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中国票房冠军一周后的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票房距离突破单片百亿大关仅有“一步之遥”,位居全球票房TOP20。

伴随着全球上映,票房数字仍在快速增加。目前,猫眼专业版给《哪吒2》的预测票房已经超过160亿元。

这一刻距离前作《哪吒1》上映,已过去整整5年。

时间打磨出了极具想象力的特效与情节。

例如人妖两族交锋中,陈塘关黑云压城,岩浆自裂空倾泻,海底万妖倾巢而出,关外妖族身后铁锁摇曳、关内士兵列阵以待;单是双方近4分钟的缠斗,耗时便已超过1年。

“国漫之光”的成就,来自全行业的托举

该片技术开发总监黄功就曾表示,“《哪吒2》像奥运村,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动画人才。”

技术难点外,“烧钱”是理想主义者无法回避的另一大难题:精品需要时间,而制作周期过长又伴生着融资困难、预算超支等资金问题,亟需觅得金融支持。

据杭州银行透露,客户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下称“花果山传媒”)就曾参与《哪吒2》“天元鼎内大战”、“龙王出场”等片段的特效与渲染工作。

花果山传媒主业为动漫IP培育、运营,曾与阿里巴巴影业、复星影业、BILIBILI、腾讯视频达成战略合作。

该公司CEO周建敏透露,为保证视觉冲击力,团队整体投入在《哪吒2》上的时间已接近一年。

影视制作到文创开发,极强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文化行业的融资难点。

一方面,投资者在面对长周期项目时,难免有“夜长梦多”忧虑;主导内容的文化企业又多为轻资产为主,缺乏可抵押固定资产用于融资。

另一方面,制作过程中的场景搭建效果不佳、特效难度超预期等突发情况,则需要源源不断的后期资金;《阿凡达》续作就曾因水下制作难题,成本大大超出预期。

信风注意到,当前多家银行已将目光转向影视行业,加码文化与科技金融。

例如上海银行就曾为电视剧《繁花》提供大额授信。

2020年,《繁花》剧组遭遇疫情封控,拍摄周期一再延长;这一时期,上海银行就曾为其提供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分8次提款以匹配拍摄与支付周期。

该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叶正翔曾表示,“文化企业整体偏轻资产,周期和盈利模式不同于传统企业,要开拓全新的风控模式。”

此外,中国银行曾与华策影视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影视制作、发行等业务;

浦发银行曾为上海电影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了《攀登者》等影片制作;

招商银行则与博纳影业保持长期合作,为多个影视项目提供融资,为《红海行动》等电影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