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电视剧《故乡的泥土》播出至第13集。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包产到户之后的沙窝村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继而,出现了农民们去粮站卖粮的时候,粮站只能打白条的问题。这个大情节,是较为真实的,应该给剧作点赞。显然,编剧是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且对那个年代进行了一定量的观察的。当然,我认为,编剧的观察依旧不够细致,浮于表面。

《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收,言之不详-风君娱乐新闻

先说卖粮打白条的事儿。这个事儿,相对真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确实出现了粮食大丰收的景象。而部分粮站,是没有那么大的库存的,说白了,粮食已经存不下了。所以,全国很多粮站都出现了只能给卖粮农民打白条的情况。粮站用这种方式,逼迫农民把粮食存在自己家里。

其实,各地农民,也都有自己储存粮食的方式和方法,青年观众们不用担心。中国农民自己存粮食几千年了,早就是熟稔得很。部分比较贫困的农村,其实还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便是粮食大丰收了,农民们都不卖粮啊,而是自己储存起来,等第二年的粮食已经大丰收了之后,才卖上一年的。中国农民饿怕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因此,粮站打白条的事情,只是短暂出现。

《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收,言之不详-风君娱乐新闻

再说粮食丰收。《故乡的泥土》当中,通过老支书和另一位老同志的对话,告知观众,粮食已经从亩产三百斤,一跃成为亩产六百斤。这也是相对真实的。在这个亩产数量上,编剧是有生活的。这个亩产,讲的是小麦的亩产,不是咱们南方观众熟悉的水稻哈,也不是秋季的玉米哈。这里,需要重点标注一下。

那位问了,咱们中国当下,北方小麦的最高亩产,能实现多少呢?平均亩产上八百斤,应该不太难,最高亩产,有过千斤的。咱们当下和曾经比,粮食增产,确实翻了好几番。粮食为什么会增产呢?这里边,有很多原因,《故乡的泥土》在处理这个“原因”问题上,又显得编剧肤浅了,没有深入生活了。

《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收,言之不详-风君娱乐新闻

在古代的时候,咱们中国农民种粮食,绝大多数的时候就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了,不洪涝不干旱了,一年两季亩产三百斤粮食,就不错了。咱们不妨具体一下,聊华北平原,尤其是滹沱河流域,这么聊,更容易出具体的真实。明代末年,玉米来到北方,滹沱河一带开始种植,一年两季的亩产,才正式上三百斤。

49年之后,滹沱河流域的亩产开始出现上升。原因是什么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49年之后,拾粪运动是一代人的记忆。这里讲的粪,不仅仅是人畜排泄出来的经过发酵的粪便,更包括一些土炕形成的带着硫化物的土坯。很多生产队也自己生产“粪”。大家都知道,多上粪,才能多增产。当年,牲口要是在外边拉泡屎,大家伙赶紧把这泡屎抢了。这不是和青年朋友们开玩笑。

《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收,言之不详-风君娱乐新闻

同时,49年之后,滹沱河流域也开始修水库。日本鬼子占领华北之后,就开始修水渠了。现在华北平原上的那个石津总灌渠,前身就是日本鬼子搞的。他们当年想要把那个灌溉渠修成两用的,一边灌溉,一边航运。航运的目的,就是把河北井陉的煤矿运到天津港去。49年之后,石津总灌渠依旧发挥着灌溉的作用。同时,60年代,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相继修建,虽然造成了滹沱河下游没水,但石津总灌渠水源充足了,灌溉更充分了。有水灌溉,就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状态。

到了七十年代,中国在农业上还有俩变化。一个是,大量化肥厂出现了。另一个,很多高科技的高产量的种子出现了。日本方面对咱们也有援助,这一点,不应该日本鬼子侵略过咱们,咱们就否定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日本。这两个变化,促成了八十年代初期的连续多年的粮食大丰收。这是编剧在《故乡的泥土》当中忽略或者故意忽略的事情。

《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收,言之不详-风君娱乐新闻

我们讲八十年代初粮食大丰收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功劳全部归为包产到户上。这就不够全面了。包产到户,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当然会大丰收,但是,化肥和种子的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而且是非常重的。乃至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的那些农业灌溉水利工程,也是有粮食大丰收的重要贡献力量的。这些力量共同作用,带来了八十年代的连续多年的大丰收。

编剧只说包产到户带来大丰收,就把这件事情说单薄了。一个最有效的对比便是,中国农业“包产到户”搞了几千年了,粮食还不是亩产二三百斤嘛。为什么到了八十年代初,就迅速提升到六七百斤了呢。灌溉、化肥、种子、劳动积极性,缺一不可。文学影视作品,要真实现自己的史学价值,就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得扎扎实实才行。《故乡的泥土》有讲时代真实的意思,但缺一些能力。《故乡的泥土》就像是剧情当中的那件破军装,漏洞百出,但它依旧是军装,我写剧评的意义,似乎更像是出来给它缝缝补补,努力让它成为体面的衣服。(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