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第一”“全球票房前二十”等连番热搜轰炸后,观众对于《哪吒2》破百亿的消息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随着票房纪录不断被打破,各大平台对于最终票房的预测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大家已经将《哪吒2》最终国内票房预测为160亿。如何进入全球票房前十和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是粉丝们切要关心的事情,“自来水”三刷四刷地“冲榜”,为的就是让《哪吒2》走出中国,抵达更远的地方。

《哪吒2》票房破百亿!专业人士解读其何以爆火-风君娱乐新闻

为了解释《哪吒2》爆火的现象,南都记者邀请的几位业内专业人士,他们会站在自己的专业视角给出自己的看法。《哪吒2》的商业和口碑奇迹的缔造,其实不仅仅是它好看就够了。

《哪吒2》票房破百亿!专业人士解读其何以爆火-风君娱乐新闻

徐若风(影评人)

其成功是技术、文化、市场、话题度等多维的突破

首先,《哪吒2》是一部能代表电影工业水平的作品。继《流浪地球2》之后,时隔两年,《哪吒2》从情节、设定、情感、画风、动作特效,再到整体的场面,都是下足成本的。而且所谓的可以引导大众“磕CP”的话题性上,上述等等层面其实都是《哪吒2》工业化的体现。现在国内观众特别认可《哪吒2》极致的特效、细节打磨,还有全行业协作的结果。本片集结了过百个外包团队,其中有特别多的中国动画人。我之前看到有总共超过4000人的团队协作完成了电影的特效镜头。随着《哪吒2》的票房的上升,观众开始关注这些幕后制作的消息。

《哪吒2》的话题非常多样化,跟春节档其余较为单一话题的电影拉开差距。现在的电影更多是作为一种社交货币,或者说一些话题讨论的集合。如果说一部电影缺乏话题讨论度,它势必在上映初期没有办法形成一股讨论风潮,很难形成“滚雪球”效应。比如以角色申公豹为例,他虽然在“大城市”是“边角料”,但是在小地方亲人的眼中,又是一个“人上人”身份的反转;又比如说无量仙翁会为了维护更高的利益,而去牺牲具体个体的利益,去排除异己。这一类角色的反转,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能看到的现状。看完电影以后,观众都能展开一些讨论。

另外一点,《哪吒2》的剧情是一个“三起三落”模式,比之前口碑佳作《落凡尘》的“一起一落”要复杂。《哪吒2》的整体设定跟架构也很有深意,它把仙界和魔界之中的阶级压迫跟种族矛盾进行隐喻,传递着非常普世化的价值观——打破宿命跟反抗强权。《哪吒2》像一个巨大的火锅,把很多的内容塞到了一部电影里面,使得整体剧情的起伏转折变化非常快。春节档期间,《哪吒2》不仅能让观众获得视觉享受,还能让观众在剧情情绪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让大众觉得这张票是值得的,从而萌生出推荐这部电影的情绪。

从技术,文化,市场等话题讨论的维度来看,《哪吒2》的成功是一个多维的突破。我觉得《哪吒3》也会继续复用我刚刚说到这些经验,它应该会继续往这一类的方面去发展。现在可以看到《哪吒2》的票房有望达到160亿这样“恐怖”的数字。如果能形成一种可复制模式的话,对影视行业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秦婉(资深影评人)

故事具有新叙事与当下性,紧抓社会思潮

《哪吒2》从开场的“裂空爪”三龙穿越围困陈塘关开始,随后步步升级,承接剧情的不断推进和反转,带来越来越燃的打斗场面,视听刺激可以说是满到要溢出来。这种一上来就是高潮,后面还能不断往上升的内容节奏,已经成为趋势,是当下商业电影面对强刺激短视频竞争的一种必然转向。

影片中揭示,亲情和友情是比融入体制“得道升仙”更稳定的依靠,哪吒的能量蓄积与反抗,都源于对家人朋友的保护,申公豹维护附庸于规则,却让自己和家人都成为牺牲品,无量仙翁制定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则可以代入太多强权势力,最终让哪吒“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呐喊,显得有的放矢。

这样的新叙事与当下性,也反映出《哪吒2》对社会思潮的把握,紧紧抓住了人们当前的生存现状和生活规律,去进行输出,为普通人喊出心声。获得春节档冠军也从大家的一种预期,变成了必然。

除了电影本身质量过硬,且同档期电影缺乏同等吸引力的因素之外,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舆论环境下,动画电影相比真人电影,少了很多掣肘。一切围绕真人相关的内容不免会遭到更多场外因素的影响,舆情更复杂,而动画电影显得相对单纯,能让观众更聚焦于内容本身,也更易于建立口碑发酵的信任感。票房数字不断攀升,也引发了网友的追逐热潮,将其视为一种理想型大众文化产品的寄托,在这个层面上它提供的社会价值,也超越了作为一部春节档商业片的价值。

子戈(“锵稿”主笔)

票房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哪吒2》的票房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其他档期失灵,大片扎堆,导致春节档蛋糕急速膨胀,接下来无非是如何分配的问题。

春节档有两大优势赛道“亲子”和“喜剧”。于前者来说,手握购票权的家长自己也想吃点好的,于是《哪吒2》胜过《熊出没》,自不必说;于后者而言,《唐探1900》恰恰是该系列里最不下沉的一部,于是又把《哪吒2》的优势凸显出来。再加上自身质量过关,促成了《哪吒2》在档期内的一家独大。

此外《哪吒2》也不涉及流量明星问题,而《封神》《射雕》《蛟龙》多多少少都受此影响。总之就是档期优势、自身质量、对手疲软,共同促成的结果。不可复制,与其是否为动画,也关系不大。较之当下,更该期待的是一个全年都有各类好电影可看,无所谓档期的良性市场。

朱海澎(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动画系系主任)

全产业链经营及跨界赋能是影片亮点

《哪吒2》过硬的品质是成功的基础。影片在特效制作及情节设置上都超过了上一部,经得起推敲,情节更丰满,世界观更宏大,超出了观众的期待。而且合适的档期对影片成功至关重要。影片从第1部的暑期档调整到第2部的春节档上映,平台更大,票房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再加上全产业链经营及跨界赋能是影片的亮点。影片不仅票房屡创纪录,在衍生品开发上也有声有色,体现了出品方的整体思维。不仅为影片带来了长远收益,也从更多维度托举了影片的票房火爆。

最后,中国广大的电影市场是影片成功的保障。尽管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还处于恢复和转型之中。但哪吒的成功证明观众并未远离真正的电影,提升影片的“必看性”,就能将观众重新拉回影院。

葛竞(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兼具全龄段观众,出圈的话题,作品成熟度高等特点

纵观全球的电影市场,动画电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前30位当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动画电影,比如说迪士尼的《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2》、梦工厂的《功夫熊猫》等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首先动画电影覆盖观众群体很大,家庭中的男女老少可以一起观看,这对票房显然很有好处。同时,动画在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世界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更具成为黑马的潜力。《哪吒2》这部电影就兼具了以下特点:1、全龄段观众。孩子从中看到中国神话的奇妙故事、颠覆性的哪吒形象;成年人被其中热血的情感和独特的主题所打动。2、出圈的话题。人们观影后会就与众不同的“魔性”人物、反抗命运的主题展开讨论,引起社会反响,吸引更多人的观影热情。3、作品的成熟度高。《哪吒2》制作精良、技术创新,叙事技巧及美术风格独具匠心,会让很多观众去二刷三刷,反复回味。

金城(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

其在动画工业、剧情设计、人物内核等方向实现了全面升级与创新

《哪吒2》充分体现了中国动画的传承与创新,扩大了受众面积,任何年龄段的观众走进电影院都会被打动,我认为这是它拿下影史第一,拥有过亿观影人次的关键。

我们可以在动画中找到很多经典动画的影子,比如上美影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结界兽掀开结界的画面很明显致敬1964年《大闹天宫》的水帘洞,灵珠版哪吒、管家、海夜叉等形象亦致敬1979年的《哪吒闹海》,这些优秀的前作被导演藏在了有趣的细节之中,看懂的老观众都会心一笑。

但《哪吒2》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动画工业、剧情设计、人物内核等方向实现了全面的升级与创新。画面之精细、特效之震撼,例如“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名场面,导演用穿心针的设定还原,这是好莱坞动画团队无法理解更无法做到的,绝对处于世界顶尖级别。

最后,《哪吒2》的观众涵盖全年龄段,剧情打磨得很有当代性。哪吒形象本身反父权,但动画上升到了反体制反压迫,呈现了以家庭为核心对更大权威的反抗,这种少年意气和理想主义,同时赢得了成人与青少年市场。

采写:南都记者 刘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