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镜如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在《琅琊榜》的原著中,誉王夺位失败后,言皇后跟着遭殃,受到了梁帝的重罚。
本来,梁帝不打算让她活,由于梅长苏暗中提醒靖王,他们将来还需要言阕的力量,因此,静妃代替两人,在梁帝面前帮忙求情,让言皇后得以苟且偷生。
但是,如此大逆不道的皇后,做出如此违背天理的事情,自然是要连累家族的。轻则收回一切的荣誉,重则要所有人的性命。总归是家族家门不幸,逃不掉一起受罪。
只是,言阕聪明,还没等梁帝发落的时候,他先主动请示,他不替言皇后求一句情,反而要求以爵位等家族荣誉,甚至是削掉职权来一起赎罪。
精彩就精彩在,梁帝收到折子后,非但没有降一丁点的罪,反而驳回了折子。言氏的爵位依然保留,言阕等人的职权一点没变,就连豫津,在朝中当官,他拿的福禄也一分不少。
说白了,最后梁帝只是处罚了言皇后一个人。
有点难以置信,梁帝的心胸何时变得如此大了?若真的这么心胸广大,当初也不会容不下祈王和林燮了。
他如此大方,必有原因。
来看看原著是怎么描述他“不罚”言氏一族的后果的?——“这样的好处,是朝廷中一直暗中支持侯爷的门生和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梁帝大方,而是他不能严惩言阕及他的家族。否则,他等于给自己挖另一个“生死之坑”。他要真敢罚下去,会容易伤了朝廷上的根本。
为何?
因为誉王与夏江的事情之后,朝野之上不能再涌风浪,梁帝急需尽快看到和保持它的一个“稳定局面”,所以,他需要剩下的那些臣子们“安分守己”。
如果他处置了言阕,会有损朝堂的部分根本。言阕在自己仍处于高光的时候,虽然选择了“隐退”朝野,从此只挂个闲职,但实际上,他那些年培养出来的门生,以及一直追随他的臣子们,数量不容小觑。
多年后,这些臣子们、门生等人,都早已在朝野上占据许多重要的职位、高职,有一点大家没有变的是,他们都还记着言阕,对言阕依然心存一份尊敬、敬佩,背地里是依然支持他的。
如果梁帝因为皇后而牵扯她亲哥言阕,或者言氏一族,对他们进行夺爵和削掉任何职位、权力,那么,这些言阕带出来的门生们的心,会寒透的。
如果,下面的臣子们都不服梁帝了,心里一直藏着怨气,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梁帝将来想要稳住这个朝廷,只怕有点困难。稍有风云变幻,这帮人也许并不那么支持梁帝了。
毕竟,梁帝的精力早已不复当年,他已不年轻。
九安山这一劫过去后,他实在是经不起其他动荡的折腾了。而且,放眼望去,除了靖王,他的子嗣也没几个出色的了。优秀的,比如祈王,早被处置了;聪明如他的誉王,也被狠狠处罚了。
以上种种顾虑,梁帝是不能拿言阕怎么样的。即便是他主动请罪,他也不能真的给他治罪。
非但不治罪,他还要让言氏一族继续保持着家族的荣誉、爵位,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们,比如豫津,在朝野上的职位,也丝毫没有被动摇、影响。
自然,做这些决定,梁帝心里是不高兴的、不愿意的。好就好在,言阕聪明,主动提出剥夺爵位,以家族出了不仁不义的皇后为耻,大声说出言氏一族甘愿接受惩罚。
他主动以行动表忠心、表忏悔之情,总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或者只是静静等着梁帝降旨惩罚要好得多。至少,梁帝心里会舒服一些。只要他心里舒服了,那才是真的是不会事后打脸翻旧账。
不然,梁帝心里藏着一根刺,难免哪一天等到时机成熟时,他就会突然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安给言阕父子,以解当日的心头之恨。
别看言阕这一招,只是说了简单的一两句话,实际上才是真正挽救了家族和儿子前途的关键。毕竟,豫津还在朝廷上当差,皇后做的事情,是足以毁掉整个家族的人的性命以及所有的荣誉。
但是事来了,言阕并没选择逃避,而是坦荡荡地站出来要扛下部分责任,这是他的本事。
而梁帝面对这种请求,抓住不放,对言氏一族一个个都要严惩,那是“心胸小”“不能容贤臣”,也显得“冷血无情”,但是他选择了事过翻篇,也尽显了他的格局。
其实,所有的大事,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言阕以退为进,是在“灭顶之灾”发生后,在绝处中替家族求得一条生路,而梁帝能主宰他们的生死,却选择了放过,给他们一条生路,同样,也是给了自己日后的王位生路,避免更多的隐患。
不得不说,在言皇后这件事情上,言阕的态度做得太对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