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本文目录

  • 胶片的成像原理
  • 底片和照片有什么区别
  • 传统胶片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一片胶卷最多能拍多少张照片
  • 问下问下,我的一个摄影师用胶卷给我拍一组照片,但是出来的图都好黄,胶片还用修图吗!还是直出!
  • 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 普通胶卷的尺寸规格
  • 胶片方面知识:干胶片和湿胶片是怎么回事!

胶片的成像原理

1、黑白影像形成的原理

在化学元素中,由于氯、溴、碘元素的化学性能相似,因而被归并在同一族类,该族类称作卤族,它们与银元素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

卤化银具有感光的性能,在受光照射后,可以形成银的影像。在胶片的乳剂中使用的主要为溴化银,它是由溴离子和银离子化合后形成的结晶体,呈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分布。

一个卤化银颗粒的感光过程如此,无数个也如此。所以,当由溴化银颗粒组成的黑白胶片,等到乳剂层被曝光和冲洗后,就会形成由金属银组成的黑白影像。

影像的影调与原景物相反,即光照强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多,影像的黑度就深;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就少或基本没有,影像就浅淡或基本无影像。下方两张图表示了这一黑白影像的形成过程。

当用此底片印制拷贝时,光线是透过底片再到达生胶片上的。因此,胶片黑度大的地方透过的光少,而黑度小的地方透过的光多,这样就将底片成像过程中颠倒过来的景物亮度又还原成与原景物亮度一致的影像。

2、彩色多层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影像与黑白影像在感光机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因为乳剂层中的溴化银颗粒的感光性能而捕捉到景物的光信号。不同的是,在胶片上最后形成的影像,对黑白片来说影像是由金属银构成的,而彩色片的彩色影像则是由染料组成的。

(1)彩色多层片的构造

彩色多层片将感光乳剂分为三层,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增感剂,使三层分别对红、绿、蓝光感光,而对其他两种光不感光。

同时在三层感光乳剂层中,还加入一种称作成色剂的化学物质。感红层加入青成色剂,感绿层加入品红成色剂,而感蓝层加入黄色成色剂。

实际的彩色胶片的层数比三层多,因为三层中间还有隔离层等。不同的片种,其层序也不一样。一般层数可达五到六层,多至九到十层。每层中的化学物质也比上述的多。

(2)彩色影像形成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在黑白片的成像过程中,是溴化银经曝光、冲洗后,生成金属银的影像。在彩色片的各感光层中。

同样是溴化银在起感光作用,只不过感红层是在受到红光的光照时,其中的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感绿层是在受到绿光照射时,其中的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而感蓝层则是在蓝光照射下,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

当形成显影中心的溴化银颗粒遇到彩色显影剂时,在金属银析出的同时,所生成的彩色显影剂氧化物会和该层中的成色剂起化学变化,析出染料。

显然光照强处,生成的金属银多,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就多,析出的染料也多。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少,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就少,则染料析出的也就少。此时在乳剂层中生成了两种影像,一个是由金属银构成的,另一个是由染料构成的。

彩色胶片在冲洗加工时,还必须经过一道工序,叫做漂白。其作用是将金属银还原为溴化银,使其在定影液中被溶解掉。这样就只留下染料组成的影像。

扩展资料

胶片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形成影像的感光乳剂,另一为乳剂的支撑体片基。

1、乳剂

主要成分为照相明胶和卤化银。卤化银以极微小的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明胶之中。卤化银的存在是胶片之所以能感光的根本原因。当光线照射到这些微小的卤化银颗粒时,它就会因感光而起变化,并最终形成影像。

卤化银的形状和颗粒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胶片的照相性能。明胶对卤化银颗粒起保护作用和支撑作用,同时它使整个乳剂层呈现为薄膜状。不同种类的胶片在乳剂层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成分。

2、片基

一种透明、柔软而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塑料薄膜,起着支撑乳剂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胶片呈带状,并在从拍摄、洗印到放映的全过程中,经受得起各种机械设备的拉力和磨损。

目前使用的片基有两种,一种是三醋酸纤维片基,主要用于电影胶片(负片)和照相胶卷。另一种为涤纶片基,主要用于电影胶片(正片)、X光胶片、航空用胶片等。早期使用过的硝酸片基,因为其易燃性,已经为全世界所淘汰。

3、其他成分

胶片除乳剂层和片基外,一般还具有使乳剂和明胶相连接的明胶底层和摄影过程中防止静电和卷曲的涂层,在彩色胶片中还有为改善影像清晰度的防光晕层等。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胶片质量不断提高,涂层也越来越考究。

底片和照片有什么区别

照相胶片
照相底片也就是照相胶片。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由PC/PP/PET/PVC料制作而成。照相底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乙酸片基上,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照相的底片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颠倒黑白,因为照相机本身就是运用物体放置于凸透镜2倍的焦距之外的,因此,照相底片中的人和像实际上是相互颠倒的。而底片中涂抹上了感光剂,人在照相的过程中,因为浅色部分的反射光能力比较强,反射光进到相机的暗箱以及底片中的感光剂出现了光化作用,且深颜色的部分吸收光源的能力比较高,仅仅有较少的反射光射进底片,如此一来,这种浅颜色的部分在胶片中的感光非常强,而深颜色的部分与浅颜色部分感光刚好相反,比较弱。在冲洗胶片的过程中,感光比较弱的部分的感光剂很容易被冲洗干净,因而,基本上是呈现的浅颜色的。而感光比较强的部分出现了光化反应而冲洗不干净,因而,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是深颜色。

传统胶片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胶片相机使用银盐(主要是溴化银AgBr)感光材料附着在塑料片上(即胶卷)作为载体,拍摄后的胶卷要经过冲洗才能得到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也无法知道拍摄效果的好坏,而且不能对拍摄照片进行删除。

用化学方法呈现出来的胶片色彩、颗粒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格画面都是独特的存在,胶卷型号、品牌不同带来的色彩风格也不同,这种乐趣只有玩胶片的人才会理解。


扩展资料:

胶片相机的优缺点

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为传感器,而普通数码单反的传感器为APS-C画幅,即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3.4*15.6),于135底片同比例,中高档的数码单反部分可以做到全画幅,也就是与135胶片相同的画幅。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数码相机的成像不能做到胶片机成像的高质感与高层次感,普通数码相机的成像宽容度在10档左右,高档的数码单反宽容度可达到14档到15档。

而普通彩色胶卷的宽容度则在15档左右,黑白胶卷甚至可以达到17到19档的宽容度,从成像质量上而言,数码相机并不足以与胶卷相机媲美。

而胶卷往往需要经过冲洗加扫描两个步骤,画面的细腻程度与扫描的精度有很大关系,高级的扫描仪可以扫出1200W左右的像素(35mm胶卷),但是数码单反则不存在此问题,像素的精度往往是固定的。


一片胶卷最多能拍多少张照片

35的胶卷标准是36张,使用手动相机技术好的话可以拍到38张。自动的就不可以了。120的相继分3种。6×4.5的是15张,6×6的是12张。6×7的是10张。

经常用的是135胶卷,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胶卷两边有按规则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常用的底片规格是135,在数位摄影不断的普及下,还沿用底片摄影的已经不多,而底片仍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例如135底片面积就比多数数码相机感光板(数码介质)大,如果要制作大幅照片。

仍然是用底片较佳,另外底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类比产生的色彩)、图质细腻(像素高)、宽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象质素较数码相机为佳。尤其在光线暗的情况下,会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或在冲洗底片时作增感显影(提高显影液浓度或拉长显影时间)。

例如KodakTri-X400增感显影至iso1600,甚至KodakT-maxp3200增感显影至iso6400也有不错的画质,然而长时间曝光在数位摄影上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有部分摄影师仍坚持使用底片拍摄。

问下问下,我的一个摄影师用胶卷给我拍一组照片,但是出来的图都好黄,胶片还用修图吗!还是直出!

用胶片拍摄,冲洗的照片,颜色偏黄。

原因是:

1、拍摄时,光源的色温低,导致偏黄。

2、冲洗照片时,校色不准。

3、冲洗药液配方比例不当或药液温度控制不准。四是胶卷过期。 

胶卷冲洗后得到的底片偏色,不能修复偏色的底片的,可在扩印机扩印时,调整校色。现在的扩印机,都是数码扩印机,胶卷底片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把底片上的影像转成数字影像,然后再用软件矫正颜色,通过扩印机扩印出准确的颜色的照片。

扩展资料:

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由PC/PP/PET/PVC料制作而成。

胶片一般是指胶卷,也可以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是cmyk的其中一个(或专色号),表示这张菲林是什么色输出的,如果没有,可以看挂网的角度,来辨别是什么色。

性能

1、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2、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

3、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达125度和耐低温性零下45度,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

4、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

5、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不过加改性的PC连接胶水耐酸碱性。

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一般的拍摄手法如下:

1、推镜头指摄影机向被摄物体推近或是用变焦距镜头逐渐拉长焦距,使观众有一个移近被摄物的感觉。

2、拉镜头则和推镜头正相反,造成画面上的被摄物逐渐远离观众视点的感觉。并逐渐扩展视野范围。

3、摇镜头是指摄影机在原位置不变,通过机身的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画面呈现动态构图,产生巡视、环视周围环境事物、揭示动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情绪的艺术效果。

4、移动镜头又称“移动摄影”,将摄影机放在可移动的车辆或升降机上,对被摄物体作各方向移动所拍摄的画面。

几种特殊的摄影方法:

1、变速摄影:在拍摄时使胶片的速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每秒24格的速率。产生“慢动作”和“快动作”的画面效果,在现在的电影中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方法。

2、逐格摄影:也称为分格摄影。使用“逐格电动机”驱动摄影机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逐格拍摄。如要表现花开、细胞分裂、日出等。

3、显微摄影:将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影像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到胶片上。广泛用于微观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摄影:用航空飞行器对景物进行电影、电视等的摄影方法。

5、水下摄影:将摄影机和人潜入水下进行拍摄的一种摄影法。

6、红外线摄影:用红外线为光源和用红外线胶片的摄影方法。

扩展资料

电影摄影,电影是连续的画幅,一个随着一个在银幕上出现而成的,观众们则由这些画面再加上对白(或旁白)和声音效果的帮助,把握了整个连续画幅的「视觉暂留」的错觉,按照发光速度与发声速度的比例,这些连续画幅进行的速度是每秒二十四画幅。

电影摄影,通常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首先要看它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观众对象来决定题材而拍摄。

文艺片,对于光和影的格调要柔和高雅,摄影机运动率按主体方位变化应宜缓慢,带有诗情画意的深度感和节奏美。

武侠片,动作快速强烈,多用特写短镜头,光与影的比差尽量显着,色调对比宜强硬,处处描写富有力与美的表现。

传记片,画面构图要平稳;光、影、色与音效要有气氛效果,以刻画出剧中人物的形象、事物和发生的问题。

神怪片(包括鬼怪片),每一镜头按情理需要配以灯光色纸或滤光镜改正,再加上特殊化妆及布景道具,以构成科幻神奇效果而增加恐怖气氛。

歌舞片,镜头运转宜轻松活泼;对于俯、仰、摇、跟、推、拉等运动取景,都是旨在表达主体韵律美,处处表现运镜的开朗。

电影在进行摄影之前,摄影师应与导演、灯光师、布景师和特技师。(包括化妆师)先行协调,分工合作,任何人均应详研剧本内容与中心意识,而后共同探讨建议改进再来摄制。原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电影摄影》。

普通胶卷的尺寸规格

常见的胶卷有120胶卷和135胶卷。

经常用的是135胶卷,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胶卷两边有按规则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胶卷的发展历史

胶片 ,是一种制成影像物料。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胶片等等。

早期的胶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纪晚期塑胶工业技术成熟,压成薄片的塑胶片取代玻璃成为片基。

胶片以感光速度(din/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最常用的胶卷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胶卷,由于价格,冲片技术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数字摄影兴起后,几乎只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但由于复古风兴起的缘故,胶片又再次稍为普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卷

胶片方面知识:干胶片和湿胶片是怎么回事!

湿片是早期应用的一种感光材料,使用麻烦,要背着一个很大的箱子,随时带着一个小帐篷一样的小型暗房(已经不能说是暗袋了)用来涂布感光片,载体多是玻璃等。而感光度通常又很低。所以很不方便。但是柯达的贡献主要就在这里,干片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了许多。而且你所知道的胶卷不觉得很方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