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的沉默震耳欲聋
25年,吴京拜年之后,再也没有发过一条微博。
很多网民感到不解和愤怒,纷纷到吴京评论区下面去留言。
尽管泰国,缅甸诈骗的事,本质来说,跟吴京的演员属性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在吴京需要去发声的时候,却像鸵鸟一样把自己藏起来,不由得让人感到寒心。
演员王星失联的那段时间,作为同行的吴京,却连一条微博也不愿意转发。
相比之下,姚晨在1月6日,却转发了王星泰缅边境失联急需帮助的信息。让人觉得,尽管姚晨没有拍吴京那样崇高的电影,但是她却更加具有社会意识,愿意去关注具体的人,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同行。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社会责任感的事。
吴京在中国演员队列里面,票房算是拿的最高的,但是在需要他去表达的时候,却啥也没说,让人失望。
演员虽然演的是故事,是虚构的情节,但是有些演员,涉及到的题材,却是现实主义的,一定程度上,吴京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票房,也是吃了现实主义的红利。
他的粉丝需要他把戏里面以及采访里面所展现的人设,带入到现实里面,这样才是言行合一的。
不然戏里一套,现实世界中却是另一套,如何让观众相信你所表达的就是你的真实内心呢。
吴京的沉默,或许在于,恐怕去承担一些责任,进而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影视工作。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吴京的沉默,也许对于他的演艺生涯影响得更大,因为以后的观众会因为他的姿态而不买账了。
吴京在当下的影视环境中,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也正是出于这个理由,一些吴京的重度粉,无论他拍什么样的片子,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购票。
尽管这是个商业行为,但是商业背后总还是有价值观和情感的吧。
如果戏外的价值观没有办法支持戏里里面的角色,就会导致吴京的这个“符号”变得虚弱。
对于演员这个职业,我不认为应该做到彻底的“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正如姚晨所说的,对于演员这个职业,你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不敏感是做不了演员的。
这个敏感就是对于社会的洞察,对于现实的理解,以及必要时候的挺身而出和发声。
如果演员只是想要捞钱,那么就成戏子了,这是演员这个行业的堕落。
吴京的烦恼,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所营造出来的,当初他的光环过于闪耀,导致网民对他的期望过大,从而失望也就越大。
对于电影,我依然会喜欢那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会主动远离那些纯粹玩票的虚构电影。
像是贾樟柯的《风流一代》,就是记录了中国20年的社会变迁,人们看到影片里的镜头,就会联想到自己,产生一种切己之感,觉得自己跟时代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尽管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事,作为演员的吴京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连跟他专业强相关的话题,他都拒绝为一个同行的遭遇发声,这的确也展现了吴京的另一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