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100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现象级的爆款之作。短短两个月,它不仅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20,更刷新了国产动画的多个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里程碑。
《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的缩影。在耀眼的票房数字背后,隐藏着一条深度契合当下社会情绪和消费趋势的底层逻辑。
从“逆天改命”的热血宣言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的完美融合,从年轻一代的情感共鸣到多代观众的集体记忆唤醒,《哪吒2》的成功,正是大众消费心理转变与文化消费市场新需求交织的结果。
这部电影为何能引爆全民情绪?它又如何精准捕捉了时代的脉搏?今天,我们就从消费趋势的角度拆解《哪吒2》背后的爆款逻辑,为你揭示文化消费市场的未来方向。
01
“逆天改命”:
从经典IP到社会情绪共振
哪吒,这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少年英雄早已深入人心。在《封神演义》中,他是太乙真人的弟子,帮助周武王伐纣;在《西游记》中,他是天庭的神将,协助孙悟空降妖除魔。哪吒的故事,不仅因其英勇善战而被传颂,更因其“逆天改命”的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情感共鸣的源泉。
《哪吒2》对这一经典IP的重新演绎,不仅是一次改编,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情绪共振实验。影片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核心主题,将哪吒的叛逆与抗争精神推向极致。这种对命运的反抗,不仅是对传统神话的现代诠释,更是对当下社会中每一个普通人心声的回应——在困境中挣扎、在压力下抗争、在迷茫中寻找自我。
在全球化语境下,这种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已经超越了文化的边界,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诉求。《哪吒2》通过哪吒的故事成功唤起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同时也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它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社会中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从社会情绪的角度来看,《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下公众的心理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突破困境,掌控自己的命运;年轻一代更是追求个性表达,反对被刻板标签所束缚。影片中哪吒的呐喊,仿佛是每一个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灵魂的呐喊,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此外,《哪吒2》的成功也揭示了当下消费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理解他们、与他们站在一起的品牌和内容。影片通过哪吒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和被支持的力量。这种情感的连接,不仅让观众在观影后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和传播,更推动了票房的持续增长。
对于创作者和品牌而言,《哪吒2》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当下这个情感消费的时代,能否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成为吸引他们支持的关键。通过情感共鸣实现走心的对话,不仅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更能创造现象级的文化现象。
02
打破套路,回归本真:
个人叙事的创新与突破
《哪吒2》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英雄故事的套路,通过哪吒的成长困境构建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个人叙事。哪吒并非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而是一个兼具叛逆与脆弱的复杂角色。他“改变世界,我想试试”的宣言,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被接纳的呐喊。这种叙事方式精准地回应了当下年轻人在“躺平”与“内卷”之间的矛盾挣扎,深刻地体现了个体在社会转型期对自我价值的深度追问。观众在角色的成长历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哪吒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与困境。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偏见和误解,还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与迷茫。这种成长的痛苦与挣扎,正是电影能够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哪吒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挫折与自我怀疑的旅程,他试图打破命运的枷锁,却在过程中不断质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努力。
知萌《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2024年有45.1%的消费者开始更多地进行思考和内省。他们渴望摆脱外界的束缚,做真实的自己,追随内心的呼唤。随着消费者将焦点逐渐转向内在世界,他们正逐步摆脱外界期望的标尺,深度探寻自我本真,追求情感的真挚满足。在这样的趋势下,聚焦普通人的真实人生,挖掘出更具感染力的内容,才能与消费者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哪吒2》通过一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叙事的创新与突破。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值得被聆听,每个个体的挣扎与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同时,这部电影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当今社会,人们渴望看到真实、复杂且具有深度的个人故事。这种故事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因为它反映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挣扎与成长。品牌可以借鉴这种叙事方式,不再将自己定位为单纯的商业角色,而是成为有温度、有情感、有态度的伙伴。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品牌能够与消费者在情感层面建立起深度连接,满足他们对自我价值实现和情感共鸣的需求。
03
角色塑造的创新:
立体真实的人物与“善恶共生”的思考
《哪吒2》在角色塑造上突破了传统正邪对立的单一模式,通过丰富立体的人物设定,呈现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与内心挣扎的神话世界。这种创新不仅让角色更加真实可信,也引发了观众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度思考。
首先,主角哪吒不再是传统故事中单纯的叛逆少年,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复杂性。他既拥有反抗命运的勇气,又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和解。这种矛盾的特质让他更像一个真实的“人”,而非符号化的英雄。他的成长轨迹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迷茫与觉醒。
同样,敖丙作为影片中的另一重要角色,也摆脱了单一的反派形象。他性格高冷内敛,既有灵珠的善良,也有魔丸的挣扎。这种双重性让他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的角色,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他的矛盾与痛苦,也能从中看到人性的多面性。敖丙的存在进一步深化了影片“善恶共生”的主题,打破了传统叙事中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
此外,影片中的配角也极具层次感。例如,申公豹因亲人到访展现出温情一面,打破了观众对“反派”的刻板印象;而无量仙翁作为权威的象征,表面和善却内心冷酷,揭示了权力背后的虚伪与冷漠。这些细腻的情感刻画不仅让角色更加立体,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
《哪吒2》通过这种创新的角色塑造,展现了“善恶共生”的哲学思考。它告诉我们,人性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与矛盾性。这种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不仅让故事更具深度,也为观众提供了反思自我与社会的空间。影片通过角色的挣扎与成长,传递出一个深刻的启示: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结合体,真正的成长在于接纳自己的复杂性,并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04
爱与情感的主题,
激发多代共鸣
如果说哪吒的“叛逆”故事引起了个体的共鸣,那么影片中龙族、李靖和申正道三个家庭的不同故事则折射出中国家庭中“爱与控制”的永恒命题,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对“独立人格”与“情感平等”的诉求,延展出对于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的社会议题。
李靖和殷夫人面对魔丸转世的哪吒,并没有放弃的念头。在哪吒成长路上面临偏见和误解时,他们始终坚定地陪伴在他左右,将父母对孩子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既有深厚的期望,也有无条件的支持。李靖在最后对哪吒说:“你是灵珠,也是魔丸,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这句话不仅是对哪吒的鼓励,更是对“独立人格”的尊重。而殷夫人的爱则更为细腻,她始终用包容和理解去温暖哪吒,让叛逆的哪吒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与此同时,敖光对敖丙的教育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敖光对敖丙说:“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这种教育方式与李靖夫妇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家庭在爱与教育上的差异。敖光的爱是基于传统与责任,而李靖夫妇的爱则是基于理解与尊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碰撞,让观众看到了爱与教育的复杂性。
影片通过多代共鸣的情感主题,成功地将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连接了不同代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年轻人在其中看到了成长的挣扎与希望,家长们则反思了教育的意义与方式,而长辈观众则在怀旧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传承。这种合家欢属性不仅覆盖了多代际观众,还穿透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情感壁垒。
从90后的童年情怀,到00后的成长共鸣,再到银发族的怀旧记忆,影片成功地跨越了代际鸿沟,形成了强大的观影合力。据相关数据显示,影片的观众群体中,家庭观影占比高达40%,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这种跨代际的观影热潮不仅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情感需求,更在情感层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展现了影片作为IP的强大穿透力。
05
文化自信与
民族自豪感的激发
《哪吒2》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对传统神话进行现代解构,塑造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时代感的哪吒形象。影片在文化呈现上独具匠心,通过细节设计与美学表达,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自信,也精准捕捉了当代观众对本土文化深度探索的心理需求。
在视觉与叙事层面,影片融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例如,三星堆遗址灵感的“结界兽”形象、太乙真人角色使用的四川方言,以及古典建筑风格的细腻描绘、传统服饰的精心考究等,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这些设计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中国动画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深厚底蕴。
据一项针对全球电影观众的调研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观看《哪吒2》等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高的尊重。这一趋势表明,高质量的文化输出不仅能够提升国家形象,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对于品牌而言,《哪吒2》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若要精准把握消费者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的共鸣点,品牌可以从自身发展历程、传承脉络或理念灵感中挖掘与中式文化相关的故事,赋予产品情感内涵。例如,通过讲述品牌故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品牌打造成情感寄托的载体,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文化连接。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情感营销,不仅能提升品牌价值,还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彰显中国品牌的独特魅力。
06
中国动画的崛起
与“新国风”美学的新时代
在视觉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浪潮中,《哪吒2》以其卓越的表现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影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媲美好莱坞大片,更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技术追赶”迈向“内容引领”的质变。其背后是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人团队的协作,以及近2000个特效镜头的精心打造,展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流程的成熟与完善。这种质的飞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中国动画产业整体实力的彰显。
《哪吒2》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动画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内容引领”的质变,更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展现了“新国风”的独特魅力。影片通过古典建筑风格的细腻描绘、传统服饰设计的精心考究、五行八卦哲学思想的巧妙融入,以及贯穿始终的“家国情怀”文化内核,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意蕴深远的东方美学体系。这种融合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全球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彰显了中国动画的工业实力和文化自信。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根据知萌2025消费趋势调查数据,85.2%的消费者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且愈发愿意去深入挖掘其深度和广度。他们不再满足于对传统文化浮光掠影般的了解,而是怀揣着敬畏之心与探索的热情,去探寻那些隐匿在古老典籍、民俗技艺、传统建筑背后的深刻内涵与智慧结晶。
当下,“新国风”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崛起,成为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不仅是电影,品牌也可以抓住这股机遇进行产品和营销创新。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宝藏,品牌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资源,精准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将传统文化以现代时尚语言表达出来,并应用于产品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
《哪吒2》的成功为中国动画产业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动画在技术和内容上的双重突破,更开启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新篇章。随着“新国风”元素的崛起,中国动画和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从唤起社会情绪的共鸣,到突破传统叙事的创新;从多代观众的共同参与,到角色塑造的立体真实;从文化自信的全球传播,到“新国风”美学的崛起,《哪吒2》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文化现象的缩影,它深刻地反映了当下观众的情感需求、文化追求以及消费心理的转变。
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关注现实、怎样贴近消费者情感需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既要又要”成为每一位创作者、营销人、创意人需要思考的问题,2025年,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内容、品牌或企业,都有哪吒这样“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势能和突破。
《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正式发布
即刻扫码获取
抢先掌握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
趋势报告·独家发布
| | | | | | | | | | | | | | | | |
趋势案例·营销解读
| | | | | | | | | | |
趋势品牌·行业领军
趋势传播·商业动态
– | – | | | | | | | | | | | | |
趋势产业·深度洞察
| | | | | | |
趋势平台·生态构建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