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内容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
作者丨陈丹
封面来源丨电影《米开朗基罗》剧照
在电视剧《三体》后期压力最大的时候,总制片人白一骢想起了一个藏在电脑深处的文件夹——它被命名为“芒种”。
芒种,每年夏天的第三个节气,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充沛,最适合谷物播种入土。白一骢“种”在里面的,是一个符合他理想和审美的“天龙八部众”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2000年萌芽,彼时,刚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白一骢参与了电视剧《天龙八部》(张纪中版)的剧本改编。受此启发,他想自己做一部群像剧。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盘旋良久,有时会具象为一段没头没尾的对手戏,有时是看书迸发的灵感,他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脑洞”记录了下来。
但真想做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一个编剧到有自己的公司、名气和行业里的一席之地,这摸爬滚打的20多年注定不可能轻松。他参与过《天龙八部》《雪山飞狐》等多部作品的编剧,2014年前后转型制片人,赶上了网剧的风口,做出了《暗黑者》《老九门》《沙海》《御赐小仵作》《三体》等多部爆款。2016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灵河文化。
白一骢 受访者供图
他得做资本认可、市场喜欢的项目,让公司活下来。至于自己喜不喜欢,没那么重要。
更何况,近些年,影视行业似乎被流量绑架了。
创新的内容、复杂的镜头语言、深度的思考,这些性价比都太低,不如爽剧来得直接。
与之同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影视行业的怪现状:设备越来越好,清晰度越来越高,但质感、美感和深度并没有同等程度的提升。
这让白一骢感到沮丧。
做编剧和导演时,他是扮演举剑刺向风车的堂·吉诃德的那个人。他会跟制片方、出品方据理力争:怎么就不能多给我一点时间?我想多加几盏灯、多保留一些镜头。
转型做制片后,他逐渐意识到其中的无奈。
制作方要流量,不然资金谁来出?平台要流量,不然亏那么多钱算谁的?观众面前摆满了快餐式作品,选薯条还是选炸鸡,有什么区别吗?
总得活下来。
白一骢学会了妥协,甚至比很多人更懂得如何聪明地妥协。他知道哪些是非抓不可的重点,哪些是为了性价比可以舍弃掉的东西;哪些是市场欢迎的,哪些是公司需要尽快覆盖的。
只不过,做出来的大部分东西,他都没那么喜欢。他喜欢的都是播得不好的剧,比如刚开播时收视惨淡的《大明王朝1566》,时隔多年才成为豆瓣评分9.8的神剧。
当流量是衡量成败得失的标准,诚意满满的严肃艺术创作,怎么可能打得过那些一开始就奔着流量去的爽剧?过去,白一骢花一半的精力做不喜欢的事,能换来一半让他快乐的事物。现在,这个比例变成了9比1。
可是创作者真的该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吗?
白一骢觉得,市场总该有一些分岔,给认真创作的人留一些空间,在经济指标之外追求审美。而现在的他,有资源、有能力,也有闲心做一件“任性”的事。他捡起那个被搁置多年的文件夹,时隔8年再做署名编剧,两个多月就写完了年代热血传奇剧《天行健》的剧本写作,“过程非常快乐”。
《天行健》海报
三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主角,在历史浪潮中走向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小众题材、悲剧底色、原创IP,也没有当红明星,这不是会吸引流量的项目。
白一骢和团队索性决定在拍摄阶段也继续任性:不以商业诉求为先,而是做一个“稍微有点探索的剧”。剧中保留了很多文言文台词,演员的原声率达到95%。最终上线的片头有七八版,这些片头由10%的真实历史影像资料和90%剧组以纪录片方式拍摄的内容组成。
爽文式的反转结局没有发生。不出意料,这部剧赢得了口碑,但没有赢得市场。
播出完结至今,《天行健》的豆瓣评分从8.0上升至8.4。但这部剧的热度却始终不高,就像市场上其他非头部爆款一样,默默上线和完结,抢夺不了观众太多注意力。
刚入行时,白一骢接触过很多前辈,他们绝不容许达不到自己审美标准的作品,普通创作者也会拒绝快餐式作品。“但现在大家变得比较赤裸,什么卖得好就做什么,使命感弱了很多,因为维持生存就已经很不容易。”白一骢告诉雪豹财经社。
他计划未来每年写一两部戏。一来行业不景气,自己写剧本可以节约点成本,二来,创作已经是他为数不多的快乐来源。
但像《天行健》这样任性的创作机会,下一次恐怕很难再有了。这也使它显得尤为珍贵。
以下为雪豹财经社与白一骢的对话实录(节选,经编辑):
卖得好就是好内容吗?
雪豹财经社:《天行健》豆瓣评分8.4,但很多人惋惜它不出圈。这个结果符合你的预期吗?
白一骢:我们的预期会再高一些,但有很多无奈。《天行健》播出的档期不太理想,上线也比较仓促,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但做剧不就是这样?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我们很努力做的、自己觉得不错的一些剧,播出效果平平。
雪豹财经社:《天行健》不及预期的原因,是宣推力度不够还是题材太小众?
白一骢:行业里经常说要跟观众共情,但其实背后有一个选择:给观众看他们愿意看的东西,还是反之。我理解大部分观众,包括我本人,忙碌了一天,看剧时不想看需要太多思考的东西,甚至很多人看剧就当背景音。
当你讨好观众,给他们看很爽的东西,让压抑了一天的心情能够释放,观众会觉得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果给他们看一些看起来有点累、需要思考的内容,观众不一定会觉得不好,只是可能不愿意打开。
雪豹财经社:所以内容为王是一句心灵鸡汤吗?把内容做得足够好依旧不足以破圈?
白一骢:首先得对什么是好内容有一个认知。卖得好的内容是否就是好内容?在纸媒时代,严肃文学期刊也是卖不过《读者》《知音》《故事会》的。
影视是大众娱乐产品,判断好坏最有效的标准是传播效率。
有一些媒体朋友花几个月时间辛辛苦苦做出一篇深度调查,但没几个人看。短时间内可以靠责任感、使命感支撑,但时间一长,这些东西消失可能是必然。在现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严肃文学、严肃的艺术创作已经基本没有了,大家都知道它们不卖座。
很多我喜欢的文学大家都已经离世,像金庸、尤凤伟。虽然痛别这些先生,但我觉得他们离开这个碎片化时代应该会开心。存在即合理,当时代变化,媒介日益丰富,我们没法怪市场,只能怪自己无法在这个市场获得很好的生存。
因此,我很珍惜《天行健》这样的尝试。《三体》对公司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在我心里,《天行健》的地位不低于《三体》。
《天行健》剧照
雪豹财经社:从业20多年,你在作品题材上有个人喜好吗?
白一骢:其实我做的大部分东西,我都没那么喜欢。很多时候是公司需要这个项目,我的喜好也不重要。我喜欢的都是播得不好的剧,在任何地区都不是大众型爆款。工作跟喜好是两回事,一定要分开,不然公司早就破产了。
今年我们把内容创作拆分得更细了,希望尽量覆盖更多元的赛道。有的制片人会专注于女性化内容,这是市场上有需求、但在我盲区的内容。
雪豹财经社:万人空巷的作品会越来越少似乎成了行业共识,原因是什么?是受众的改变还是传播媒介的变化?
白一骢:媒介变了。以前就那么几个电视台,出现万人空巷的作品很正常。但现在有这么多不同形态的媒体,互联网上有海量内容,一部作品很难再吸引大范围观众的注意力。
雪豹财经社:对影视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吗?
白一骢:其实我们希望市场能够更细分,喜欢看某一类型剧的人群能够更聚合。面对对某一品类有高度黏性的用户,虽然创作难度会更高,但成功率也会大大提升。我们希望垂类的东西能更多一些,创作上能更聚焦。
除了流量和钱,还需要审美
雪豹财经社:平台和制作公司似乎越来越重视ROI了。对创意型产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吗?
白一骢:影视归根究底是一个非常需要资金的行业。资金谁来给?如果是市场提供,那就走市场化的路子。如果平台掏钱,那他们当然看重流量,不然亏那么多钱算谁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难处,过去是收视率,现在是平台热度,我相信未来还会出现一个数据控制一切。
雪豹财经社:有制片人提到,资金匮乏会导致创作上的保守主义倾向。创新型项目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吗?
白一骢:最起码这几年,所有人都很谨慎。
现在设备越来越好,清晰度越来越高,但内容的深度却扩展有限。观众没有那么多选择,只能看一些快餐式作品,无非是薯条好吃还是炸鸡好吃。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我理解平台,不挣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很多行业把所谓的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但是谷贱伤农,创作者真的能把性价比放第一位吗?
当然,经济有周期,创作趋势也有高低起落。现在文娱行业的困境可能是正常的周期变化。我们没办法对抗时代,只能保持好的心态,好好活着。
雪豹财经社:文化产品快消化,是国内外都存在的趋势吗?
白一骢: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只是互联网把它放大了。所有内容乃至整个世界都被装在小小的手机里,大数据会不断地揣测用户想看什么东西。
过去的电视台和杂志社有编辑,他们会筛选内容推荐给观众、读者,这也是培养观众的过程。但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筛选者了,筛选者变成了KOL、博主,而这些人都是流量导向的,原来的筛选机制已经破坏殆尽。现在的推流完全顺从人性,单个用户的信息流会被大数据洗成非常三俗的东西。
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存在即合理。但我特别希望未来的内容市场能有一些分岔,给认真创作的人留一些空间,而不是一锅炖,让观众自己过来挑吃的,结果复杂、深度的内容被留下了,观众只挑走了简单的东西。
雪豹财经社:长视频越来越不好做了吗?
白一骢:我本来觉得还好,但现在有些担忧,因为长视频开始短剧化了。
一个行业好不好,经济效益当然非常重要,但还有一个基础指标——审美。影视行业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点审美的,如果大家都奔着经济指标去做东西,就没啥意思了。
就拿镜头语言来说,不靠台词和动作,单靠画面和场面调度的变化,就能给观众传递感受和思考,这是影视剧非常有魅力的地方。但在短剧里,这种语言基本被阉割和抹杀了。因为做镜头语言上的创新很费劲、很累,没有性价比,不如看爽剧来得直接。
有时我看一些国外的影视作品会非常羡慕,为什么人家还能做这样的东西,而我们不做了。
我们跟国外影视行业的差距不在于画质和设备,而是深度。没有镜头语言,没有好的创作模式,只是一堆好设备在那儿拍,结果发现用手机拍也没啥区别,这是一件挺可怕和悲哀的事。
《天行健》剧照
雪豹财经社:这会不会是一种暂时性的倒退,就像彩色电影刚开始取代黑白电影、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时,镜头语言都有所退步?
白一骢:彩色电影取代黑白、有声片取代默片,不管怎样都属于技术进步。但现在短剧化的拍摄方式不存在技术的进步,最多只能算是推流方式的进步。短视频对长视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做编剧不是康庄大道
雪豹财经社:你说过,从编剧转型制片人是因为编剧话语权太弱,对项目的掌控力度不够。现在状况有所改变吗?
白一骢:会好一些,但是也没有真正好转。这个行业常说要尊重编剧,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做到。我作为编剧被尊重,是因为我同时也是制片人,如果放到其他剧组,可能也没什么话语权。
这是正常的,编剧需要自己调整心态。
编剧的工作在前端,他把剧本拿出来,剧组的工作才会展开,因此经常会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对剧本进行一些调整。
站在编剧的角度,所有意见都是在挑毛病,有所抵触也是人之常情。还有一些编剧会埋怨,我的剧本写得这么好,为什么拍出来是这样。其实很简单——剧本没有实操性,拍不出来。
我分享经验时常说,编剧的目标是写一场能拍出来的70分的戏,而不是一场90分但拍不出来的戏。如果拍不出来,剧本写得再好也是不及格。我们公司一定要让编剧理解制作,知道戏怎么拍。
比如,最好看的告别戏一定发生在火车站台上,但如果真这么设计,成本将非常高。剧组得包下站台和火车,火车得来来回回开几次,还需要很多群演。制片人甚至不能把这个本子拿给导演看,万一导演看了要拍,就惨了。没预算没周期,导演拍爽了,谁来承担这个代价?对于制片人来说,完成是第一位的。
很多时候,编剧和制作方的矛盾就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如果沟通机制不好,双方很有可能不欢而散。
雪豹财经社:你做制片人时如何与编剧沟通?
白一骢:我做制片有一个好处是前期就能做取舍:哪些东西太费成本了需要砍掉,哪些东西直接关系到品质和核心,即便耗资不菲也得拍出来。做项目就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保留这个就得删掉那个,最终实现资金与内容的匹配。
我们公司旗下编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在剧本阶段就收紧成本,有主场景意识,会提高主场景的使用率。如果一个场景在整部剧里只有两三场戏,我通常会建议并到其他场景,因为性价比太低。
《天行健》剧照
雪豹财经社:在国内影视行业,一部好作品诞生的关键先生是谁?导演、编剧还是制片人?编剧中心制是最优答案吗?
白一骢:电影是导演,但电视剧我认为是制片人和编剧。
一部电影大概90分钟,有很多导演的个人表达在其中。但在长达几十集的剧集项目里,导演更多的是执行者的角色——把剧本拍出来。
所谓的制片人中心制可以把制片人理解为项目经理,前几年行业曾尝试过。但在实操过程中,因为很多制片人并不专业,非常依赖导演的能力,最后又变回了导演中心制。
在这个模式下,编剧的地位不会高于导演,很多导演会随意在现场改东西。电影只有90分钟,主创在拍摄过程中对情节的连续性了然于心,但电视剧有几十集,第一集改动的内容,可能到第八集就连不上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已经成为一个流程性问题。
我们希望在开机前就制定一套流程和标准,拍摄时严格执行,以减少此类问题发生。
雪豹财经社:你对青年编剧有什么建议?
白一骢:编剧这个行当太苦了。
我其实不太相信有多少人热爱编剧这个行业。他们可能热爱写作和文学,那写小说的成就感和经济收入一定超过写剧本。就算是一个没什么知名度的小作者,只要一直写,好歹能收一点签约费或月票,写一个小豆腐块也能换来一点稿费,一个月赚3000块还是有可能的。
但剧本不是这样的。虽然一个剧本的价格可能在100万到300万之间,但基本把持在大编剧手里。刚入行的编剧并不能以低薪换来工作机会,一个小编剧基本不能保证月入3000元。
而且观众看的是成片,成片是三度创作的结果(剧本、拍摄、剪辑),编剧只是其中的一环。编剧的工作更像是画设计图,还会有一堆人过来提意见。
做编剧不是一条康庄大道,而是泥潭。我相信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会知道选哪条路。
如果写网文火了,再转型当编剧会好一些,但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人要进入这一行实在太难了。刚毕业的时候还能饥一顿饱一顿,到了三十来岁,这个状态不能持续。无论如何,生活是第一位的,总得找条出路。
雪豹财经社: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会专注创作还是仍旧转型制片人?
白一骢: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不会进这一行。我会选择一个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