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电影,虽然口碑不一,但似乎都能找到武侠的影子。刀光剑影,江湖儿女,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本期视频,漫画家寂地带来《书中礼物》系列第二期,从《中国武术史》这本书出发,跟大家聊聊武术和武侠精神。

中国人的武侠精神(03:23)

武术,犹如一条飞龙,静静游动在中国人的历史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

周王翦商,南宋抗金,历史事件中,武术的作用无所不在。今年春节档电影,大家期待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还有徐克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刀光剑影的传说里,江湖儿女的故事中,投下了历史真实的影子,也重燃了大家对武术的热情。

《书中礼物》第二期,和大家分享《中国武术史》这本有趣的好书。作者习云泰先生,是一位习武之人,拥有中国武术的最高段位——九段。

视频|漫画家寂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风君娱乐新闻

《中国武术史》,习云泰/著,文津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千万别以为武术离我们的生活已经非常遥远了,有些习武的习惯,至今还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比如,一位成年男子,什么好东西都见过,占有欲也不高,但在路上捡到一根平淡无奇的棍子,却会宝贝一样的喜欢,珍藏起来常常把玩,奇怪自己怎么这么幼稚。不,这不是幼稚,从夏朝开始就有人研究棍棒,到了宋朝,耍棍已经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套路招法,行云流水,里面甚至蕴含着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金庸小说里的洪七公,棍法天下闻名,成了丐帮绝学,也是来源于现实的创作。那时候农户们春秋耕种,冬夏习武,一根棍子,是最好的娱乐设备,也是击退劫匪的救命武器。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早就没有这种需要,但对棍子的热爱,却刻在了基因里。

在古代,尤其是战乱时期,兵力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而那时的兵力,具体到每个人的战斗力。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就成了黑科技一般的存在,是每个君王都想争取的人才。战国时,君王对武术人才,渴求到了什么程度呢?秦国甚至有一条规定,哪个乡里如果有勇猛有力、骨骼惊奇的人一定要向上面报告,如果不报告,就是埋没人才,要按五刑之罪给予惩罚,可能被割掉鼻子或者砍掉脚趾,甚至丧命。可见秦国多么重视武力高强的人。(原文: 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告之,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

视频|漫画家寂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风君娱乐新闻

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剧照

而史书里记录的那些高手,听起来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有人能空手斗猛兽,有人一箭射穿一寸厚的铜板,还有一个叫黄回的人,史书上记载,十个人同时向他洒水,他却可以穿行其中,滴水不沾。(原文:“宜拳捷,擅舞刀,回尝使十余人浇洒不能著。”)《黑客帝国》里躲避子弹的世界名画面,放在武术的史书里,竟然也不算太过夸张。

很喜欢《中国武术史》书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的文字:“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奔放、高速的舞动,如雷电袭来,稳健、沉着的静止姿态,如江海凝聚着精光。其实这就是人做一件事时的最佳状态——高度专注,收放自如,迅猛出击。高手过招都是在电光石火之间,就分出了胜负。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远。”

放下这本书,才发现,武侠精神,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是那么遥远。武术远不只是一种搏斗方式,不只是刀光剑影,而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武功高强的人,常常都有勇往直前的热血,也有一颗强大而安静的心。在这混乱嘈杂、满是焦虑的时代,和大家分享《中国武术史》,愿我们都有一颗武者的心,立足现实,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