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如今,一个人的大片时代结束了。有了《哪吒2》后,中国动画电影已经站在影史之巅,成为了“所有人的大片”。

读娱 | yiqiduyu

文 | 零壹

初五、初六连续两天票房超过8亿后,已经是春节档史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前景已经到了非常夸张的程度,目前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的预测达到72亿以上——而此前的中国影史冠军《长津湖》累计票房57.75亿,也就是说,《哪吒之魔童闹海》很可能将影史新纪录瞬间往上抬10亿—15亿,形成对第二名的断层式领先,这一数字实在太惊人了。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在春节档前瞻中,读娱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是档期内最“稳”的,因为影片的IP知名度、喜剧元素、视觉奇观属性叠加,具备了春节档走红的一切要素。

当时觉得40亿稳,50亿有望,但相信没人能预料到,观众对这部续集的热情程度。从首日4.8亿微微领先,到如今连续单日破8亿一骑绝尘,豆瓣开分高达8.5,猫眼、淘票票9.7分,在一切层面上都与同期影片拉开了巨大差距。

1

如何做到全层次观感的丰满?

《哪吒之魔童闹海》能捅破市场天花板,事后复盘仍要感叹影片极为扎实的内容制作,赋予了影片特别丰满的内容层次——世界顶级水平的动画特效、设计精巧的人物形象、贴合时下环境的大量隐喻、故事情节的张弛有度、老派却管用的屎尿屁笑话、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不刻板……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同时具备其中一两个优点,足以让一部动画电影成为精品,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是“既全又精”,它同时具备以上所有优点,且在所有层次上都在塔尖级别,这就相当恐怖了。

论喜剧观感体验,《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似只是简单的屎尿屁呕吐笑话,但就是能让大众喜闻乐见不反感,这其实是很难的走钢丝行为。在此前《小倩》的评论中,读娱君就认为:想要笑中带泪,牢牢把握观众情绪的起伏变化需要极高的编剧技巧和视听叙事技巧,很显然《小倩》没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那样驾轻就熟的喜剧能力。

论传统神话改编,《哪吒之魔童闹海》既跳出了神话文本、经典动画的框架,又在精神上继承了这些元素的养分,融入了导演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以真情动人。单就突出哪吒与父母情感而不让观众反感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实现了,更何况跳出哪吒与龙王的争斗而创造一个阐教秘密的“黑神话”类型故事主线,一下子让《哪吒》IP的故事变得海阔天空。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论隐喻,“真白”的玉虚宫,美元图形的天元鼎,发绿卡给身份,网上的分析更为详尽,本文就不赘述了。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而论画面制作和动作设计,客观理性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就是目前全球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水平超过同一时期的《荒野机器人》《神偷奶爸4》《海洋奇缘2》《功夫熊猫4》等欧美3D动画电影。 如海底妖兽通过虚空裂口围攻陈塘关、哪吒参与的三场捉妖试炼、最终的大战,每一次大的战斗场景特效镜头都份大量足,而在细节上又极近考究,把土拔鼠的毛发、章鱼妖兽的动作连贯性、妖兽铠甲的破烂细节、巨量的铁链如何不穿模……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单从铁链这一点来说就能管中窥豹,看出导演饺子在创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时的心理状态:

这是故事开场不久的第一场高潮战斗戏,无数妖兽穿越虚空裂口从天而降,他们身后都有着来自海底禁锢的铁链,铺天盖地造成了极强的视觉压迫感。

其一,开场不久就给到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意味着影片需要在一个极高的基础上继续拉高观众的视觉体验;其二,铁链的加入会带来无数的技术问题,如何不穿模,如何乱中有序还好看,如何模拟复杂场景中的物理变化?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如果从经济效益、项目完成保证的角度来说,不做铁链或者做成虚拟外形显然是更可控的方案。但从制作特辑中可以看到,这是团队最头疼的问题,却又是导演所坚持的效果。

热搜视频里饺子导演面容疲惫、鬓边长出白发,可见这五年的艰难。如果《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是现在这种导演主导的模式,如果这一IP不是从成都可可豆这个饺子自己主导的公司来制作,最终的成片很可能仍然有很多遗憾。可以说,是饺子个人的执念变成了团队的执念,进而完成了整部影片制作水准的量变到质变。

而这种现象追溯过往,其实就是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从《大圣归来》开始登堂入室进入主流票房市场时,内容升级的深层次推动力——那种完全基于个人的热情和执念,从独立动画开始就有的“一个人的大片”的理想主义。

2

国产动画电影领跑者们

关于理想主义者的赞歌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前十名里,有四部都是华强方特IP《熊出没》的春节档大电影。剩下的六部分别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深海》。

这些作品背后,读娱认为包括了对动画电影市场影响最大的五个人: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是那个让行业资本看到全龄动画电影市场“可能性”的人。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哪吒》导演饺子,则是让行业资本看到动画电影有“捅破市场天花板”潜力的人。

光线传媒和彩条屋影业背后的王长田和易巧,最早成体系地以投资导演工作室方式组建力量,推出《哪吒》《姜子牙》《深海》,在行业最需要资本的时候,为饺子等动画人才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长安三万里》背后的追光影业和创始人王微,以一种有别于彩条屋影业的“做动画公司而非做投资公司”的方式,细水长流,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另一股重要力量。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除了电影业资深大佬的王长田之外,其他几位的共同特点或许就是“兴趣使然”,驱动他们进入动画电影行业的一开始都并非是生意,所做的选择在当时看来完全不理性。

此前读娱分析“动画电影追随神话IP爆款的十年”,提及早期精品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大都需要四年,而2015年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则是行业中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天上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排片仅占全国院线的9%,票房仅占7%,到第四天就取得了票房日冠军,在无数“自来水”的推动下最终收获9.56亿元票房。

据媒体报道,“根据导演田晓鹏自述,这个项目一做就是8年。即便是后来真的拿到了天使投资,钱也根本不够用。钱很快花完后,田晓鹏就压上了自己在外面“接活”时期积攒下来的几百万,再后来又开始拿老婆的钱、爸妈的钱、岳父岳母的钱……”

2014年出品人路伟介入这个项目时,当时影片还只制作了10分钟。为了分摊风险,路伟又拉来了10家公司联合出品,还调动资源发起了众筹。而后来的行业“主角”光线传媒,当时一度加入又最终错过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而在不久后成立的彩条屋影业发布会上,田晓鹏和他的十月文化已经成为了光线旗下这家新公司的招牌。

从医科大学毕业的饺子,因为对动画制作的热爱转行广告公司,后又辞去工作靠“啃老”闭关做出了获奖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当时的饺子几乎身无分文,度过了像在“空间站生活”的三年半。随着短片获奖,饺子终于得以成立工作室,外接动画广告、手游设计等业务。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也是在2014年这个关键点,饺子接到光线传媒易巧的电话想到成都来聊聊。 “我突然感觉这次遇到的人很靠谱,和以前那些想空手套白狼的人不一样了。 ”饺子回忆道。 “咱们花上三五年时间,沉下心做一部长片,你来不来?”易巧最后问。 后来饺子琢磨了几个月给了易巧一个排版难看的PPT,这就是“哪吒”。

田晓鹏和饺子虽然年龄和起点不同,但都为自己第一部院线动画付出了极大的个人努力,几乎是赌博式地压上了自己的一切。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大圣》和《哪吒》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后,两位导演居然接着在个人第二部电影中选择继续“压上一切”。

为了完成《深海》这部一生要做的动画,田晓鹏搁置了继续做大圣续集这一明显保本的方向,倾尽所有讲述了一个很“反大众化”的故事;在《哪吒2》的制作之中,饺子导演同样抱着极为严苛的态度制作各种细节,几乎让团队崩溃。

也难怪两位导演在微博上惺惺相惜。田晓鹏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后发博表示被震撼得五体投地,随后,导演饺子转发感谢:“哪吒1的时候,是大圣带着吒儿走到了观众面前。后来,又是深海给了我莫大动力。谢谢田导的支持鼓励,会继续前行。”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而饺子背后的“伯乐”——创立彩条屋的易巧,他的经历证明他差不多也是这类人。最早在光线传媒做宣传策划的易巧,在26岁时向王长田主动要求做彩条屋,第一年整个公司就他一个人,他跑遍各个城市,与饺子等“可能拍动画电影”的人见了个遍,几乎全凭个人的眼光挑选、投资。

“我把所有后路都砍掉了。我跟每一个导演和团队说,这对于我们都是第一次,你不要怪我没那么成熟,我也不怪你没有做过……肯定要走遍千山万水,遇到千难万阻,但是我们可以花三到五年时间去做。成了,可能就是我们的路走对了;没成,一定是做得不够好。市场不会辜负任何一部好作品。”易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而在田晓鹏制作《深海》遭遇困难的当口,易巧在做完《魔童降世》后居然选择辞去彩条屋影业CEO的工作,和田晓鹏一起硬磕《深海》这部卖点并不讨喜的原创动画,这是极大的冒险、一点都不理性。《深海》的票房不算成功,但在不少喜欢这部动画的观众心里,地位很可能要比《大圣归来》更高。

哪吒与国产动画电影:从“一个人的大片”到“所有人的大片”-风君娱乐新闻

王微2005年创立土豆网,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理念开启中国视频网站先河; 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后,他选择退出,转而投身动画行业。 这一选择被曾外界解读为“文艺青年的选择”——他曾在采访中坦言,希望“创造一些东西,比生命留存得更久一点”。

他个人早期以近乎偏执的态度主导创作,身兼CEO、导演、编剧数职,推出《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三部原创动画,用当时超出行业水平的成本投入,实现了3D动画视觉技术上对国际大片的追赶,但这三部电影全是亏损的。

追光动画成立初期,“有钱任性”的王微还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方式大幅招募动画人才,据当时报道,王微认为国内现有的大多数动画电影工作室,在运营模式上存在根本问题。追光动画建立伊始,并不是大谈故事剧本或者动画形象,而是先招来了项目管理和后台技术人才,把工作室的管理平台和技术平台搭建起来,然后才开始招聘艺术类人才。

这造成的正面效应是追光动画的人才储备非常丰厚,从技术岗位到导演的跃迁越来越多,足以支撑起公司“三年项目、每年都有动画上映”的极快节奏。

比如《白蛇:浮生》的两位导演,1994年出生的李佳锴在毕业后不久加入了追光影业,在执导之前担任《白蛇2:青蛇劫起》的故事板艺术家,《新神榜·杨戬》的故事板组长,以及《长安三万里》的故事板组长;陈健喜则基本参与过追光所有项目,负责过不同的位置。《长安三万里》的导演谢君伟、邹靖,在首次执导前同样在追光的其他项目中打磨许久。

王微自己则退居幕后,但仍然在编剧的重要职位上把控着追光内容的整体基调。王微的十年追光路,是一部个人理想与行业现实的碰撞史,他未能一举把追光做成皮克斯,但也以互联网人的理性与文艺青年的敏感和理想主义,为中国动画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国产动画电影,一定是一个需要理想主义的行业。为什么?因为在《大圣归来》之前,《魁拔》等来头不小的作品纷纷票房惨败,田晓鹏、易巧、饺子、王微们面临的,是一个很难确定有回报的市场,一无所获的概率远大于成功,没有理想主义,一切根本不会从零开始。

如今,一个人的大片时代结束了。有了《哪吒2》后,中国动画电影已经站在影史之巅,成为了“所有人的大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