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记者三十多年,回头一看,写的东西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总是匆匆赶路,写了一大堆半成品。最近看的五集4K超高清纪录片微山湖》,引起了我的反思。我还能不能讲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讲一个好故事?我还有没有讲故事的能力?《微山湖》总导演朱军在创作谈中说,能,有耐心就行。

小逄观星|我忽然也有了信心-风君娱乐新闻

我去过微山湖,坐过微山湖的船,吃过微山湖的鸭蛋和四鼻鲤鱼、大闸蟹,见过微山湖的飞鸟和鱼鹰,微山湖的芦苇也曾擦过我的面颊。可是,我怎么就没捕捉到船主的表情,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四鼻鲤鱼、大闸蟹养殖背后的东西,我怎么就没发现青头潜鸭呢。我是去微山湖打了个卡,满足了口腹之欲而已。人家《微山湖》纪录片的摄制团队,在湖上蹲守了一年。我在微山湖上只待了一天半(跟朋友喝醉酒还浪费了小半天),能看到什么细节?能感受到什么东西?

打造精品,怎么打造?我觉得首先得有时间保证。说别人也不好,以我自己为例吧。到一个地方采访,原定一周,去了一看,差不多,找点现场感,给点材料,再从网上搜一点,就够了。满打满算两天。接待方呢,也有点不耐烦,客不走主不安嘛,于是“礼送出境”。采访回来,就七拼八凑炮制出所谓的作品。糊弄别人行,是糊弄不了自己的。面对剪贴本上自己的稿子,从字缝里,我看出四个字:“急功近利”,再仔细看,还有四个字:“投机取巧”。我很脸红。

我采访过陈忠实先生,他有个著名的“蒸馍理论”:创作就像蒸馍一样,面要好,酵头要老,工夫要到,气要饱;蒸馍过程中,千万不敢揭锅盖,一揭就跑气了。这是创作经验,也是人生经验。这个经验是“忠”,就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就是“诚”,择善而固执之:就是“敬”,主一无适,怀一颗赤子之心。纪录片《微山湖》题材选得好,角度找得准,就是对准普通人,对准普通人脸上、脊背上滚动的晶莹的汗珠,对准人迹罕至的被忽略的生灵的栖居地。纪录片五集中没出现一个官员,环保厅长、环保局长、镇长都没有镜头,连村支书也没出现过。但你看完,一定会想到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有些话为什么要说出来?有些人为什么要站出来?说出来、站出来的效果有时并不好。不说,就是最好的说,不站出来,不等于你不存在。这就是纪录片的高明之处。

有个我尊敬的长辈曾经问我:“擦边球算不算分?”我说算啊。他说:“那你干吗不试一试呢?”这就是求险思维,就是破“极限之限”。我一开始看纪录片《微山湖》,最担心的是拍成表扬片,等我看完,我舒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团队找到了一个叙事模式,那就是“降调”,把日常拍得足够日常。什么意思呢?降调,把刻意宣传的调门放下,就是不硬拔高,平视而不仰视,挖掘日常里的独特情感,而这独特情感能瞬间抵达人的内心。比如妻子不经意间给丈夫递去的毛巾,丈夫有点羞赧的眼神。“细节是生命的细胞”,抓住细节不放!这是纪录片成功的一个窍门。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现微山湖上的人,他们活得很真实,很阳光,没有躺平,没有抱怨,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这些都用镜头记录了,而且记录得很完整。当然,这部纪录片还有些瑕疵,还需打磨。把日常琢磨得更透彻,放大人性的光泽。还有提升空间。

一年蹲守,完成一件事,真好真好。其中的酸甜苦辣,肯定不少。但是,回头看一定不后悔,因为自己成长了。我这些年才明白,一个作家写一篇或一部作品,写完了,觉得自己的境界提升了,灵魂干净了,你就成功了,目的就达到了。获奖获利那是溢出来的收获,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写一部书,境界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觉得境界低了,那就是失败了,是惨败。一部纪录片呢,也是。不是为了获奖去拍摄,不是为了名利去拍摄,就是要完成,要讲好一个故事。讲好了,感动了自己,感动了别人。如愿足矣。

我看到《微山湖》年轻拍摄者的创作谈,几乎都提到,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他们的态度让我想起了“古之学者为己”的话,古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也不是为了谋取私利或地位,而是为了自我成长和完善。它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一个内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表演;它强调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重要性而不是外在的荣誉和利益。为己而写、为己而拍、为己而唱、为己而画。想法别太多,想法多了,影响格局、影响视野。就是“为己”而做,为了自己修养得更像君子,让自己的心灵纯洁得透明。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看了纪录片,了解了年轻人的执着和耐心。我觉得要学年轻人,学我的尊敬的同行。我忽然也有了信心。

(大众新闻记者 逄春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