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五福临门》的名场面之一,少不了探花杜仰熙跪求郦家大姐“疼疼我”这段。
新婚之夜冷落妻子的傲娇探花,转眼间滑跪“追妻火葬场”,谁看谁不说一句,“真是该!”
表面上看,杜仰熙之所以迎娶郦家大姐,是柴安、郦家大娘、三娘等人的连环计策。
经过一堆人算计来算计去的操作,才让柴安和郦家三娘终成眷属,将实为天作之合的杜仰熙和郦家大娘凑在了一起。
但细看杜仰熙跟郦家结亲的3个关键事件,才发现真正有心计的不是柴安和郦家,而是老好人的她。
01
很多人觉得,杜仰熙求娶郦家女儿是为了报恩,但实际上,有资格向郦家“以身报恩”的人,可不止杜仰熙一个。
郦家大姐把冻僵的杜仰熙从路边捡了回来,又把病到吐血的桑安道接来细细治病,这两人的命都是郦家救的。
杜仰熙贵为探花,桑安道也是进士第六名,妥妥一枚“贵婿”。
虽然桑安道对琼娘的头油香味“过敏”,但他对郦家大娘的态度可不一般,没少羡慕杜仰熙有个好娘子。
如果杜仰熙没有向郦家求亲,桑安道未必不会向郦家开口,却被杜老太太抢先一步。
这正是杜老太太的高明之处。
她知道儿子从一介布衣进入官场,背后需要银钱、衣食、人情往来的支持。
但她自己一个瞎眼老太太,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给不了儿子任何支持,唯有给儿子找个有钱又心善的岳家,才能做儿子的坚实后盾。
但岳家的门楣又不能太高,女儿不能是娇生惯养、眼高于顶的娇娇女,否则新媳妇嫁进杜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嫌弃杜老太太碍手碍眼。
因此,当杜老太太见到郦家对她们母子的态度,了解郦家女儿经营茶肆的经历后,主动让杜仰熙求娶。
不仅为了报答郦家恩情,更是为杜仰熙解后顾之忧。
02
杜仰熙求娶郦家三娘后,郦夫人跟杜老太太相处时,经常会带上三娘一起。
结果有一天,来杜老太太跟前嘘寒问暖的人突然换成了郦家大娘。
杜老太太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郦家有推销大娘之意,马上表态,“真希望自己还有个儿子,能把大娘也娶了”。
这既表示杜老太太对大娘的欣赏,也是在向郦家暗示,“我对你家的女儿都满意,娶哪个都可以”。
如果没有杜老太太这么“知趣”的表态,郦家大娘和柴家的计策,未必能进行得这么顺利。
03
杜老太太第三次看透事情关键,是柴夫人和郦夫人在院子里吵架时。
这场戏其实漏洞百出,最大的问题就是柴家的聘礼为什么会在郦家的院子里。
这不明明白白是郦家理亏,收了柴家的聘礼,还把三娘许给了杜家吗?
杜老太太在墙的那边听得分明,已经明白郦家想继续把三女儿嫁给柴家,只不过不好跟杜家开口。
于是,杜老太太主动把柴家和郦家的人请来,商量换新娘的事。
如果不是杜老太太出面,这场戏还真不好收场。
杜老太太之所以不计较郦家的出尔反尔,反而顺水推舟成全了郦家和柴家,正是因为她对别人的体谅、远见和感恩。
同为寡母,她体谅郦夫人的想法,想给女儿找个情投意合的归宿,又不想放过新科探花这个贵婿。
她知道柴家家大业大,在京城根基颇深,如果执意跟柴家抢儿媳,有可能得罪了柴家,给儿子的前程埋下祸端。
吵架听到一半,杜老太太已经有“让儿媳妇”的想法,而柴安在2年前救过她和儿子的消息,则让杜老太太真正下定了决心。
郦家和柴家两次救了他们,说明这两家人都非常心善。
小小让一步,就能跟郦家、柴家成为长久的姻亲关系,对孤苦无依的杜家母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正因杜老太太知恩图报,心胸宽广,引导儿子向善,才帮儿子找到了最适合的妻子。
跟算计来算计去的柴安、郦大娘、郦三娘等人相比,还是不声不响的杜老太太有大智慧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