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电视剧领域迎来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大型年代剧《大江大河》。该剧共分三部,分别于2018年、2020年、2024年推出。《大江大河》作为一部具有强烈史诗感的年代剧,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一次深情回望与崇高致敬。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了特有的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剧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仿佛是时代的缩影,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心跳。这部系列剧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以其深邃的历史视角、鲜明的人物群像、激昂的时代精神和精湛的艺术制作,迅速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引发了观众与学界的热烈关注、深度讨论与高度评价。

《大江大河》在选题立意上彰显了深厚的时代意蕴。 该剧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用朴素的视听语言和视觉形象,着重塑造了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中的拓荒者、传棒者和追梦人的群体形象。这些形象不仅生动鲜活,而且与中国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与新时代所弘扬的奋斗精神高度契合。在剧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时代楷模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更是无数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普通奋斗者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也共同绘制了时代的壮丽画卷。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辉煌与荣耀,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奋斗者的伟大与崇高。在新视觉文化深度立意成为主流倾向的今天,《大江大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该剧不仅展现了奋斗者们的个人成长和奋斗历程,更通过他们的故事和命运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这种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和精准传达,使得剧集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民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大江大河》在叙事上展现了独特的创新之处。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宏大叙事,而是更多从个体角度出发,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情节设置,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剧集的可看性和感染力,也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在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或悲或喜、或成或败,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各自角度感知人物命运,重新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获得共鸣与共情体验。这种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时代变革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和冲击,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不屈。值得一提的是,《大江大河》在塑造奋斗者形象的过程中,并没有回避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它真实地展现了奋斗者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软弱和挣扎,这使得他们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同情。同时,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也提升了剧集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与其说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是三个主要人物,不如说这三个人分别承担了一个故事链条,三个故事链条之间又彼此相扣,牵引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色人物。略数剧中较为重要的人物有60余个,这些人物既具有类型化特点,又不囿于类型限制。宋运辉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矢志不移地为理想奋斗,具有悲情英雄的格调,姐姐宋运萍是个传统的完美女性,却意外早亡。剧中既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人物,又用理想主义的精神升华人物,体现了理想和现实、新时代与新文化的交融。

《大江大河》在剧本改编上充分运用了视觉文本的优越性。 该剧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在叙事方式上,电视剧《大江大河》顺应了文化发展规律,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文本。该剧运用传统的电视视觉叙事形式,用朴素的视听语言与视觉形象服务于故事与人物。其中,农村场景多为绿意蓬勃的树木,契合“春天”的主题意旨,城市则多为高大的工业建筑。在叙事主线上,小说《大江东去》以年份时间为章节标题,电视剧《大江大河》利用视听形象建立了较清晰的年代感,首先是服装化妆道具等视觉符号,再者是恢复高考等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文化氛围。可口可乐、电话机、录像机、放像机、苏联车、BP机、486电脑等作为时间刻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唤起时代记忆,剧中几个真实的年代镜头令观者身临其境,彰显作品情怀。在影视产品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时代,《大江大河》让观众进行了一次文化与精神上的自省。

《大江大河》在思想内涵上呈现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文化价值观。 家国叙事拓展了新时代中国影视的文化内涵、艺术精神与现实意义,是影视等视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命题和应有之义。《大江大河》从题材到主旨都讲述了新时代的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即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相统一的家国同构思想。《大江大河》中人物众多,该剧并非简单塑造一个或几个时代楷模和典型人物,而是塑造了普通奋斗者的群像,其中有喜悦有悲伤,有成就有困境,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软弱。只有在开放、自信的精神文化氛围中,才能用平视视角对人物进行更为深刻的审视,将人塑造成为人的形象,去除英雄人物的神性特征,同时又不乏理想主义态度与崇高的家国情怀。《大江大河》中既有大时代线索,又有普通人物情怀,刻画了人物的艰辛奋斗与世情悲欢,兼具时代性、戏剧性与历史感,角色身上展示的是坚韧不屈的人民形象。在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以及建党100年的时间轴线中,歌颂改革建设者,抒写新时代人民赞歌是历史与时代所需。该剧代表性地展示了新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民间叙事与国家叙事相统一的新特征。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由人民缔造的,《大江大河》的剧名就透露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在新技术、新流行文化与影视文化的互动互为的基础上,新视觉文化将释放出新活力与新文化风尚。在未来的创作中,我们期待有更多像《大江大河》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为我们呈现更多真实动人的奋斗者形象和更加丰富多彩的时代画卷。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