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那天聊春节期间的四个话题,有个中年读者看了第三个话题之后,留言说,他没有年轻人的困惑,但是有许多中年人的困惑。

他很困惑,为什么自己人到中年,年轻时的那些困惑丝毫未解,反倒平添了许多。

你说的那些事关你个人隐私的问题,我看了,我想了想,你有,我有,大家有,几乎人人都有。

为什么你困扰,我不困扰?为什么有人困扰,有人不困扰?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

有人后悔过去,担心未来;有人不后悔过去,不担心未来。

如是而已。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别?

是对于因和果的理解,有人眼里只有果,有人眼里看得到因。

最近有本外行拍的电影,创造了票房史上的第一,就是哪吒2。

哪吒2的导演当初是药学院毕业的,也没有从事过影视方面的工作,既不是京圈,也不是沪圈,既没有读过北影,也没有读过上戏。

更没有当过横漂,不曾被哪个影视业大佬提携。

但就是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外行,他准备吊打整个影视圈。

其实这样跨界打劫的事情,我们已经见多了,这件事情的根源非常简单,就是教育的普及化。

国内的大学生找工作的确难,难是因为供应量大。

但供应量大的背后是因为有教无类。

我们常说印度只有一亿人口,是因为印度只教育那一亿人口,美国被称为底线抬高的印度,是因为在美国,如果你想要学习那些日后能赚钱的理工类的专业,往往都要交高昂的学费。

如果你有教无类,不去控制理工科学生的供应量,那自然不好找工作。

但是,不好找工作的背面是什么?

是竞争充分。

如果学医的,好挣钱,人家也不会跨界打劫,打劫到影视圈去。

如果学计算机的,好挣钱,人家也不会跨界打劫,打劫到零售业,打劫到汽车行业里去。

正因为不好挣钱,所以高手得以充分的体现,哪里都是高手,到处都有高手。

你说影视行业想要自己圈个小山头,彼此拜师称大佬,互相提携对方的子女,关起门来玩游戏,可不可能?

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

只要还有钱赚的地方,迟早会有人拥过来,这就是有教无类的副产品。

哪吒2就是这么一个现象。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非常理解中年人的心态。

有人后悔过去,有人恐惧未来。

后悔过去是觉得自己曾经有过的机会,没有把握。

恐惧未来是担心自己的后代,能否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那么你说,为什么我不后悔过去,不恐惧未来?

难道是说我没有错失任何一个机会?又或者说,我对我的后代有绝对的把握?

都不是。

我不后悔过去,是因为我清楚,人不是万能的。

巴菲特有句话说,投自己懂的东西。

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听进去的人很少。

绝大多数的投资失败案例都不是因为运气不佳,而是因为那个投资人,非要上来就重仓自己此前并不了解的事物。

人们往往都是因为某一个行业赚到了钱,就想着自己可以通过投资赚到更多的钱。

却很少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是不是因为投资赚到的钱呢?

或者说,投资也是一个行业,你到底懂不懂呢?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机会,机会只是对于懂的人,对于做好准备的人,它是个机会。

换言之,所有你没有抓住的机会,就是你不懂呀,你并不是真的懂,你也没有做好过准备。

那你何来后悔?

至于未来,就更不需要担心。

因为我讲过,我们是有教无类的,这就意味着,你不拼,有得是人拼,你没有才华,有得是人有才华。

如果教育只发生在士大夫群体里,那传承就变得井然有序。

如果教育发生在全体人群中,那传承的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你当下的既得利益怎么来的,你自己最清楚。

你拿着两把菜刀,从铜锣湾东砍到西,你是陈浩南,大家认你。

但你总会老,你总会跟不上趟,何况谁告诉你下一个陈浩南一定会从街面上诞生?

也许下一个来自三体,也许下一个直接扔二向箔了。

跨界打劫无处不在,降维打击天天发生。

所以作为一个中年人,有什么可担心未来的?未来又不属于你。

那天我在第三个话题里面,为什么讲给年轻人?

因为我知道天下大势,无可阻挡。

从有教无类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无可阻挡了,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从因诞生的那一刻起,果已经是注定的。

既然火注定要烧起来,为什么不添一把柴呢?

围绕着篝火跳舞,有什么不开心?

年轻人注定要取代我们老家伙,那不妨助他们一把,让火烧得更旺,让竞争更激烈些。

欧阳修说老夫当避路,让那些惊才绝艳的,早点吟诵大江东去,不好么?

说到底,作为中年人,你还是想不通。

你一直觉得是你在活,而在我的眼里,我只是看着“我”在活。

其实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只是静静的,观看着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

那天聊第三个话题时,有些读者问我,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精神内耗?

就是这个原因呀。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用哪吒2更新中国影史来回答中年人的困惑-风君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