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创造了新历史,头部大爆款《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为《魔童闹海》)火爆到让许多市场常理都失灵了……

看着吒儿不断刷新各种票房纪录,我都有点麻了,就等着它成为中国影市票房冠军,再看看能不能达到87亿元以上了。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这段时间,关于《魔童闹海》为什么会如此受观众们的原因,大家也都说了一大堆,包括但不限于制作精良、叙事流畅、角色出彩、内涵深刻、画面漂亮、情绪饱满、特效细腻、又萌又燃等等等等。

这些理由当然都对、都很重要,可我认为,《魔童闹海》能够大卖的最根本的基础,也是许多人最容易忽视或者轻视的优势,其实就两个字:好笑

能够决定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关键,从来不是我们这些在网上评头论足的“闲人”或影迷,而是大量平时不进影院的“季节性观众”,他们看片的最大诉求就是“轻松休闲”,因而喜剧片一直都属于刚需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里,喜剧片更是拥有先天优势——目前国产片单日最高票房的纪录,仍然是2021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的10.1亿。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去年春节档票房最好的《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虽然最大卖点都不是喜剧,但因为挂了喜剧片的名头,最后都助力影片卖了30多亿。

“喜剧片好卖”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许多电影人都不愿意拍喜剧片,这个类型也总是在影迷“鄙视链”的末端;可与此同时,又有很多根本拍不好喜剧的混子,搞了一大堆粗制滥造的片子出来糊弄观众,使更多人不待见喜剧片了。

说穿了,喜剧片实际上很难拍,优秀的、应景的、普适大众的喜剧更是难上加难,像《唐人街探案3》虽然靠着通俗浅显的笑点拿到了下沉市场,但恶劣的口碑也使它难以更进一步。

好巧不巧,今年春节档电影中,《魔童闹海》不仅是最强的大片,同时也是最好笑的喜剧片。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只不过,魔童哪吒的“好笑”,自诞生之时起,便一直存在争议。

早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前,就有许多人对其形象设计抱有质疑,相貌猥琐、邪里邪气,还顶着两个烟熏妆般的黑眼圈,怎么看都不像主角,观众们能买账吗?

可随后观众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解答——当时很多人把《魔童降世》的成功归结为后半段“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与抗争,可我觉得一开始能够吸引大伙儿进影院的甜头,却是前半段小哪吒的胡闹。

影片中魔丸附体的哪吒,是个没做出伤天害理之事的混世小魔王,换言之,他只是一个高配版的顽童,喜欢恶作剧捉弄人,还会作打油诗,他确实很闹腾很惹人烦,但又没到真正使人厌恶的地步。

对于随心所欲、百无禁忌的人(尤其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说,这个哪吒足够亲切还能共情,而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也会觉得这个哪吒很有趣,甚至是羡慕。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除了顽劣、急躁的人设立起来了之外,魔童哪吒的笑点还通俗易懂、简单有效,可这也成了它被诟病的主要“缺陷”,特别是那些“屎尿屁”桥段。

《魔童降世》里就有娘娘腔的壮汉、吃鼻涕、撒尿放屁之类的笑点,而饺子到了《魔童闹海》依然本色不改(创作者该有的脾气),同样存在抠脚擤鼻涕、踩裙子、喝浓郁版“仙露”等情节。

俗吗?太俗了,简直有点儿“恶俗”了。有效吗?特别有效,并且这种俗还不是简单的庸俗或者媚俗。

就拿影片里玉虚宫那段剧情来讲吧,为什么会出现踩裙子、喝加料仙露的结果,不就是因为玉虚宫那个虚,是“虚伪”的虚么?

复盘一下事情的起因,是鹤童带着哪吒去“更衣”——一个尿急的小孩儿急着放水呢,鹤童却依然端着姿态慢吞吞地七拐八绕,还不准哪吒喧哗,于是心急的哪吒不小心踩坏了她的裙子,鹤童连忙去换衣服,这才让迷路的哪吒走错了地方。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也就是说,因为鹤童由始至终都想维持仪态、不愿露出丝毫自己妖族的痕迹,所以哪吒才有了给仙露加料的机会。

而后喝了“仙露”的无量仙翁,不是简单地露出满意表情说好喝,也不是立马感到不对劲吐出来,而是像品酒品茶那样皱着眉头仔细回味了下,接着猜夸味道浓郁,要沿用工艺,这是充分浸润包袱、达到喜剧效果最大化的高招。

另外,真正被“仙露”伤害到的其实只有主角自己(哪吒、太乙)和反派(鹤童、仙翁),并未伤及无辜,看似大尺度,实则也留了分寸。

笑点俗气没关系,玩屎尿屁的也不是没人,可要把这些段子与剧情人设紧密结合,还要前后逻辑准确通畅,能做到的却是凤毛麟角。

当然,这不是说想搞笑就非得玩俗的,“雅”的搞笑也有,比如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就是个中楚翘。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脱胎于同名动漫的《罗小黑战记》在喜剧方面非常有一套,它的笑点很高级,也很干净,而且是非常“动漫式”的包袱,能看进去的话会感到非常舒适。

唯一的问题是,想要get到影片中那些笑点稍稍有点门槛,部分地方想笑出来,你脑子里可能还得拐两道弯,虽然真笑了时会很满足,但就普适性和开怀率来说,的确远不及《魔童闹海》这种一眼就能笑出声的片子……

现实就是,许多电影人并不乐意取悦观众(他们更热衷教育观众),而剩下那些愿意的人,水平又普遍太差。

可饺子是个高手,他本身自己就很喜欢演,两部电影里他都亲身参与了配音指导(在《魔童闹海》里配了土拨鼠大王),还整天打磨剧情与笑点,彻底让吊儿郎当的小哪吒与搞笑挂上了钩。

反正,每当我一想到/一看到白玉台上哪吒流里流气地弹舌头打招呼,然后被太乙真人捶头的画面,我就会忍不住笑出来。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这种角色形象+人设上自带的喜感,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

一想到现在其他多数喜剧电影里,依然要靠夸张的表情、受难的妆造、生硬的包袱、单线程的段子等来搞笑,我就愈发觉得《魔童闹海》的不易……你可以说它的笑点粗俗、老套,却无法否认它的“笑果”易吸收、易消化、易见效。

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娃,前几年她很乐意去电影院,我一年里可以带她看十几二十部子供向动画,但去年就叫不动她了,全年只看了三四部(除了《熊出没》外没什么想看的片子),显然她的兴趣转移了,或者说不想看太低幼的电影了。

而今年我们大年初一上午就去看了《魔童闹海》,之后我还是在她的催促下去二刷的,并且已经约好晚几天再去三刷IMAX了——这是她第一部在影院二刷+的电影,跟我一样这么上头,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这个哪吒“好笑、好玩”。

如今不断破纪录的票房成绩,也证明《魔童闹海》赢得了下沉市场,让无数观众首次或重新走进了电影院。

为啥“哪吒2”这么受欢迎?-风君娱乐新闻

只有让广大普通观众看高兴、看乐呵了,他们才有兴趣和耐心把故事看下去,并继续认识到这部影片还有前文一开始所提到的那么多优点。

“雅俗共赏”四个字,说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千难万难,我们不缺玩高雅的或者玩低俗的电影人(尤其是自鸣得意的“雅”和毫无下限的“俗”),缺的是能把两头兼顾好、真正愿意花心思尊重观众的创作者。

《哪吒之魔童闹海》当然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好片,也存在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可它能在让大多数观众们笑出来的同时保证了雅俗共赏,维持住了很高的下限和上限。

能让这样一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新晋的票房冠军,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