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暑期档冷淡收场。

灯塔数据显示,2024年暑期档电影票房116.43亿元,同比下滑43.5%;观影人次2.85亿,同比下滑43.5%;放映场次超过3825.5万场,创历史新高。

暑期档票房下滑背后是,超大体量及中高体量影片相对匮乏。档期内票房5亿元以上新片仅3部,较去年同期减少5部。

具体来看,国产片票房表现不如去年。单片票房方面,由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抓娃娃》票房领跑档期,档期票房32.54亿元,档期票房占比28.0%;由柯汶利执导,王传君、张钧甯主演的悬疑片《默杀》居档期第二,档期票房13.50亿元,档期票房占比11.6%;海外影片《异形:夺命舰》居档期第三,档期票房6.42亿元,档期票房占比5.5%。

在去年,《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分别以档期票房35.26亿元、35.23亿元位列暑期档冠亚军,《封神第一部》以24.81亿票房排名第三。当年前五名影片票房均破15亿元大关。

国产影片断档核心原因是,依旧难解的缺钱局面。

电影暑期档同比下滑43.5%:缺钱缺片,政策救市-风君娱乐新闻
何以下滑?

某种程度上,业内对于今年暑期档局面早有预判。

4月22日,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论坛上,博纳影业董事长、创始人兼总经理于冬表示,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跟大片规模都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年电影市场产出。“目前开机大片还不足。对2025年春节档,甚至暑期档都是有影响。”他说。

“2023年,中国电影恢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影片是以往很多年积压到2023年。比如说《封神》是九年磨一剑,还有很多是在之前拍摄的影片。”于冬进一步解释。

而大片开工不足是种共识。

同期,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坦承,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缺钱。坏猴子影业出品项目包括《我不是药神》《孤注一掷》等头部作品。

导演张末亦有同感。“从去年开始我也有这种感受,就是拍大片的机会少。”张末执导作品《拯救嫌疑人》于2023年年末上映,她的父亲是知名导演张艺谋。

光线传媒也在机构交流中表示,过去几年,社会资本对电影行业投资减少。同时,行业内公司上市和再融资的步伐也放缓了,这都使行业资金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短缺。

上市公司业绩似乎能解释此种“缺钱”局面。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237.7亿元,同比下降9.5%;观影人次5.5亿,同比下降9.3%。

受此影响,当期,万达电影营收62.18亿元,同比下降9.48%;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73.18%。中国电影营收21.22亿元,同比下降25.7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43.30%。上海电影在上半年业绩微增,但其在二季度营收1.7亿元,同比下滑12.1%;归母净利润2297万元,同比下滑23.1%。

紧张的现金流,让电影巨头们投入新片变得更谨慎。

另一头,继续上涨的电影票似乎也阻挠了观众们入场。灯塔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平均票价达到40.9元。作为对比,2023年平均票价为40.8元,2021—2022年平均票价为37.8元,2017—2019年平均票价为35元。

眼下,市场正在追逐性价比。

与电影市场抢夺观众时间的餐饮业就已掀起价格战。2024年5月,呷哺呷哺对外上线新菜单显示,单套餐均价降幅超10%。6月,和府捞面产品价格再度下降约30%,主流产品价格带调整至16—29元之间。上半年,太二酸菜鱼/怂火锅/九毛九客单价分别为71/110/56元,同比下降5.3%/9.1%/5.1%。甚至肯德基/必胜客客单价也分别同比下滑7%/9%。

这都让看电影显得没那么实惠了。

此外,短视频、网络游戏、奥运等其他娱乐形式更对电影市场形成分流。UserTracker数据显示,6月,短视频月独立设备数达到11.85693亿台,同比增长2.9%。

中央广电总台对外披露,巴黎奥运会期间,总台全国网收视份额达35.75%,较开幕式前相同天数提升27%。

“产业变革”

重重压力下,电影市场也在寻找出路。

比如,主管部门就在为行业画下新框架。8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就在致辞中表示,电影市场需要产业变革。

“希望电影所有的从业者们,用现代化、工业化、科技化的理念,系统重构电影创作流程、细化制作门类分工、推动专业团队协作、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统筹全链条电影生产、提升项目质量和制作效率;用更符合市场规律的理念,改变不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市场弊端,通过分线发行激发制片、发行和放映各方自主经营活力,让影片找到适合的影院,让影院去寻找志趣一致的观众,让多样化的内容各得其所,彻底摆脱市场影片‘大锅饭’发行、‘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用更加前卫、开放的理念,去探索打破‘第四堵墙’观看方式后虚拟现实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主动地将虚拟现实电影从文旅体验向电影转化;用‘跟着电影去旅行’的理念,将电影的拍摄景观所引发的观众向往迅速转化为像迪士尼、环球乐园及横店片场、车墩黄河路一样的人潮涌动,从而扩展产业链的效益。”他说。

此前,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毛羽提到,随着电影业形势由生存问题变成了高质量发展问题,政策、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电影高质量发展,需要拥有产业链齐全的高质量企业,需要继续推进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改革来缩短差距。院线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研究、组织影片能力,确保能够获取更多片源和独家放映机会,进一步提高院线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电影市场形成竞争机制,形成更合理的票房分配比例,走向强大、规范与有序,创造有活力的市场。”毛羽称。

此外,他亦强调,要让资本与电影更亲近。“电影要想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必须要营造更加开放、公平、法治化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参加电影强国建设。我们真诚希望更多金融、保险企业进入电影领域,也希望各地政府制定更精准的鼓励政策,缓解电影投资不足的问题。”毛羽说。

“依据《电影产业促进法》行政,该管住的管住,该放开的放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毛羽还在发言中表态。

需要注意的是,种种利好政策已在落地。

有头部电影公司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针对拍摄、制作、放映环节的专项资金补贴已经逐步发放。

8月21日,国家电影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披露,双方将在国产电影创作生产和宣传发行、扩大电影市场消费、支持电影基础设施升级发展、完善电影产业链、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支持电影科技发展等各方面进行合作。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影旗下CINITY影院系统将保持扩张态势,该系统主要对标IMAX。拓普数据显示,2024年暑期档,CINITY、杜比影院票房同比跌幅均在三成左右,同比去年跌幅相对最小。

总体来看,随着改革推进,电影市场正在酝酿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