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对罗马教廷的兴趣由来已久,《教宗的承继》在2019年颁奖季的黑马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今年多伦多电影节,题材相似的《秘密会议》获得了极佳的媒体和观众口碑;而有所不同的是,相较于《教宗的承继》基于真实人物和事件,《秘密会议》改编自同名虚构小说。
近些天,《秘密会议》终于上线流媒体平台。
《秘密会议》
这部由爱德华·贝格尔(《西线无战事》)导演、彼特·斯特劳恩(《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编剧、拉尔夫·费因斯领衔主演的电影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转、丰富的细节和充满冲击力的视听语言,将在颁奖季各大评奖中锁定一个最佳影片提名。
在被接连不断的转折震惊之余,观众会意识到,片中所有充满戏剧性的情节的灵感都来自真实的历史和当今的世界。
故事开始于前任教宗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托马斯·劳伦斯主教是枢机(因穿红衣、戴红帽,又被称为红衣主教)团团长,他最重要的职责便是在教宗逝世后组织秘密会议选出下一任教宗。
按照惯例,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枢机团成员中有三分之二选举了同一人,该枢机才能成为新的教宗,在秘密会议举办期间,参加投票的枢机必须留在梵蒂冈且不得与外界接触,公众唯一能得知消息的途径,便是在每次会议结束后观察教堂的烟囱,黑烟意味着没有选出教宗,白烟则意味着新的教宗诞生。
《秘密会议》的故事正是在这一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展开,随着会议的进展陷入僵局——五位枢机平分秋色,勾心斗角——劳伦斯需要协调各方势力以尽快选出新教宗,以免公众认为教团内部不合导致教会权威的动摇。
自此,《秘密会议》开始了罗马教廷版“狼人杀”,然而,这场既关于信仰也关于权力的游戏远非仅在西斯廷教堂的围墙内发生,每位教宗候选人的“出局”以及最终的赢家与欧洲乃至全球的社会政治都密切相关。
摄影机跟随着劳伦斯的视点,一一向观众介绍主角团成员。
首先是来自美国的枢机贝利尼,他与劳伦斯一向交好,劳伦斯寄希望于他当选,不惜游说投票给自己的枢机们转投贝利尼。
劳伦斯和贝利尼对来自加拿大的特伦布莱有所戒备,他是教皇去世前面见的最后一位枢机——在影片后半段的转折中,我们从劳伦斯在已故教皇房间中发现的信件得知,后者已意识到特伦布莱操纵教廷的野心,在去世前数日打算解除他的职务。
黑人枢机阿德耶米前几次会议票数领先,胜券在握,却沦为第一个出局者——一名来自尼日利亚的修女指控阿德耶米多年前与自己有过不当的性关系,这归功于梵蒂冈的掌事修女阿格尼丝对修女的庇护。
观众后来得知,这个修女原来经由特伦布莱安排才得以来到罗马,特伦布莱的野心昭然若揭,也为劳伦斯寻找证据扳倒他进行了铺垫。来自意大利、票数位列第三的枢机特德斯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种族主义观念,对有色人种枢机冷嘲热讽。
《秘密会议》虽为虚构作品,但所有这些情节在现实中无一不存在对应,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性侵犯受害者发声和种族平权运动,数不胜数的丑闻早已触发了天主教的信仰危机,本片以寓言的形式将这些事件集中于教宗选举这一重大事件,巧妙地平衡了现实与虚构的重量。
除了直指教会本身的腐败,《秘密会议》还融入了更多与当今世界关联的尖锐内容,这些同样构成了重要的剧情转折,也注定了本片公映后可想而知的非议。
当正经历信仰危机的劳伦斯将投给自己的票放入投票箱中时,教堂穹顶的一侧突然发生了爆炸,从天而降的砖块和玻璃令他受伤倒地——这个最具奇观效果并充满神性隐喻的场景,被解释为恐怖分子在罗马策划的一起袭击,正对应近年来恐怖主义在欧洲的抬头。
而那个让所有观众瞠目结舌的结局——当选的新教宗向劳伦斯解释自己过去经历,再次落脚于性别政治,其中的“连环反转”要比前半段的不当性关系更复杂、更出人意料,却远非凭空想象。
除了层次极为丰富、体量与标准限定剧无异的文本,以及费因斯无可挑剔的表演,《秘密会议》的视听也非常出众。
导演爱德华·贝格尔一向重视雕琢视听语言,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构图、场面调度、配乐和声效势必为本片带来多个技术奖项提名。
凭《西线无战事》获奥斯卡配乐奖的德国音乐家福尔克尔·贝特尔曼为《秘密会议》创作了扣人心弦的配乐,紧张的弦乐贯穿始终,小提琴作为主调,低音提琴偶尔发出令人不安的声响。
主旋律以变奏形式反复出现,极简而又充满侵入感的音乐无疑强化了数个高潮段落的冲击力。
本片的摄影不拘泥于单一或几种景别,而是熟练地切换特写、中景与大远景,配之以红与白的色差,其中一个镜头从极高处俯瞰,身着白袍和红色斗篷的枢机们撑着白伞绕过喷泉走过广场,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大多数时候,镜头保持静止或缓慢移动,这不仅是为了营造冷峻的会议氛围,也是为了捕捉劳伦斯主教的思考和感受,就像导演所说:“费因斯的视角是《秘密会议》真正重要的部分,摄影机得和他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