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救得了被「抛弃」的电影院吗?
![](/wp-content/themes/fj/img/banner.png)
作者/夏颂
编辑/闫如意
今年春节,比财神更忙的神仙是哪吒。
这边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打了三十几场仗,妆卸了又画:
扭头就踩着风火轮去隔壁《封神2》里将殷郊送往天庭变成燃气灶模样,再带其到西岐参与商周大战:
而比哪吒更忙的是观众。
作为整个办公室电影院投入最高的凯斯,即使回了县城,也不忘参与这场“史上最强春节档”。
为了不被大众剧透,他大年初一比上班还忙:
一大早赶车去城里,9点看哪吒,13点看封神,15点看唐探,18点看射雕,差点赶不上最后一班返乡公交车。
“一天下来,感觉脑子被马蹄踩了千万遍。幸亏今年没有《齐天大圣2》,要是悟空再来杵一棍子,我能直接升仙。”
坐在颠簸的公交车上,看着平静的公司群,想着这一天哪吒、太乙真人、申公豹、姜子牙这几位神仙从年轻到苍老,从天津打到陕西,凯斯彻底陷入了沉思:
“大过年的,公司都知道放假了,啥事值得咱神仙们这么大动干戈?”
中国神仙打架,赚了多少票房
在大年初一之前,大众对《哪吒2》和《封神2》都抱着很高的期待。
毕竟,《哪吒1》在2019年暑期档狂揽50亿,高居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五;《封神1》更是火得很“燃”,网友一边对它的宣传恨铁不成钢,一边积极二创,硬生生捧出26.34亿票房。
自预售开始,两部电影就吸引了诸多注意力,每当春节档电影预测票房,两部电影一直高居前三,两部电影神仙打架的名场面引发无数人期待。
然而一个春节过去,《哪吒》票房高达48.39亿,断层领跑,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而《封神》仅有9.98亿。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都是神仙打架,问题出在哪儿了?
5年的长工期让《哪吒2》的特效,对《封神2》1年半的制作堪称碾压级别:
这是哪吒的三头六臂:
这是殷郊的三头六臂:
十二目相对,谁敢信殷郊这个甚至让元始天尊元气大伤到须发皆白呢?
有人发现《封神2》中整个西岐的剧情,几乎都是在第一部赚到钱后重新补拍的,这仿若煤气灶的特效难道是打工人的叛逆宣言?
不过,这其中可能也有些玄学的力量。
“说过年不能看《封神》,因为封神榜里把财神赵公明给打死了。”
抛开玄学、特效不提,两者的剧情细腻程度差异极大:
哪吒依旧少年意气风发,自由反叛,更让人惊喜的是,比起第一部的“燃到底”,《哪吒2》中丰富了申公豹的角色背景,让反派精神有了另一层深意:
作为普通妖精,考上天庭的申公豹是全家人的骄傲,实际上脏活累活见不得人的都干了才分来6颗丹药,还舍不得吃留着给家里的弟弟,而神仙随随便便就是几千颗仙丹。
如果把天庭当作上岸,申公豹一家勤勤恳恳谋出路,哪吒上岸再放弃。
没有对错,只有生活。
看电影的打工人不语,只是一味地心酸哭泣。
至于《封神》,如果说《封神1》是道色香味俱全的开胃菜,那第二部就是让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起《封神1》的严谨工整,《封神2》在剧情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元始天尊实力被削弱,哪吒杨戬纯属背景板,魔家四将也被改成了连基本的语言功能都没有的“4个傻大个儿”。
而让人期待的女将军邓婵玉,也成为了《封神》粉丝最大的意难平。
由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在第一部结尾仅凭一个亮相,便将观众的期待值拉满,第二季中她依旧目光敏锐,力量感十足,颇具女英雄英姿。
只是邓婵玉虽改写了原著中“嫁给土行孙”的命运,却又陷入了与姬发的“暧昧”之中。
“本来期待邓婵玉大杀四方,结果战争都成了俩人爱情背景板了,邓婵玉不仅要教姬发如何战斗,死的时候还得听《有女怀春》,乌尔善!还我女英雄!”
先后看完《哪吒2》和《封神2》的凯斯,内心五味杂陈。
“一天看完下来真的很想劝劝乌尔善:反正你们都是一个道上的神仙,要不咱先撤档躲躲风头,你再精修一下,我们暑假再见可好。”
当然撤档是不可能的,第三部的制作资金是危险的,《封神3》的未来是迷茫的。
但,明知春节档有精修5年的《哪吒2》站岗,《封神2》为什么非要和它撞?
中国英雄宇宙,“拯救”中国电影市场
仔细观察会发现,今年春节档是中国英雄浓度最高的一年。
神话英雄故事在春节档上映的例子也有过,但一次性出现这么多神还未曾有过。
如果说2013-2018年春节档几乎被西游IP垄断,今年春节档宛如中国神话英雄开年会:哪吒、杨戬、姜子牙、申公豹……
齐天大圣虽然没有以主角的形式登场,却也在《哪吒2》中拥有着超强存在感。
那边封神英雄宇宙正在打得不分你我,这边金庸武侠英雄悉数登场,郭靖、黄蓉、江南七怪,熟悉的名字,不熟悉的江湖。
《唐人街探案》的第10年,陈思成在钻研短视频赛道颇有成就,原本轻松的冒险喜剧探案变成了平民英雄带文物回家的故事,国仇家恨,一把子燃起来了。
不仔细看,都有点分不清这是哪一种英雄主义。
中国英雄短兵相接,6部大IP电影决战蛇年春节档。
戏外,6部大片幕后出品公司汇聚了行业内几乎所有头部电影公司。
意外的是,在宣传上,今年春节档6部电影却一致选择了“沉默”。
不同于以往点映多场、短视频传播的宣传模式,今年春节档仅有《熊出没·重启未来》举办首映礼,其余5部电影神秘到底,除了官方预告视频之外,几乎没有再多的信息轰炸。
6家都大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抢观众,反而手拉手一起登上春晚,宣传起今年“春节档”。
唯有线下海报,透露出一丝春节档电影商战的火药味。
神话英雄齐聚已经罕见了,中国英雄低调全部集结,事情并不简单。
为什么如此?为了拯救低迷的电影市场。
2024年的电影市场,体感就很凉,每个人回忆起2024年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几乎都只有年初的《热辣滚烫》。
而这份冷意,从数据上看更直观清晰:
2024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收获425亿元,这个成绩是除疫情两年之外,近10年票房最低的一年,而票房榜前5的电影中,有4部出自春节档,总票房达113亿元,占全年总票房近27%。
而春节档之外,几乎所有传统传统意义上票房旺季都不如意,2024年暑期档直到7月,上映的《默杀》《抓娃娃》才稍有起色,却和2023年《消失的她》热度完全无法比拟。
而在题材上,传统优势的现实题材电影几乎都哑了火,徐峥作品《逆行人生》预测票房在5亿左右,实际只有3亿多,而作为续作,《雄狮少年2》口碑上没输第一部,然而在市场上却遭遇惨败,售票平台预测票房不及第一部的一半。
电影市场,太需要燃起来了。
擅长燃的中国英雄纷纷下场,确实让电影市场恢复了些生机。
剧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票房总计95.10亿,总观影人次1.87亿,突破历史纪录。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无论从哪方面看,今年春节档都让人为之一振。
但接下来的电影市场,真的能接住今年春节档的火热吗?
这届观众,为什么不爱看电影了
大家为什么不看电影了?
电影票价太贵,是最直接的原因。
今年春节档改革的决心很强,从预售开始多部电影便被报道有低至19.9元甚至9.9元的票补政策。
但绝大多数走进影院的,依旧是没有领到优惠的普通人。
大城市影院多,价格还能“打下来”一些。在普通县城,一张IMAX的《封神2》照样还是八九十块,《哪吒2》100+的票价比比皆是。
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大年初一在湖南某县城电影院看《唐探1900》,遇到了无座票,价格和有座一样。据新闻报道,一县城电影院给没买到票的儿童开售了站票,和座票价格一样。
”一家人春节一起看场电影,价格都得200+,这票价已经不是合家欢娱乐了,已经算轻奢生活了。”
如果高昂的票价,能买到好的故事和视觉效果,也不算浪费。
事实上,由于电影营销花样过多,早已透支了大家对电影的信任额度。
电影营销本来是为了让好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给不同类型的电影找到精准观众,结果现在台下的才是真演员。营销视频的“观众”里:有人疯狂落泪,有人边看边加班,甚至有人现场打拳背诗……
被营销内容吸引进电影院,动辄就是2个半小时的超长憋尿。
诈骗式营销已然出现苦果。
短视频、短剧的冲击下,票价越来越贵的电影成了性价比极低的休闲娱乐方式。
如今,让观众们自发“想去看电影”,比让他们走进电影院更难。
与其说观众不愿意进电影院,不如说能吸引观众进电影院的电影太少了。
当然,从今年春节档的阵容和宣发,也能看出电影市场改革的决心。
虽然2024年10亿票房以上的电影数量偏少,但看电影类型会发现,2024年有很多优质内容供给的提升和多元化题材的尝试。
比如女性电影异军突起,《热辣滚烫》以外,小成本电影《好东西》,豆瓣评分高达9.1,票房也拿到了7亿以上,口碑票房双丰收。
香港电影以全新的人文视角回归大众视线,《破·地狱》、《九龙城寨》都取得了破亿的成绩。
观众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一些创作者对类型和题材的大胆探索,比如科幻片《从21世纪安全撤离》、儿童片《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等;也能看到《异形:夺命舰》《周处除三害》这样以往银幕上鲜有尺度的视觉冲击,不少中小成本电影质量都很高,在社会上也引发了很多讨论。
如果说2023年是各家着力清库存的一年,以电影基本两年的创作周期来看,2025年会有很多新的电影出现,《哪吒2》便是个好例子。
2025年,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了。
我们一起期待今年电影市场,能够迸发出怎样的生机。
参考资料:
年年都喊“史上最强春节档”,今年来真的了?刺猬公社 2025-01-26 09:54
中国的电影市场,在还过去十年的债 圈内师老师 2025-01-09
2024电影市场十大关键词 镜像娱乐2025-01-14
惨淡的电影市场,希望在哪里? 博客COVER 2025-01-06
史上最强春节档,也难救中国电影市场 磨刀研究所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