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拍到极致的武术流派还能搞出什么新意思?
咏春。
在《师父》里,是写实,也是廖凡手持八斩刀的反手一击。
而这一回。
前者的编剧后者的导演徐浩峰找来了真正的咏春传人,把咏春的不传之秘,一招一式地展示到了大银幕上。
没错,等了8年,徐浩峰的新作终于上映了。
依然是聊江湖规矩,依然是十八般兵器大联展,俨然有《师父》plus版的意思。
但。
再一看,主演向佐、郭碧婷?
一个是会用鼻孔演戏的男人,一个代表作为《小时代》里的南湘。
顿时心凉了半截。
可眼见为实,Sir从来不相信一个演员可以毁掉一部电影。
于是,毅然在公映的第一时间走进了影院:
门前宝地
01
依然徐浩峰
首先必须要说,徐浩峰还是那个徐浩峰。
别人的功夫片聊的是恩怨情仇,而他,永远把一个词放在首位:
规矩。
《门前宝地》说的,就是民国时期,武馆的规矩。
一开场就给定了调。
武馆馆长去世,接班人计划打响。
馆长之位,传给亲儿子还是大弟子?
按规矩来:
“打一场。”
赢了的,便为武馆接班人;输了的,就另谋生路。
片里所揭露的武林规矩,还不止这一条。
比如武行源起的规矩。
“门前百米,有不平事,出门要管”,这就是武行的开始,也是《门前宝地》片名的由来。
或者武行和小混混的区别。
武行和小混混的区别,不是组织形态不同,而是规矩较多。
比如武行不能当街比武,要比武得提前十五天约好,找公证人,正式动手时武器得用牛皮筋绑上,点到即止。
而规矩之下呢?
影片展现的,是功夫本来的样子。
我们看过很多动作片,里面的各种套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很帅。
但徐浩峰却说,不管你打的是什么功夫,前提,应该是保命的。
于是实战性很重要。
全片围绕着儿子沈岸(向佐 饰)和大弟子齐铨(安志杰 饰)的三场比武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打戏成为了主要的看头。
第一场比武,是两人在雪地上赤手空拳。
说的是招式不如功夫深浅重要。
第二场比武,是在武馆内,沈岸执剑,齐铨持刀,一场刀法与剑法的比拼。
讲的是兵器之间的相生相克。
第三场比武,则是徐浩峰电影的经典场景,长街巷战。
沈岸以一对八斩刀,横扫十八般武艺。
都有什么特点?
时刻在意攻防之间的合理性。
功夫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击倒对手,所以进攻的速度和准确性,与防守的敏捷与前瞻性同样重要。
你不能一拳打过去留下一个空挡给对方,所谓的招式与步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于是你可以看到《门前宝地》找来了不少真正的“武林中人”来设计动作。
不但自己亲身上马。
还找来了叶问的徒弟梁绍鸿。
甚至于。
蔡莫拳的传人向华强(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向华强)在探班时,也展示了一套棍法,并被用在了电影中。
而这其中,Sir最喜欢的则是唐诗逸的一段长镜头打戏。
拍摄了多天,加之唐诗逸的舞蹈底子,一套下来行云流水。
所以,如果单就论电影的风格辨识度来说,《门前宝地》依然是专属于徐浩峰的电影。
别人拍不出来。
即便是模仿,恐怕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
02
向氏夫妻的演艺法则
但是啊,8年之后再携新作回归的徐浩峰,这回并没有受到夹道欢迎。
甚至,很多人觉得这是他导演生涯的污点。
为什么?
当然有徐浩峰一直以来,在编剧上的问题。
这导致了文戏极其糟糕。
比如齐铨这个角色。
他是剧中的反派,但他的所作所为,比如包纳百川,或者和男主在比武时先教会对方一套杀招,都显得这个角色的定位模糊。
但更多的。
差评还与向佐郭碧婷这对组合分不开。
有一说一,向佐的打戏算不上拉跨。
在长镜头的审视下,向佐的打戏对得起闭关七年的说法。
但一将镜头拉近:
《一代宗师》里有句经典台词:“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
而向佐的脸上,写满了功夫。
横的,是发力的抬头纹、靠拢的眉毛、瞪大的双眼;竖的,是紧皱的眉间纹、耷拉的法令纹和下撇的嘴角。
这是在外貌攻击?
别误会,这是在演技攻击,也不对,咱一般不攻击不存在的东西。
也是在表情攻击。
显然,向佐还处在人类早期驯服面部表情阶段,以瞪眼、皱眉、歪嘴来证明自己是个“真的向佐”。
另一头,郭碧婷,也在“没技硬演”。
郭碧婷所饰演的夏安,是沈岸的情人,舞场的舞女,银行行长的私生女。
是一个出场便自带风情的角色。
郭碧婷如何体现?
说话的时候,嘴角上挑、歪嘴邪笑;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像是走不稳。
无论是舞会中的交际花,大宅中的金丝雀,洋人父亲家的私生女,她都是嘴角噙笑,发丝微卷,脸上写着同样的两个大字:南湘。
这对向氏夫妻在电影中,一起负责的主要是文戏部分。
简单来说。
沈岸为了比武,抛下情缘;夏安为了爱情,不离不弃,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比两人的演技更灾难的是,俩人的感情戏毫无感情。
有一段舞戏,是沈岸向夏安提出分手后,俩人最后相拥跳了段分手舞。
按理说,俩人此时处于心中有情,但是不得不分手的悲情时刻,哪怕无声,眼神中也应当有情意的流动。
镜头对准两个人的脸,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特写。
郭碧婷,皮笑肉不笑,深不可测得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向佐,满脸的凶恶与不耐,巴不得下一刻就甩开对方的手。
关于徐浩峰的电影,有个大众认可度较高的评价:
”武戏干净利落,文戏风趣幽默。“
而这一次文戏的干巴无味,甚至让观众频频出戏,只是因为徐浩峰的编剧功力下滑吗?
或许,更多地还是出在演员的调度上。
在《师父》中,同样有一段分手戏。
陈识(廖凡 饰)知道自己将有一场恶战,去餐厅找有过情缘的女子(宋佳 饰)。
女子一上来就说:
有言在先
去广东 我不跟
可注意看她的神情与肢体语言。
眼神左顾右看,避开对方的视线,看似很坚定,但其实在犹疑:要不要为了爱人放弃自己的原则。
陈识紧紧盯着她,语气却放缓:
送行
行不行?
听到这话,女子的视线立马盯着对方,像是在说“居然这么轻易就决定了”,才略带嗔怪地丢出一句:
剧情、场景、台词,同样简单凝练。
《师父》的演员能将未言之情演绎出来,而《门前宝地》的却能将直白的感情戏变成大眼瞪小眼。
不过。
虽然这次夫妻合体让人看到,原来真情侣不一定有CP感(反之亦然),但还是有一件令观众庆幸的事情:
还好一块儿演了,只用避雷一部电影,不然还得分头避雷两部电影。
03
消失的“徐氏世界”
当然,Sir写这么多,也并不是为了吐槽一部无人在意的电影。
而是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这位明明很高产,却鲜有作品能上映的导演,所面临的困境。
就像徐浩峰一直在说的“规矩”。
什么是规矩?
是言而有信,是秩序分明,是什么样的人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没有可逾越的余地。
可现实中,哪有规矩可言。
大部分的规矩就像他编剧的《镖门》一样。
那些武德,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点一点地全然垮掉了。
所谓“武林”,终将“逝去”。
就拿他那两部没上映的电影来说。
《诗眼倦天涯》。
这本来是2016年徐浩峰接手的叫《天涯明月刀》的电影,后来流产了。
为什么?
徐浩峰的回答是,“商家手紧”,意思是投资撤了。
他不甘心。
于是沿着原有的思路一直构思下去,将其变成《诗眼倦天涯》,2018年开机并杀青,拟定2019年上映。
可至今,仍没有定档的消息。
《刀背藏身》。
2016年拍摄完成,2017年徐浩峰却突然发博,放弃导演署名:
“如果一个作品面目全非地进入电影院,在世上定型,导演放弃署名,并且在电影公映后,臭骂这部电影,就是保护这部电影。”
并称,“准备写一封抗议信,断送导演生涯也值了。”
又是为什么?
当时很多人猜测,是因为徐浩峰拿不到作品的最终剪辑权,投资方干预太大。
问题有没有解决Sir不得而知。
但结果就是,影片最先定档为2019年7月19日,后“由于市场原因”撤档。
至今没有上映。
你看,哪怕是你妥协,哪怕是想了很多办法,可最终,还是一样的结果。
也难怪他说,“这是一个绝望的工作。”
怎么办?
他只能一步步地后退,尽量让自己的作品不会出现任何风险。
举例来说。
《门前宝地》和《师父》中,都有对社会乱象的描述。
在《师父》中,面对将要崩坏的武林,徐浩峰敢于打蛇打七寸:
光鲜亮丽的天津武林,其实是颗被虫蛀坏的苹果。
一上来,点出了天津武行的抱团排外。
陈识想开馆,得踢馆,可踢了馆、落了天津的面子,又不行。
咋整?
当地的行家给陈识出了个馊点子……你招个本地徒弟,让他踢馆,赢了是你的,容不下的是他。
满口道义的武者,也是满腹心思的小人。
这还不够。
如果,广收弟子的天津武馆,已经不教真功夫呢?
所谓的传武,不过是一盘布满散沙的生意。
武馆不出人才 因为我们不教真的
仔细想想,这样的问题,何止发生在武行身上?
但到了《门前宝地》呢?
它只敢点出武林规矩的摇摇欲坠,但对导致其摇摇欲坠的原因,却含含糊糊。
它将矛头都安放在齐铨身上,为影片竖立一个野心勃勃、不守规矩的反派。
他收编混混、洋人等以前被武行所拒绝进入的人群;他不遵守比武规则,输了依然持刀反击;他为了赢不择手段,去围捕囚禁贵樱……
在齐铨倒下后,便是贵樱,一个同样具有野心的人,接管了武行。
似乎是因为一个两个坏人,所以武行才乱了套。
这就导致了整部电影,就像向佐在片中的比武。
总是卡着点、守着规矩,跟敌人的历害处还有一段距离,便放下八斩刀,让敌人溜之大吉。
不再尖锐,变得温温吞吞。
可结果。
大家也都看到了,电影上映4天,票房才130万,注定是血本无归。
当然。
对于当下的市场而言,Sir也没有什么替徐浩峰支招的资格。
毕竟如今,电影开机并不代表就能拍完,拍完也并不代表完成了一部电影,完成一部电影不代表能上映,即便定下了上映日期也不代表能顺利和大众见面。
规矩,早就成了一种摆设。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见招拆招,努力让自己活下去而已。
所以你问徐浩峰为什么拍《门前宝地》?
其实很简单。
光看这两个信息就会明白了:
出品人,向佐。
制作公司,辅佐电影文化有限公司。
摆明了。
和当年杜琪峰韦家辉的那部《我的拳王男友》一样,这是向家出资,辅助向佐在演艺圈走向光明大道的一步棋而已。
所以很多人说,如果换了向佐这部电影会好些。
可事实上却是,换掉了向佐,这部电影也就不复存在。
但既然如此,徐浩峰还接?
其实就像他说过的,“很多人说给你钱,两年过去了,也一分钱都没拿到”。
虽然很多人调侃他“只管拍不管上”,但显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即便成本很小,也很难找到投资的困境。
他需要有载体,把他认为值得留下来的东西放进去。
哪怕曲线救国,也义无反顾。
而这“值得留下来的东西”,可以是咏春八斩刀,也可以是任何,即将在这世上消逝的东西。
所以该怎么说呢。
的确很可惜。
尤其是站在徐浩峰的维度来看,隔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一部电影上映,却是如此模样。
让不少影迷大失所望。
可同时。
Sir也想起在一次采访中,徐浩峰对自己编剧的《一代宗师》的评价:
“《一代宗师》写的是士大夫的志向:我不和这个时代同流合污,我就活在我的人里面,我保住我的东西。”
Sir觉得,这或许也是徐浩峰的志向。
哪怕这个世上的规矩荡然无存。
只要有机会。
也依然,要见缝插针地保住自己的东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