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结局》之前,霉运缠身的那伟,忽然锦鲤附体,好消息接连不断。
宝马车卖给了堂哥,收入32.5万元;老高妻子买房还账,收入24万元;王睿智还俗出山,再次拼了命拿到了80万元。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那伟从一贫如洗到百万傍身,账户余额直接多了136万元。
以前的那伟,一没本钱、二没资源,所以才会创业未半而中道退出。如今,那伟手里有钱,老高媳妇又愿意给客户资源。换作一般人,早就从头收拾旧山河了。
吊诡的是,尽管左手握着钞票,右手拿着资源,但是那伟二次创业的热情一点也不高,在沈琳试探性的询问下,那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表示了拒绝。
创业失败、工作室摘牌的当天,李晓悦曾经信心满满地对那伟说,“以后有机会咱们还给它挂上。”时隔几个月,重整山河、二次创业的良机就摆在面前,那伟为什么主动投降、选择放弃了呢?
对此,那伟是这样解释的,“我现在看得很清楚,太难了,严格地说,老高的能力是在我之上的,他都没干好,我就不硬挤进去了。”
在经历了创业失败、血本无归的教训之后,那伟认清了现实。混迹职场十五年,要能力没能力、要资源没资源,把忠诚当作自己最亮的标签,这本身就是对那伟最大的讽刺。
一个人成熟,往往都是从接纳自己的平凡开始。有了之前的失败经历,那伟总算认识到创业的残酷。所以,他才会知难而退。
不过,能力不足只是表象。在资源的加持下,那伟二次创业的成功性翻倍提升。就像他对李晓悦说的那样,“我把老高原来的那些资源介绍给你,你是懂这活的,而且执行力又强,你撑得起来,你不要弄大,就弄像以前咱们那种小的工作室。”
那伟是善良仁厚的人,假如创业是个火坑,他绝对不会让李晓悦往坑里跳。以李晓悦的经验能力都能够玩转一切,那伟拒绝二次创业必然有着其他的原因。
事实上,那伟的第一次创业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当时的那伟,人到中年、忽然失业。本来小两口还有一些积蓄,足以让他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的风险。
好巧不巧的是,一辆50万元的宝马车,一笔80万元的货款,直接掏空了那伟的钱包。在50万元赔偿金泡汤之后,那伟一家面临着水深火热的困境。
人到中年的那伟,上有老、下有小,睁眼就得挣钱、睡觉还想着房贷,他没有任何的退路,只能选择同命运逆行。
遗憾的是,打工是另一种形式的吃青春饭。对于职场而言,25岁的小年轻就是抢手货,35岁的打工人就是淘汰品,41岁的那伟更是只能被扔进垃圾箱。在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年纪,那伟精力不敌新人,热情难比后浪。因此,下海创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身不由己。
既然是无奈之举,那伟必定逃不过生活的毒打。一番折腾之后,头铁的那伟没有闯出一片天地,反倒是四处碰壁、头破血流。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不过是短短半年的光景,当创业的问题再次摆在那伟面前,他已然不是当初那个没得选的自己。
在沈琳的努力下,小两口的卤味买卖做得风生水起。她们虽然挣的是小钱,但是客户基础好、收入也稳定。用那伟自己的话说,卤味生意已经步入了正轨。
事业欣欣向荣,一切蒸蒸日上。这一次的那伟,有了更多的选项,也才有了拒绝创业的底气。
不过,青年当闯,中年当稳。
中年人那伟背负着全家老小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所以不去冒险和改变,安稳度过余生才是他的首选。
青年人李晓悦则是独自美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这个年龄,有精力、有潜力,即使赢不了,也能输得起。
那伟比谁都清楚,年轻,就有无限的可能。正是出于这般考虑,他才会鼓励李晓悦去创业、去拼搏,去组建自己的团队,去挑战更多的未知。
只是,那伟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但李晓悦却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对创业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冒。
劝人创业,天打雷劈。当代的年轻人,得有多想不开才会去创业。李晓悦向来看得通透、活得潇洒,她比谁都清楚,创业一时爽,终点火葬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