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张衡是东汉初年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妥妥的“斜杠名家”。他官运也顺,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尚书等职。在天文和数学方面都有专著流传,后世称为“科圣”,为了纪念他在天文学中的贡献突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文学方面,他和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代表作为《二京赋》。不仅是赋,张衡所流传的两首诗也非常有名。五言的《同声歌》以新婚女子自述,表达了对情谊的坚贞和家庭的责任,以“美人香草”手法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七言诗《四愁诗》同样运用了以“美人香草”的手法,以泰山比喻明君,梁父山比喻小人;以美人比君子,以珍宝比仁义等在深得骚体诗歌神韵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后世的“七言歌行体”都有所效仿。
《四愁诗》(节选)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同声歌》(节选)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思为莞蒻席⑻,在下蔽匡床⑼;
愿为罗衾帱⑽,在上卫风霜。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同声歌》这首诗的意境相当的绮丽,颇有些少儿不宜:
我因缘际会和您邂逅,有幸住进您的后堂做您的妻室。
我想要变成蒲草做成的席子,在您下面为您铺陈安适的床榻。
我愿意变成绸缎做成的被子,在您上面为您挡住寒冷的风霜。
脱去衣服卸掉妆容准备和您就寝,把美丽的图画放在枕头之旁。
我要像图画中的精通房中阴阳的素女一样,为您呈现美丽的仪容万方。
面对所有男子都没有见过的景象,您要像图中天老黄帝教导的那样和谐阴阳。
世间所有的快乐也比不过今夜的快乐,一辈子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时光。
2、汉赋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娴于辞令”,用“辞”来称谓屈原的作品,并且评价其余效仿屈原的作品为“赋”(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比司马迁晚生100多年的刘向,借用了“辞”的概念,把屈原等人的作品集命名为“楚辞”。
不过司马迁这个“赋”的概念并非杜撰,也不是首创,而是借用荀子的。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人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等等都是出自荀子。荀子有一组文章,名为“赋篇”,由五篇短赋组成,都以猜谜的形式写成,前半篇四字一句,类似诗经,后半段句式灵活,类似楚辞。荀子比屈原年长27岁,不排除屈原的文学创作受其影响。
比荀子、屈原和司马迁时期更晚的东汉史学家和汉赋名家班固,在《汉书》里面对赋这种文体的定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也就是说这是用来朗读的文章,而不是用来唱或是吟咏的诗歌,从这个角度看,赋不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是赋这种文体,根本就是从《诗经》和《楚辞》的骚体中孕育出来,甚至说“骚体诗”就是由诗像赋的过渡,以至于早期的诗和赋基本不分家,诗赋一体,从这个角度而言,赋属于广义的古典诗歌。
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早是在荀子为代表的战国诸子百家的散文中,体裁短小精悍,说理为主,句式还保留四言诗的痕迹,称为“短赋”;以《楚辞》中的“骚体”为过渡,慢慢摒弃了“诗”的句式,像散文发展,称为“骚赋”;汉代正式确定了赋的体例,形成了“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辞藻华美、精心铺排,从写景切入,以景抒情”,称为“辞赋”;魏晋时期,赋开始骈文化,出现了讲求对仗的“四六句式”,称为“骈赋”;唐朝由于格律诗的完善,赋也由骈赋演变为更为严格的“四六句式”,并且对韵律和对仗要求更高的“律赋”;宋代之后,赋开始“散文化”,不在对于对仗和韵律不再有严格的要求,也多直接抒情,而不在以写景、状物来比兴。
也就是说,到了宋代,赋又回到了战国时期的“散文”形态。
宋朝之后,形式更为自由的元曲和明清小说兴起,赋一类的作品日渐稀少。不过到了当代,尤其是“四个自信”推广之后,国学文化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并尝试写赋,这个古老的体裁又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赋兴盛于汉唐,尤其是汉朝,就像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歌顶峰一样,“汉赋”也成为了赋的代名词。汉赋名家众多,名篇也多,后世把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称为“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时逢西汉景帝和武帝年间。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但是也有观点说诱拐良家少女私奔,属于有才无德之人。打动卓文君的诗《凤求凰》中“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的句子告诉我们,原来凤凰是神鸟的合称,其中雄鸟为凤,雌鸟为皇,那么文体来了,很多女士起名为“凤”,是不死错了?《子虚赋》、《上林赋》和《长门赋》是司马相如的名篇。据传《长门赋》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不再受到“金屋藏娇”的宠爱后,用千金的稿费向司马相如求来的命题作文,后人考证《长门赋》的序言里,有“孝武皇帝陈皇后”的句子,而“孝武”是汉武帝刘彻死后的谥号,所以怀疑这篇赋是后人假借司马相如的伪作。
扬雄 (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传世名篇有《甘泉》、《河东》等赋。但是更为我们熟悉的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说的就是他。杨雄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写了《太玄》等道家经典来诠释道家思想,李白的《侠客行》一诗中的“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也是杨雄的典故。
班固(公元32年至公元92年),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最大的成就当然是编著《汉书》,但是他在赋上取得的成就也非常高。代表作《两都赋》,通过对长安和洛阳的描写,劝谕当时的东汉不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上篇《西都赋》和下篇《东都赋》,开创了类似作品的先河,后世张衡写的《二京赋》和左思写就造成洛阳纸贵的《三都赋》,都深受班固的影响。班固的弟弟,是“弃笔从戎”典故的创造者班超,因为经略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侯。其实班固也是一位“携笔从戎”的文士,他在公元89年,跟随车骑将军窦宪北征,大破北匈奴,二十余万人先后归降。班固撰写《封燕然山铭》,记录这一盛况,并在燕然山(现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南麓的石壁上,刻上这篇铭文,从此后,“燕然勒功”称为建立功勋的典故。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前面谈汉代文士五言诗的时候就提及过,张衡的代表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最受推崇的,是描写西京长安《西京赋》和东京洛阳的《东京赋》,这两篇并称《二京赋》。张衡撰写《两都赋》的目的,是为了讽谏当时的奢靡之风。在整个谋篇布局的时候,除了描写宫殿的恢弘,还写了很多民情风俗和社会事物,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情的抒发,又有深刻的哲理和空灵的意境,被誉为规模最宏大的汉赋。
除了这“四大家”外,魏国之后的西晋时代,又出现了一位写赋的大家左思,他的代表作是《三都赋》,所谓三都,指的是魏都、吴都和蜀都。当时西晋平定东吴不久,左思有感于历史的变迁,前人的功过是非,写了这篇赋。因为他是山东临淄人,居住在洛阳,他的妹妹被晋武帝司马炎选进宫中作妃子,文章中自然流露出贬低吴蜀尊崇魏晋的思想。不过由于文章写得太精彩,一时之间人们纷纷传抄,致使洛阳的纸有点供不应求,价格大涨,这就是“洛阳纸贵”典故的来历。
除了汉朝,后世的命赋也很多,更为知名的有曹植的《洛神赋》、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由于赋的篇章比较长,在此就不列举原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