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部尺度生猛的冷门美剧《美国谍梦》。
从某种角度来看,《美国谍梦》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美版《色,戒》,但它不仅仅是“色诱+谍战”那么简单…
整部剧的内核更加复杂,涉及信仰、家庭、身份撕裂等更深层次的议题。
毕竟这部剧可是拍了整整六季,能说道的东西就太多了…
国内冷门,但在国外可是各种大奖拿到手软,IMDb评分8.4。
简单来说,《美国谍梦》是一部关于间谍的故事,却远不止于间谍。
这部剧不像007那样充满华丽炫酷的动作戏,也不像《碟中谍》那样依靠高科技特效来吊人胃口。
它的刺激感,来源于最现实、最日常的潜伏…
在孩子面前,他们要演绎完美的父母;
在FBI探员面前,他们要扮演无害的邻居;
在任务里,他们必须无情地操控、杀戮、隐瞒一切。
但最终,真正折磨他们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故事改编自2010年美国破获的一桩的苏联间谍案。
时间背景设定在1980年代的冷战高峰期,主角菲利普和伊丽莎白表面上是典型的美国中产夫妻,开着旅行社,住在华盛顿郊区的温馨小房子,两个孩子聪明乖巧,日子看上去岁月静好。
但实际上,这对夫妻是克格勃派驻美国的高级间谍,从苏联老家被送到美国,从小接受严苛的特工训练,甚至连婚姻都是组织安排的。
感情是假的,身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只有任务。
他们的任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打入美国社会,收集情报、策反目标、执行暗杀,随时听命于莫斯科的指令。
他们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开车听摇滚,和邻居寒暄天气,孩子上美式学校,一切都和普通美国家庭无异。
但一到夜晚,剧情画风就突变…
上假发、贴胡子、变换身份,去色诱政府官员,潜入机密机构,甚至为了任务不惜杀人灭口。
这种“双面人生”让他们活得像行走的奥斯卡影帝影后。
白天家庭剧,晚上谍战片,切换无缝衔接…
更有趣的是,他们的邻居斯坦偏偏是FBI特工,专门负责调查苏联间谍。
斯坦这人也够倒霉,工作压力大,婚姻破裂,最好的朋友竟然就是他在抓的目标。
两家人时不时聚餐喝酒,菲利普还能和斯坦聊人生、聊婚姻、聊事业…
但如果斯坦知道他家隔壁的“好哥们”就是苏联间谍,估计能直接疯掉。
整部剧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对信仰的不同态度。
伊丽莎白是个坚定的“信仰”战士,她从小被苏联训练成一台冷血的任务机器,始终相信苏联的理想,认为自己在做的是光荣的事业。
她对美国文化毫无兴趣,哪怕潜伏多年,也对这里的一切嗤之以鼻。
她的忠诚度极高,即使任务再艰难,她都能毫不犹豫地执行…
甚至愿意让自己的女儿也成为下一代间谍。
而菲利普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他同样是克格勃,但在长期潜伏的过程中,他逐渐被美国的生活方式所影响。
他喜欢这里的自由,喜欢这里的便利,甚至有时候会开始怀疑苏联是否真的值得自己卖命。
他在任务中越来越有道德挣扎,比如他不愿意杀害无辜的人,对组织的极端做法产生抗拒,甚至一度想过叛逃。
这种信仰的拉扯,让他成为了全剧最矛盾、最痛苦的角色。
这对夫妻的信仰之争贯穿全剧,也成为他们婚姻最大的考验。
伊丽莎白总是希望菲利普能像她一样坚定,而菲利普则希望伊丽莎白能理解他的挣扎。
他们的感情既是真实的,也是任务的一部分,两人从最初的假夫妻,到逐渐产生真正的爱情,再到因为信仰问题而不断裂痕,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冲突,极具张力。
这也是《美国谍梦》的精彩之处,它不仅是谍战剧,也是一部深刻的家庭婚姻剧…
间谍任务只是背景,真正的核心是夫妻之间的信任、背叛、和解、再背叛…
他们彼此深爱,却又时刻在考验彼此。
他们既是战友,又是对手,他们的婚姻不仅要面对日常琐碎,还要面对各种生死抉择…
当然,《美国谍梦》也没有按照按传统套路来塑造正邪对立,你很难单纯地说菲利普和伊丽莎白是“坏人”,因为他们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棋子。
而FBI探员斯坦呢?
他也是个悲剧角色,工作多年,却始终被隐瞒,甚至在剧终时,他必须面对一个可怕的滑稽真相。
自己一直在和间谍喝酒聊天,甚至拿他们当朋友…
六季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谍战的惊险、婚姻的动荡、信仰的较量、身份的撕裂,但最让人动容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任务、某个紧张的枪战场面,而是在这些阴谋和潜伏之中,那些短暂而真实的情感流露。
菲利普在某个普通的傍晚,真的只是想坐在沙发上,看会电视,吃顿安稳的晚餐;
伊丽莎白在最危急的时候,也会害怕自己会失去家人;
斯坦在某一刻,真的把菲利普当作了自己唯一的朋友。
这些角色曾试图挣脱他们的身份,但最终却只能被命运裹挟向前,像幽灵一样继续生存下去…
最终,这场关于信仰、身份和家庭的梦,醒了。
但残酷的是,“故事中的角色”没有一个赢家…
「点击卡片即可关注」
想看美剧的剧迷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