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明军打不过农民出身的闯军
明朝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马背上得天下,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明朝初期“卫所制”的建立,既养兵又不耗国家财力,为大明开疆拓土,戍边守业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明宣宗朱瞻基实行以德治国,至使军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卫所制无法实施,军备囡此逐渐废驰。至1602年,明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天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明史》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倔起于辽东地区的后金对广袤富饶的中原虎视眈眈,经常入关烧杀抢掠,明朝也多次派兵剿杀而不能征服,与后金(清)的战争开支使本己国库空虚的明廷雪上加霜。自明万历以来,北方天灾频繁,有时洪水涛涛有时赤练千里有时飞蝗蔽日,崇祯元年陕西又发生严重旱灾,田里颗粒无收,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甚至观音土充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此时明廷依然朝政混乱官员贫污昏庸,面对各地的农民起义和日益强大的后金(清),己经是无法抗御了!
1629年皇太极率清军绕道长城入侵北京,与此同时李岩和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当时各地均传播“不当差,不纳粮”老百姓不愿服兵役。两线作战的明军己然无兵可调,各地勤王兵只求自保,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临阵投降,明军己无战斗力一说了。所以明军失败是必然的。
正如崇祯咬破手指留给李自成的一道血书所写,“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场,都是天灾所致,诸臣所误”。
李自成手下的武将谁最厉害
闯王李自成手下武将的武力排名:
第一名: 三军督帅刘宗敏。
刘宗敏,字捷轩,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员大将,作战勇猛,屡立大功,是闯军阵营的第二号人物,可以代替李自成执掌兵权。
他胯下一匹抱月乌骓马,手使一对加重加长的鬼头钢刀,打起仗来,势如疯虎,最擅长的就是打醒仗,而且是越硬越好。
有一次他杀得兴起,视成千上万的敌军如无物,他冲杀过去,杀人如同砍瓜切菜的一般,死在他双刀之下的敌兵敌将不计其数。
这么说吧,对于刘宗敏的勇猛,闯军之中没有一个不服的。要说闯字军中第一勇将,非刘宗敏莫属。
第二位: 白马银枪刘芳亮。
刘芳亮,字明远,闯军之中的前部正印先锋官。他胯下一匹追风白龙马,掌中一条亮银盘龙枪,马快枪急,所向披靡,是李自成的心腹爱将。
他曾在一天一夜水米未进的情况下,凭着掌中一条长枪连挑敌军六名上将,被誉为“罗成在世,赵云重生”。
第三位: 西北一只虎李过。
李过,字补之,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少年之时就跟随在叔叔身边,多年的战争岁月把他磨练成一名十分出色的军事将领,作战勇敢,极善用兵,是李自成的得力助手。
他胯下一匹丈二青鬃马,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力猛刀沉,勇冠三军。他曾和刘芳亮比试过,两人刀枪并举,一百多个回合没分胜负。后来刘芳亮使出了压箱底的三招绝技,才略胜李过一筹。
李自成死后,李过率部继续抗清,自称“小闯王”。清军曾先后六次劝他归降,无论许诺什么条件,他都充耳不闻,不为所动,是一个立场非常坚定的人。
第四位: 摇旗将军郝永忠。
郝永忠,闯军之中有名的猛将,善使一口三亭大砍刀,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一上战场就玩命。
刚开始他是军中的护旗手,执掌“闯”字大旗。按说掌旗的只要护住大旗不倒就行了,杀敌的事有别人呢。他则不然,总是一摇掌旗一手杀敌,曾放言:只要有我姓郝的在,闯字大旗就不会倒!故此人称“郝摇旗”。
此人作战那是没的说,以一顶百,无人能比,只是治军不严,军纪散乱,而且经常喝酒误事,很为李自成不喜。
第五位:粮草将军高一功。
说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乃是军中命脉,重中之重。
李自成能把掌管粮草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高一功,除了他胆大心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有一身好本领。
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胯下一匹黄风马,掌中一条镔铁点钢枪,使得是三十六路进命连环枪,十分骁勇。
第六位:双鞭大将袁宗第。
袁宗第也是李自成的心腹大将之一,他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对十三节水磨钢鞭,孔武有力,勇猛过人。
要是论前冲锋陷阵的能力,袁宗第凭着一对钢鞭,不输任何人。但要是率领大军独当一面,袁宗第却有点支应不开。
第七位: 关中儒将田见秀。
田见秀,字玉峰,文武双全,作风严谨,而且性格仁厚,颇有长者之风,深受军中将士的拥戴。
别看他平时一副和和气气、文文雅雅的样子,但打起仗来却是异常勇猛,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然后他的下场却很可悲,投降了清军却最终死在清军的刀下。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用在田见秀身上在合适不过了。就因为他最后投降了清军,成了他一生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当然了,闯王李自成的麾下号称猛将如云,除了我所列举的这七位,还有很多很多的勇将。
像张鼐啊,辛思忠啊,刘汝魁啊,谷可成啊,任继荣啊,马世耀啊,白鸣鹤啊,党守素啊,刘体纯啊,谢君友啊,田虎啊,张能啊,等等等等,都是能打善斗之将,但比起以上七位来恐怕略微弱了点儿。
李自成为什么称为“闯王”
“闯王”起初是高迎祥的名号,高迎祥是明末起义军领袖之一,而李自成是他的部下,李自成有勇有谋很受高迎祥的器重。后来,高迎祥被俘虏杀害之后,李自成上位,继承了闯王的称号,因为李自成的名气太大,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高迎祥这位闯王。那时流传的歌谣:“吃汝娘,着汝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可见,李自成之所以可以建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也是有人民群众基础的。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是什么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是清末民间流传开来的俗语,简单来说,响马指强盗,蹚将指土匪,其实是一路货色,只是叫法不同,干的脏事都是一样的,可能响马具有流动性,而土匪有自己据点,强盗土匪基本都是黑的,偶尔也有投身革命事业的。
响马最早的个褒义词,它是绿林豪杰的通称,山东又多好汉,所以最出名是山东响马,闯关东后又带出来关东响马,而响马一词的由来,古代陆地运输主要靠骆驼、马等,为防止牲畜走丢,会挂个铃铛,而绿林好汉们为彰显气势,会在骑马上挂更多的铃铛,声音更加响亮,于是称为响马。
王德林,山东沂水县人,响马出身,积极抗战,爱国将领,我们的人。
这些响马们也要吃饭,太平盛世时还能行走江湖,乱世时混不下去了,本着对路途和江湖的熟悉,干起了拦路抢劫、偷盗的行当,响马一词也被用坏,一说起响马,受百姓痛恨,1923年临城劫车案,就是山东响马孙美瑶干的,爱国将领,抗战时成立国民救国军的王德林,也是关东响马出身。
任应岐,河南鲁山人,蹚将出身,后投身军营,中将军长,我们的人,1934年遇害。
蹚将,是豫语谐音,蹚匠,蹚在豫西是徒步涉水的意思,河南地区多灾,要么洪涝,要么干旱,为改善环境,常常挖沟筑堰,垒石砌坝,于是有一批专门从事石匠、铁匠、泥匠、窑匠等,统称为蹚匠班,他们不堪忍受贪官酷吏,团结起来换贴结拜,闲聚忙散,揭竿闹事求活路,慢慢落草,明为蹚匠,实为杀人越货,攻城破寨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