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花烂漫时》看英模剧的“出圈”密码-风君娱乐新闻

山花烂漫时》等近年来“出圈”的英模剧证明,真正扎根现实、用心用情的创作,能够让“信仰”“奉献”“坚韧”“关怀”这些抽象的词汇在影像中具体、生动、闪闪发光。

■周慧虹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省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一经播出,迅速跻身国产剧高分榜单。剧集完结后,口碑和讨论度依然在攀升,豆瓣评分从9.0分涨至9.4分,成为2024年以来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剧。

在许多观众的印象中,严肃的英模剧往往难以与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投契,然而,这部剧何以引发大量观众在社交平台深度讨论、自发“安利”,推动剧集爆火,成功“出圈”?

《山花烂漫时》成为爆款,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在于真实故事的力量。作为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的真实经历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她是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是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是改变无数乡村女孩命运的“燃灯校长”。她的事迹原本就感人至深,这为电视剧的感召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毕竟,璞玉再好,不善精雕细琢终不成器。尤其是以观众非常熟悉、敬佩的模范人物为原型去塑造影视形象,并非易事,很容易出现或肤浅或刻板的弊病。好在该剧的创作者在艺术呈现上下足了功夫,使英模形象通过艺术加工焕发出新的光彩.

令观众信服的形象呈现,源于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山花烂漫时》的主创团队力图对张桂梅校长的人物经历进行深度挖掘与真实还原。剧组在筹备期就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次走进华坪县重走张桂梅的家访路,力求真实地还原那些年来她所经历的风雨与挑战。仅有实地走访还不够,在对人物原型及其事迹的客观呈现方面,剧组既注重剧本的打磨,也不放松选角、表演、制作等各个环节,为剧作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艺术叙事上,为打破传统英模剧的刻板套路,《山花烂漫时》的创作团队试图寻求更为新颖的表达。在剧中,主创团队选择以一种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展现张桂梅校长的人生选择与内心世界,实现了对人物的立体刻画。剧中没有一味渲染苦难、歌颂苦难,有的是张桂梅校长在艰辛中依旧热情的笑容、风趣的话语,是她创办女高的过程中经历的酸甜苦辣、执着坚守。于是,剧中的张桂梅,不只是我们遥遥仰望的楷模人物,更是一位爱憎分明、乐观坚毅,令人感到无比亲切的人民教师。如编剧袁子弹所言:“比起张老师的牺牲和不容易,我更想去写她的强大、勇敢,她的革命乐观主义,因为困难并不珍贵,珍贵的是苦难里的拼搏与坚守。”

可见,英模题材并不是严肃枯燥、缺乏感染力的代名词。回溯近年来的英模题材影视作品,除了《山花烂漫时》,以黄文秀为原型的《大山的女儿》《功勋》、以申纪兰为原型的电影《申纪兰》、以王继才为原型的电影《守岛人》等作品,同样以深刻的立意、生动的叙事与丰满的人物形象,收获了观众的赞许与感动。真正扎根现实、用心用情的创作,能够让“信仰”“奉献”“坚韧”“关怀”这些抽象的词汇在影像中具体、生动、闪闪发光。

鲁迅先生说得好,“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新时代不乏各个领域的英模,他们理应被看见,关于他们的故事,只要讲述得真实动人,就能激励更多人向光而行。期待更多英模剧成为爆款,亦希望更多文艺工作者关注时代英模,让富有感染力的英模形象走上荧屏,传递出振奋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