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所畏惧2》中,梅大梁是个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业界大佬。她著书立说、传道解惑,开办律所、执教高校,是个学术事业两开花的风云人物。

从三尺讲台到一方律所,梅大梁的这一生,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带过的弟子多如牛毛。

不过,纵然是名师,也未必人人都能成为高徒。孔子一生学生三千人,最终有名的仅七十二人。在梅大梁的学生中,优秀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够让她欣赏的却是凤毛麟角。

在诸多的学生弟子中,梅大梁最欣赏的只有两个。她曾对罗英子说过,“我这辈子,带了不少弟子和学生,最让我欣赏的,方丽虹算是一个,许卓算一个。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方丽虹与许卓,这是梅大梁最欣赏的两个弟子。

对于恩师给出的答案,罗英子当场表示不服,她声称自己可以争取第三人。不过,梅大梁给出了解释——“你还没登堂入室呢。

梅大梁的话很直接,在法学神圣的宫殿里,罗英子只是入门、进阶,距离登堂、入室还有着遥远的距离。就像她说的那样,许卓两次进看守所,写出了两本法学专著。

立德、立功、立言,无论从那个视角看过去,罗英子距离许卓、方丽虹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不过,梅大梁对方丽虹、许卓青眼有加;但是两人却在背后联手,上演了背刺恩师的一幕。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随着铸成案渐渐浮出水面,我们忽然发现,当初背信弃义、陷害梅大梁的小人,恰恰就是她最欣赏的两个弟子。

这一幕简直令人感到讽刺,梅大梁识人的眼光到底是有多差,才会欣赏这两个欺师灭祖、卖师求荣的货色。

随着方丽虹与许卓的再次联手,后知后觉的我们终于明白,梅大梁之所以欣赏他们,是因为她和许卓、方丽虹本质上是一类人。

铸成案与万纥案,虽然时隔十年,但却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两个案子。

当初,梅大梁夫妇主导推进铸成破产重整案,遇到了和罗英子一样的难题——铸成的公司高层隐匿转移大量资产。在这样违法犯罪行为面前,梅大梁夫妇的选择和方丽虹完全一样——隐瞒消息不予公开、全力确保重整方案通过。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在直接的利益面前,梅大梁和许卓、方丽虹一样,选择了秘而不宣。

摧眉折腰事权贵,著书只为稻粱谋。梅大梁这样的法学前辈,在他人眼中是高山仰止一样的存在。事实上,在刚刚创办律师事务所时,梅大梁夫妇还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良诚所,是良心和诚信的所在。不过,世上所有的人,一旦出发太久、走得太远,往往就会在不经意间忘记了初心。

作为律师,梅大梁们本来应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是,在真金白银的诱惑面前,她和方丽虹、许卓一样,分分钟就放弃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梅大梁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总能放弃底线、不择手段。更加可怕的是,在追逐金钱的同时,梅大梁们的心理也渐渐地出现了扭曲。

就像陈硕说的那样,在阴沟翻船、身败名裂十年后,梅大梁依然是个性格强势的人,当年的她,一定是飞扬跋扈、说一不二。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事实上,当年的良诚所,年轻的合伙人们看似是梅大梁夫妇的弟子,实则是他们手中随意玩弄的工具。夫妇两人利用学阀地位和优势,对后辈们不是帮扶提携,而是肆意打压。

多年以后,谈及这段往事,梅大梁对邱华是这样说的,“我们把这个案子交给一个外人许卓,我们的确欣赏他,但这也是一种警示,我们想让谁活谁就活,不尊重我们,只能被晾在一边。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梅大梁自视甚高、主宰一切,根本就不尊重任何一个弟子,这才有了方丽虹与许卓的联手背刺。

梅大梁利用铸成案敲打良诚所的年轻后辈,这样的做法与许卓利用万纥案打压拉拢罗英子简直如出一辙。梅大梁之所以欣赏方丽虹与许卓,是因为她在两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罗英子的执着与追求、公平与正义,与梅大梁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不顺眼,必不会青眼有加;不同道,注定是不相为谋。因此,即使有一天罗英子闯出了名堂、作出了成绩,她著作等身也好,为民伸冤也罢,终究不会是梅大梁欣赏的弟子。

《无所畏惧2》:梅大梁最欣赏的弟子,为什么偏偏没有罗英子?-风君娱乐新闻

毕竟,苍蝇只会围着屎转。直到万纥案重现了铸成案的往事,罗英子眼中的梅大梁,才终于去了滤镜卸了妆,关了美颜素了颜。

良诚所,既无良心,亦无诚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