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文丨李月亮 猛犸姑娘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封神2》这个隐喻太牛了,李月亮,11分钟

中国人对哪个神话故事最耳熟能详?

也许正是《封神演义》。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

感觉男女老少都能讲出几个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

昨天下午我就去看了《封神2》,感觉巨好看。

纯正视觉盛宴。

绝对大片体验。

专属咱们中式神话的独特审美和想象力,太燃了。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而且,电影在各路神仙们的争斗背后,讲述了权谋、背叛、复仇、救赎、执迷、守护,这些深刻的人性哲学。

所以虽然拍的是神仙。

但归根到底,核心还是在探讨“人”。

探讨人在这个颠簸复杂的世界,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

而这一点,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01

纣王,为欲望而活

纣王(殷寿)是个欲望爆棚的人。

他要得到天下人的膜拜,要掌控所有人的命运。

要尽享最奢靡的生活,要坐拥最好看的女人。

为了得到这些,他不惜杀忠臣,虐百姓,杀父弑兄,杀妻灭子。

是一个疯狂而蛮霸的王。

在《封神2》里,纣王的欲望再次升级。

他不但要“做全天下的王”,还要“做很久的王”。

为此,他虽然只剩半条命,依然下令讨伐西岐,夺回封神榜。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讨伐西岐,要杀戮。

稳固权力,要杀戮。

纣王为了自己的欲望,残害了太多无辜,也引发了无尽的仇恨。

而这,也必然导致一个结果:

众人的仇恨汹涌反扑,纣王陷入了毁灭的绝境。

——如果你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那全天下都会与你为敌。

而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干过全天下。

被欲望掌控的人,最终都会被欲望反噬。

当然,不只纣王。

世间所有极致利己的人,最终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做人不能太自私”。

因为私欲爆棚真的会完蛋。

02

闻太师,为执念而活

闻太师,是《封神2》里一个特别亮眼的形象。

他有智慧,有谋略,对国家忠心耿耿,是纣王的忠臣良将。

但,他是个坏人。

坏得十分悲壮。

因为闻仲心中的“为国忠义”,就是要无条件地效忠纣王。

他对纣王的忠诚,到了无可撼动的地步。

明知纣王暴虐无度,依然要誓死追随。

纣王让他灭了西岐。

他就毫无顾忌地想杀掉所有西岐百姓,“一个活人都不留”。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只可惜,为暴君效忠,仅有一腔赤诚还不够。

闻太师最后兵败,纣王还是下令取了他的人头。

这个迂腐的英雄,拿性命做了挽歌。

所以闻太师这个人就很有争议。

说他坏吧,他一把年纪了还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尽忠。

说他好吧,他可以杀光百姓,残害无辜。

当然不管是好是坏,他最后的结局都证明,他错了。

错在哪里了?

我想,他错在偏执,把愚昧的信念当成了死律。

他的信念是忠君报国,这本来很好。

但是他没想清楚,忠君报国的根本目的,是国家安泰。

国家安泰的根本目的,是百姓安乐。

如果没有“民安”,那“国泰”又有何意义?“忠君”又有何必要?

闻太师只盯着“忠君报国”四个字,看不到背后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百姓。

所以最后一介忠臣,成了百姓公敌。

也成了全片最可恨最可怜最可叹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错误的信念,会异化成一颗毒瘤,给人生带来沉重的灾难。

所以人一定不要陷入极端的偏执。

当你心怀某个信念时,要想清楚这信念到底从何而来,又为何而去。

要有反思意识。

有修正错误的能力。

千万不要一生拼尽全力,最后却活成一个笑话。

03

女将军,为实现自我而活

《封神2》里有个大热门人物,就是女将军邓婵玉。

她是三商总兵邓九公的女儿。

和父亲一样,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起初,她也像闻太师一样,一心忠君报国。

西岐叛乱,纣王想要讨伐,她就主动请缨去为国征战。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一开始,她狠厉无情。

对“反贼”姬发和西岐大军大下杀手。

她极力要维护国家利益,以及父亲的声誉。

但是仗打着打着,她感觉不对劲了。

她看到了纣王的残暴。

看到了百姓的悲惨无辜。

也看到了“反贼”姬发对百姓的守护。

她意识到,自己征战的目的,不是效忠纣王,而是保护百姓。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她重建了自己的信念。

从忠君报国、维护父亲荣誉,变成了保护百姓、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她高于闻太师的地方。

她从蒙昧的愚忠里醒了过来,看清了自己真正该追寻的目标。

这一次转变,让这个曾经一腔莽勇的女将军,最后实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好的信念,不应是困住灵魂的枷锁,而该是照亮前路的明灯。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04

他们,为天下苍生而活

《封神2》的核心价值观,我觉得很赞——

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老百姓。

姜子牙、杨戬、哪吒、雷震子……都在为了保护西岐城的百姓尽心尽力。

主角姬发作为西岐的君主,更是如此。

在那个神魔满天飞的世界里,姬发作为一个没有奇技的人类,力量其实很薄弱。

但他选择了最正确的活法。

第一部里,妲己首次现身,有人说她是罪臣之女,该立杀无赦。

茫然中,是姬发率先捡起发簪,交还给她。

纣王要质子们杀掉生父、取而代之。

只有姬发,从未将剑刺向自己的父亲。

他的底色,一直都是善良悲悯、不嗜杀戮的。

在《封神演义》小说中,姬发是一个注定会推翻商纣的“天命之人”。

但电影里没有这么写,他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而是一直在前进、在成长。

他有他的脆弱和挣扎。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第二部中,刚成为西岐少主的他,背负着城内所有人的命运。

看到西岐被攻打,他在护城中回望的瞬间,想到的是曾经的纣王如何屠戮了冀州。

影片末尾,他举剑扎向闻仲额中眼的那一瞬。

因为明白邓婵玉会死去,所以有所犹豫。

这个举动也许不够成熟,但也正是因为这点悲悯,让他成为姬发。

他想的从来都是怎么让所有人都活下来。

当邓婵玉进入西岐城,看到姬发和百姓一起围着篝火跳舞,高唱着“适此乐土,我居我处。”

她也就明白了姬发到底在守护什么。

甚至被他的仁爱触动,愿意和他一起守护。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人各有活法。

但大人物没得选,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爱天下苍生”。

因为他们背负使命。

权力越大,使命越重。

05

人,到底该为什么而活

《封神2》里,有两个镜头意味深长。

我相信那是导演想说的话。

一个是,老百姓们围着篝火欢庆,且歌且舞,笑语欢声。

姜子牙在一旁感叹:

“这才是天下人该有的日子啊。”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第二个镜头是:

姜子牙被拉着一起跳舞,他起初拒绝,“别闹,我正忙着天下大事呢”。

人们却大声告诉他:

“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

刷屏的《封神2》,背后这个深层隐喻,看懂了是真封神!-风君娱乐新闻

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

老百姓是目的,不是手段。

这里必须点个赞。

在这场神魔混战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法术。

而是人的幸福。

是众生的幸福。

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幸福。

人如何才能幸福地活着?

这是生命最古老最永恒的问题。

纣王也好,姬发也好,邓婵玉也好,老百姓也好,看电影的你我也好。

我们都将一生思考这个命题。

而《封神2》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简单说,就是四个字:心怀仁爱。

具体说,分两类:

对于位高权重者——

为自我欲望而活,终将走到绝路。

只有心怀众生,善待众生,才能得到众生的反哺,赢得权力的稳固和自我的幸福。

而对于更多普通人——

就是爱他人。

对尽量多的人,心怀仁爱和善意。

很多人喜欢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纣王的结局告诉我们,人只为己,最后也是天诛地灭。

所以人活着,还是应该在利己的同时,兼具对他人的爱。

这不是强行上价值。

而是只有心怀仁爱,顾念他人,才能得到爱和善的回馈。

也才能在爱和善的滋养中,获得终极幸福。

利他,是更高级的利己。

爱人,是更高明的爱己。

这是我在《封神2》里,看到的深层隐喻。

感谢这部讲神、讲魔、更讲人的中式神话,在贡献了震撼场面、精彩剧情的同时,还给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如果你还没看,赶紧带上爸妈孩子一起去体验吧。

如果认同月亮观点,还请点亮【赞】+【在看】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每日解读热点,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