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谈谈胡玫版红楼梦的话题。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反对因为喜欢87版红楼梦、不满胡玫版红楼梦,而对胡玫导演进行人身攻击,主张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允许导演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有人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反对所有对胡玫版红楼梦的批评。其实不是这样。文艺作品本来就是应该接受批评的,不对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应该提出来。但是这显然不叫人身攻击。
当然了,所谓解读,是指对作品思想、情节的理解,主要是就不确定之处,而有些原著里已经确定的东西,自然不能随意改变。就比如人物的外貌,如果作品里已经写清楚,就不能改变。
我认为,对于改编自小说的影视剧作品,挑选演员的第一个原则,首先就应该是根据原著里人物的外貌去选。这不仅仅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读者看过原著,再看影视剧,第一个对比的就是人物外貌,差别太大是不行的。
看了胡玫版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形象,给我的负面感觉,演技差了一些、有些不自然还在其次,首先不满意的其实正是外貌,确切地说,是那张脸不合适。不是说胡玫版男一号长得不帅,而是说他的脸型与原著差别太大了,这是个假宝玉。
不知道胡玫导演为何这样选,难道是没看原著吗?没看曹雪芹的《红楼梦》?似乎不大可能,但她挑选的这个男一号,脸型太长了,与曹雪芹的描写是有很大差别的。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脸型是确定的,挑演员不可以随便选。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贾宝玉是这样的长相: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这里明确写道“面若中秋之月”。何谓“中秋之月”?当然是满月,是圆的。据此,贾宝玉的脸型应该是圆的。不过,这里有一个脂砚斋的批语,是这样说的:
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啥意思呢?大致意思是说,从脸型上说,这里不能生硬地理解“满月”,不能理解为贾宝玉长着一张很圆很圆的脸,也可以是略微扁一些。总之,贾宝玉的脸型应该是宽阔一些,不能是瘦长脸。
看87版这个,这才是符合原著的,这才是用心去理解原著,然后再用心根据原著去挑选的。注意,这张脸很重要,曹雪芹这样写,我认为应该是有其用意的。
首先这在民间的传统看法上是一个福相,是富贵相,这好像叫“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吧。其次似乎对于后来写贾宝玉遁入空门、削发为僧是一个伏笔。
在《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对佛陀的相貌,也用了“满月”来形容,说“其相貌也,面如满月,目若青莲。”看来贾宝玉先天生就佛爷脸。
两个贾宝玉,哪个更符合原著,哪个更显得富态,放在一起对比一下,更是一目了然。这不是说先看了87版先入为主,而是根据曹雪芹原著去对比。
注意,我一再表明,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因为,到了程本里,给改了: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不注意看,可能发现不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这与曹雪芹所写是一样的,后面把“眼似桃瓣,睛若秋波”改成了“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这个改动,是很差劲的。因为前面已经写了“面若中秋之月”,后面岂能再写“面如桃瓣”?重复写“面”,而且自相矛盾。曹雪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曹雪芹原文是“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这样写是非常妙的,是符合字义的。
我们经常说“眼睛”,但何为“眼”?何为“睛”?“眼”是整体,与“目”同义,“眼似桃瓣”,是说整个眼的形状像桃瓣。“睛”是眼里面的黑眼珠子,指瞳仁,给人一种水汪汪的感觉,即秋波,就来自瞳仁,而不是来自于眼白。
其实,胡玫版红楼梦里面的男一号,不光是脸型不符合原著,就是整个头部的打扮,也是不符合原著的。
曹雪芹在宝黛初见时,写了两段宝玉的头部打扮: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87版是尽量按照曹雪芹原文去进行设计的,显得像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有孩子气,而胡玫版却带有点武侠剧的味道。
总之,贾宝玉的脸,不能随便选。胡玫版红楼梦在男一号的选择上,是一个不足。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欢迎交流读《红楼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