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ontent/themes/fj/img/banner.png)
前言
近期,网络上对乌尔善导演执导的《封神演义》续集掀起了激烈的讨论浪潮。
这次,我们暂且不讨论剧情,而是聚焦于所谓的主角成长轨迹。
导演,您是否将《封神演义》中姬发的角色发展顺序颠倒了?第一部中那个机智的青年,在续集中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思维迟钝的人呢?
一、《封神演义》第一部中的姬发
许多人认为第一部中的姬发尚未完全成长,但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第一部中的姬发实际上比续集中的他更加聪明和有责任感。
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中姬发的表现。
首先,他行事果断。
在姬发随殷寿征讨苏护归来的庆功宴上,面对被狐狸精苏妲己附身而疯狂的殷启,他先是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然后手持宝剑企图攻击殷寿。
在众多年轻的王子中,姬发勇敢地站出来,直接击败了大王子殷起。
在这群年轻的王子中,姬发的表现无疑是果断的。
尽管从全知视角的观众知道这一切都是殷寿的计谋,但问题是姬发并不知道。
其次是他心思细腻,处事圆滑。
当王子殷郊发现宫中的狐狸精后,持剑追杀,一直追到殷寿和苏妲己休息的鹿台。
殷郊解释说他发现了狐狸精,所以前来追杀。
而姬发则急忙表示,他们担心大王的安全,因此前来护驾。
两种说辞,优劣立见。
殷郊的说法实在让人难以不怀疑这位王子是否急于篡位,打算趁夜暗杀自己的父亲。
还是姬发的说法更为妥当,大王,请不要误会,我们是忠诚的,只是来保护您的。
此外,在这次事件之后,姬发与殷郊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姬发已经对尚未露出真面目的殷寿产生了怀疑,只是没有明说。
第三,他临危不惧,机智过人。
当殷寿要求四大伯侯的王子杀死各自的父亲时,其他三个同伴或是因为对亲生父亲心怀怨恨,贪图爵位,或是因为无奈,只能拔剑杀死自己的父亲,向商纣王交出投名状。
只有姬发及时反应过来,用“杀人不如诛心”的说法,成功暂时平息了商纣王的杀意,保住了自己父亲周文王的生命。
就这些表现而言,你说姬发是个单纯的小伙子,二愣子,这简直是笑话,他的智商和情商绝对是顶级的。
二、令人失望的逆向成长
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封神演义》第一部中的姬发还没有成长起来,而第二部的姬发才是成熟的开始,难道就因为第二部的他开始谈恋爱了吗?
大家要明白,第一部中的姬发确实做了一些在全知视角看来不理智的事情,比如向商纣王告发试图谋反的四大伯侯。
但问题是大家要明白几件事。
首先,在第一部中,至少在姬发等人看来,商纣王是一位值得支持的明君,也是他们尊敬的父亲。
甚至在姬发看来,商纣王之所以遭受天谴,甚至要自焚献祭,是因为他鲁莽地杀死了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