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什么意思
  • 龙井题名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 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
  •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 求 张岱《金山夜戏》翻译
  •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要一句原文一句翻译的答案,一句对一句的
  •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文言文翻译
  •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什么意思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意为: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出自明代散文家张岱《金山夜戏》。

原文(节选):

《金山夜戏》明代: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释义:

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

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扩展资料:

“剧完,将曙”,张岱带着家童一句不留的解缆过江而去,只留下“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张口无言,“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活脱脱一出闹剧。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剧已入他心髓,他可以把自己日常的生活也点染得充满夸张的戏剧性。万籁俱寂而心中狂喜,这种放达如今安在?

他在《自序》中写道“天下事不痛则不快,不痛极则不快极。强弩溃瘫,利锥拔刺,鲠闷臃肿,横决无余,立地一刀,郁积尽化,人间天上,何快加之!”

他希望“同志如余者”,将此书“快读一过,为了裂眦”,何等的激昂文字,何等的快意人生!前半生繁华似锦,热锅烹油,享尽豪华,后半生避难山中,披发如野人,常至断炊,备尝生活的极度艰辛与痛苦,人生的大起大落,使他本身就是一出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山夜戏

龙井题名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龙并题名记的原文是:

秦观(宋代)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溜足于惠因润,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氢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龙并题名记的译文是: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

(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了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篮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

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

《金山夜戏》翻译: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
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金山夜戏》原文: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 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极大的惊喜。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十分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从大地名到小地名,
  从抽象到具体,逐渐聚焦到事件上。白居易《琵琶行》序开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是一种习惯表达程式。
  随之叙述节奏加快,描述对象变得更细致:“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这种鼓胀的情绪形成事件的推动力,“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这是过渡,如戏曲的过场,也是预谋的展开。叙述节奏加快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然后叙述进程稍作停留,形成情感的最后积蓄、酝酿,对阅读期待作故意的“痛”并“快”的延宕(这是作者和读者一种默契):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然后迅速抖开包袱,悬念迅速的解除: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戏剧效果是“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而实际观众看戏,实际也成为被“我”看的对象,戏中戏的视角。这个时候,赋体中主客对话模式中的“客”出现了: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但这个“客”与汉代大赋与抒情小赋中不同,不再作为对立方和自我设置的障碍,被“主”驳斥和反对借此达到超越的目的,不再有这种强势,而是被极大地弱化了。
  与宋代赋体散文中的“客”联系紧密一些。“客”在赋体散文的功能不失补充和制衡作用,成为 “主”自我的分裂和冲突的外化。仍然是一种前代赋体中的冲突和对立,但呈现内化和弱化的趋势。
  到了晚明小品中,本文的“客”角色地位的退化和变形,而“主”更为突出,这也可以说明晚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客”的形象更加缩小,成为陪衬,甚至道具,只是借助“客”这种视角作自我观照,自
  我欣赏了。

求 张岱《金山夜戏》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次日,我从镇江到兖州去。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所有的寺人皆来看。有一个老和尚以手背擦眼屎,张着大嘴,呵欠声与笑的喷嚏声同时发出。慢慢望过去看,想看看是哪个人,因为什么事现在来,都没有人不敢问。唱剧完后,天将要亮了,解开船缆过江。山里的和尚送到山脚,站在那里目送了很久,不知这个人是人,是怪,还是是鬼。”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 金山夜戏 》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译文
崇祯二年(1629)中秋节第二天,我经镇江前往兖州。这天午后三四点,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

月光仿佛从囊中倾泻而下,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汽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

船经过金山寺时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我喊小仆人把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灯,演唱韩蕲王的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揉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齐响起。他们定睛慢慢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辰来到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

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简评

寥寥二百余字的一篇小品文,文采斐然,既有“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的曼妙笔触,又将作者意兴倏至,在深夜之中呼唤小仆做戏的盎然意趣,淋漓展露。

大雾弥漫的深夜,漆黑的龙王殿忽然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好戏连连。僧人们看得目瞪口呆之际,作者却带领家仆,撑船而去,直教众僧惊为天人。

妙的是,作者行文始终用一种猎奇般的顽童视角,将弥天大雾的奇幻、星夜做戏的意趣、众僧惊诧的骇然,轻巧串联,一气呵成,引人浮想联翩。

张岱写人物似乎毫不费力,闲中着笔,廖廖数笔,便能活现出人物的情状、神态、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真乃神笔也!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要一句原文一句翻译的答案,一句对一句的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3、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6、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7、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8、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9、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10、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出处:《陶庵梦忆》——公元1632年·张岱

扩展资料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开头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张岱文集中凡纪昔年游踪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祟侦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开头。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

“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江雪中独有一位垂钓的渔翁。

而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这里“湖中人鸟声俱绝”,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心亭看雪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文言文翻译

翻译:元丰二年,在中秋节的第二日,我从吴兴来到杭州,又朝东边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名辨才大师,(他)用写书信的方式邀请我进入山中。待到出城,太阳已经落下了,(我)在湖中航行到普宁,遇见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有没有可以供遣使的竹制轿子,参寥就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
(我)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作品、作者简介
语出我国宋代时期秦观所著的《龙井题名记》,选自《淮海集》,作品写于写于元丰二年(1079)的秋天。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的意思是“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

  1.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出自《金山夜戏》,由明朝作者张岱所做。

  2.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3. 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十分惊喜。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都漆黑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

  4.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花似锦,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5.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四书遇》等文学名著。

  6. 《金山夜戏》表达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狂放不羁、洒脱任性、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