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六姊妹》几集,不得不说,剧里面无论是老戏骨还是新生代演员,吃戏要给满分。
这部剧时间跨度大,涵盖了大饥荒延续、wenge、物价闯关、第一次下岗潮等历史时期。
虽然剧中的何常胜和刘美心都是双职工,但架不住一大家子嘴巴太多,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物资极度紧缺。
稀粥、窝窝头配咸菜,几乎成了他们的日常菜色,何常胜一口窝窝头,一口小咸菜,吃得津津有味,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觉。
最近更新的一集,何家丽放学回家,进屋一闻到厨房飘出的油渣子香味,立刻狼吞虎咽吃了起来,毕竟,天天咸菜窝头,太久没沾荤腥,这搁谁都得馋得不行。
而这油渣子还是刘美心生完老三后,何家老太太,为了给媳妇补身体生“儿子”,才熬的,平时怎么可能舍得这么奢侈。
何家丽偷吃了给老妈补身体的油渣子,加上好不容易熬出来的猪油赔给了汤家,何老太太只能上山摘野菜做野菜饼。
而刘美心跟着何常胜虽然生活拮据,但还没到活到那种,揭不开锅的地步。
看她第一次看到野菜饼的表情,就知道这玩意儿她压根儿没吃过,一脸难以置信又不好驳老太太的面子。
她小心翼翼地掰了一小角塞进嘴里,使劲儿往下咽,那表情简直了,就像吃了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
嘴上还说着“还行”,可下一个镜头里的她,眼眶都渐渐泛红了,手里的野菜饼才啃了一小半,刘美心的这段吃戏,也被网友截下来,称之为教科书级别的“生理反应演技”。
咬野菜饼时下颌骨紧绷,吞咽时颈侧血管轻微收缩,放筷子时指尖无意识颤抖,眼神还时不时往碗里的野菜饼瞟….
这场戏中,邬君梅没有过多的台词,可这套“口腔+眼神动作链”,直接将“难以下咽”四个大字刻进了观众心里。
刘美心面对野菜饼的复杂心理,被邬君梅拆解得那叫一个到位:初尝时的错愕,强咽下的生理抗拒,最后望向婆婆和菜碗的愧疚。
那一口“野菜饼”,仿佛是她与角色之间的一次灵魂对话,让观众在短短几秒钟内,就看到了角色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这套“情绪组合拳”,打得那些流量明星都找不着北了,吃饭戏从来都不是走过场,是走心,吃戏其实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与那些演技不够却硬撑吃戏的演员相比,邬君梅的表演是一次生动的示范,而《六姊妹》这一桌粗茶淡饭,就是内娱最荒诞潜规则的照妖镜:吃戏成了重灾区,假吃、借位、剪辑…
让多少演员无地自容
去年的杨幂,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里演吃鸡腿,为了追求真实,特意把鸡腿放嘴里“咬”了一下,结果那表情,明明是美味的鸡腿,愣是演出了厌食症重度患者的感觉。
而同样客串《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刘诗诗,拿着糕点小口咬,咀嚼两下好像真吃了,但仔细看,那也只是嘴皮子碰了碰手指。
假吃就算了,连喝水都是假的,更甚至连嘴巴都不肯张开,网友都嘲讽:“水里有毒吗,平时不喝水吗?”
“吃东西假吃还能辩解,水为啥不能喝?
看看陈佩斯的吃面条,吃馄饨,王最瑜的吃鸡,都是无实物表演,那才叫表演。
不管是哪一样,只要是生活化的场景,那就要真刀实枪的吃才有效果啊。
《人民的名义》中,小官巨贪的赵德汉,明知家里来人是要查自己的贪腐问题,为了迷惑对方,赵德汉面前摆着一碗清水面条,手里捏着一片蒜,他吃的那叫一个香,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个清白的好官。
《天下无贼》里的刘若英,卷起一包烤鸭就往嘴里塞,大酱沾在嘴边上,腮帮子被塞的鼓鼓的,眼里恰到好处的落下一滴泪。
一场吃戏演的人心头一紧,吃的很实在,但让人感受到的却是心痛。
比如去年的《清明上河图》,梦夏饰演的赵瓣儿,吃起馒头跟街头乞儿差不多,那狼吞虎咽的劲儿,都让我怀疑,她到底吃得是不是馒头。
小编当红时看到她吃馒头的时候,直接去菜市场买了各种好吃的大馒头,一边跟着吃,一边追剧。
还有同一部剧里面张颂文吃荔枝,只见那一口荔枝精心扒好放入口中,犹如王母娘娘吃仙桃,一个字:美!
要说第一,当之无愧就是张译吃粉,那种被面烫了一下子的演技,堪称教科书,绝对不是演的,而是本色出演的。
还有老戏骨张嘉译吃面,你看他呼噜呼噜,把一大碗面往嘴里塞,隔着屏幕都想知道,那油泼面到底啥滋味!
这绝对就是干饭达人!
但你别以为,只有男人豁得出去。
刘亦菲在《玫瑰的故事》里,吃戏很拽,看她吃肉,绝对是大口大口认真吃,还一脸的享受,那股子自然的状态,一看就是真的在吃!
要不,人家怎么会成为微胖女神,该吃吃,该喝喝,该美美,啥也不耽误,看刘亦菲啃肉,真的觉得这姐太豁得出去了。
再看看杨幂刘诗诗,这样的吃戏,留着干啥?
结语
其实,要论吃戏,只要问问自己,追剧的时候是否也跟着分泌唾液淀粉酶,就知道是真吃假吃。
《大宅门》里斯琴高娃嗑瓜子都能嗑出家族兴衰,《父母爱情》里郭涛扒饭都能扒出半辈子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