行走”这个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最为世人所热议的话题,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折射出登月本身对所有人类的意义和实现登月计划背后的曲折。影片上映以来口碑不错,却并未收获理想的票房,略有遗憾。电影将凯莉与柯尔的爱情投射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之中——荒凉苍茫的发射基地,浩瀚无垠的宇宙银河,个体是那么渺小,却又那么伟大;一帧一瞬是那么短暂,寒来暑往却又那么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