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arles Yu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Criterion

(2022年11月1日)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译者注:在2022年《视与听》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中,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历史性地获得了第五名。然而排名并不能全然概括一部影片的艺术性。以下这篇文章来自美国作家游朝凯,他曾担任剧集《西部世界》的编剧,其小说也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奖、舍伍德·安德森奖等知名奖项。在这篇散文式的影评中,游朝凯带领我们回溯了这部电影中值得品味的细节,被封存的爱意以及美好的花样年华。

1.

《梦二主题曲》(Yumeji’s Theme)。拨动的琴声。也许是雨滴。或是脚步声。不远处大厅里的人影。时间流逝,时钟滴答作响。心跳声。

拨弦,然后是连音,小提琴的音色如液体般流动,从每时每刻的间隙中汩汩流出。

旋律缓慢地摇曳着,有时飘向昂扬的情绪,叙说着某种对自由的渴望,挣扎着抵制任何阻碍它的东西。倏然间情绪减弱,低落,随之而来的是有节奏的拨弦声。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2.

电影时长是98分钟,但观感不止于此。

3.

本质浓缩于瞬间,时间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知不觉间,几周,几个月就已逝去——季节标志时间。像那些书,借过,读过,也还过了。时间在循环中流动,时而快速,时而迟缓。

以上种种都是长时间拍摄的结果——超过一年的拍摄、等待和反思,不断循环。剧组探讨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电影没有采取外景拍摄,没有去拍动物,唱歌的场景,或是周慕云和苏丽珍躺在一起的场景,转而做了减法,留下的是那些短暂、无声、转瞬即逝的时刻:电话的另一端,门廊的尽头……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4.

是什么抑制了这对恋人的情感?又是什么让他们相互依偎?

5.

张曼玉在片中饰演陈太太

她顾自站在那里,等着她的夜宵。精致的妆发,高领的旗袍。难以置信的魅力。周围的人熙熙攘攘,她在等一碗面,用手巾擦着额头。这个静止的时刻也给人一种动态感。仿佛陈太太是一个矛盾的、优雅的幻象。

6.

梁朝伟扮演周先生。

乌黑的头发闪着光泽。西装妥帖地映衬着他的身材,胸前的口袋放着叠好的方巾。他的眼睛慢慢倾诉着一切。连周先生的笑容都是缓慢的,这需要时间——从嘴角泛起,到眼睛、两鬓,再柔情地回到嘴角,然后变成了其他的含义——最悲哀的微笑。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7.

第一次看《花样年华》,还是二十多年前。那是2001年的春天,纽约一个寒冷的下午。我从哥伦比亚大学站坐1号线来到下城,独自一人去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我回到上城区,独自坐在校园对面拐角处的面馆吃饭。我点了一碗面条和一瓶啤酒,吃了一个小时。窗外和店里的一切好像都变慢了,自己像泡在糖浆里。餐馆里的人奇怪地看着我,好像我灵魂出窍了一样。那年我25岁。

如今我已经46岁,当我回看这部电影时,我想起了在纽约生活的那段短暂时光,那时我遇到了我的妻子,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们最后会走到一起。那些年的记忆依然很新鲜,但又很遥远,恍如隔世。

8.

回到《梦二主题曲》。陈太太装完夜宵,手里拿着绿色的饭盒走上楼梯。周先生胳膊下夹着报纸走下楼梯。他们之间还没有眼神接触,但我们能感觉到,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彼此有感觉吗?谁会先开口呢?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9.

台词潜藏着含义。这对恋人起初扮演起了对方的配偶,藏在角色里,试图想象各自开始相爱时的场景,都发生了什么,彼此在黑暗中交谈。

「对了,最近没有看到你先生。」

「是啊,公司派他出差了。」

「怪不得总在面摊上碰到你。」

苏丽珍抬起头,笑了笑。

他注意到了。如果你也注意到了的话,你能发现很多潜藏在片中的信息。

「对了,你太太呢?最近也没有见到他。」

「她妈妈身体有些不舒服,她回娘家去了。」

简单的对白解释了一切。

他们在「写故事」,互相讲给对方听。

「你今天干嘛打电话来我公司?」

「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你挺像我先生,油腔滑调。」

周先生看了看她,吃着牛排,避开了这个话题。

他们还在演戏,还是都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眼神在说话,当他们逐渐深入这段感情时,某种东西在蠢蠢欲动。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10.

那场吃牛排的戏堪称完美。

周先生点了点黄芥末放在她的盘子里。陈太太用牛排蘸了蘸。

「吃得惯吗?」

「你老婆挺能吃辣的。」

另一个完美的时刻。

他们坐在房间里,互相假扮这份恋情被发现时的场景。

张曼玉扇了他一耳光。梁朝伟的反应如此严肃,好像是真的。

11.

在影片的开头,当周先生和陈太太搬进同一栋公寓时,出现了一个特别的镜头。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篮子里装满了苹果。画的下方,桌上盘子里装着真正的苹果。画上方白色的壁灯朝向上方,而桌上对着这盘水果的同样是一盏白色的台灯。墙上油漆斑驳。苹果,画作,油漆,光线。表面和深度,事物和图像,共同构成了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12.

对称性。两对夫妇,搬进了同一栋公寓的隔壁房间。搬家工人弄混了他们的东西。他们在客厅擦肩而过,在拥挤的麻将桌上相遇。领带。电饭煲。皮包。不要错过电影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陈太太和周先生彼此思念。错过的电话。

13.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流言蜚语还是邻里的目光。这对恋人总是被困在房间里,我们总是通过种种障碍——窗户和栅栏看到他们。

是什么抑制了他们?当然,这可能是个错的问题。我们知道答案——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对自己,对彼此都做出了承诺。

14.

色彩在这部电影中如此重要,频频变换。一开始是绿色,连苏丽珍的办公室都是暗绿色。

红色和绿色随处可见,以不同的比例占据这同一个空间。出租车是红绿相间的。周先生房间的窗帘是绿色的,陈太太坐在床上的红色被单上。他们第一次走过的院子满是绿意。周先生独自抽烟时的烟雾和绿光缭绕在一起,他知道妻子在说谎。陈太太手上的那个绿色饭盒仿佛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15.

他们彼此都知道,各自的丈夫/妻子都不在身边。

你觉得他们会做什么?

张曼玉穿着红色大衣,急匆匆地跑上楼梯,她去了周先生的房间。我们没有看到。但能推断,「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苏丽珍语)

但色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酒店的场景里没有什么绿色。陈太太穿着红色大衣。这是一场红色的盛宴,玫瑰红,苹果红,血红。在她身后,墙纸上的红色花瓣盛开着。到处都是明亮、生动、饱和的红色。

这对恋人终于在一个镜头中出现。他们轻声交谈,彼此关爱。摄影机从不远处拍摄——既有注视,也保持了疏离感。

他们会记住这些瞬间,在未来想起。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在摄影机这种疏离的注视下,他们仿佛变成了口中说的「不会成为的那一对夫妇」。

陈太太离开周先生的房间,当她走到走廊尽头时,画面和时间好像都停滞了——他们都想抓住这样的花样年华。

在这组镜头中,透过红色的蕾丝窗帘,我们看到这对情侣在一起欢声笑语,陈太太旗袍的颜色也变成了嫩绿色,它不属于嫉妒的情绪,而是春天的第一抹色彩,代表着新生。

「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16.

但这个镜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电话中的周先生和陈太太,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脸,只能听到声音,就像他们的妻子/丈夫一样。他们已经变成了「他们」。

孙太太在门外「提醒」了陈太太最近的「散心」。张曼玉在走廊上踱步,被困在画面中,阴影将她框住。这对恋人被困在单调的办公室里,绿色、红色的色彩渐渐消失。这场恋情刚开始就结束了。

一切都是如此明显。他们从来没有尝到过自由,总是被束缚着。走过院子,穿过铁栏杆,就像被囚禁一样。他们所有的空间都有遮挡:走廊、门口和楼梯。框架中的框架。秘密被保存的空间,也是秘密被揭示的空间。

这件事在开始之前就注定要失败。

17.

陈太太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显示出一个遥远的大陆:南美洲。

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在那里,不被允许的恋情才能盛开,这对恋人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周先生桌上的那个小地球仪,面对他的也是南美洲。

影片中有意设置的时间跨度:1962年至1966年。提醒着观众注意外面更大的世界。

未来即将到来;未来就在这里。而当下已经从他们身上溜走了。

1966年,柬埔寨。石窟。周先生对着石洞吐露心迹,用湿土和青草封住了这个秘密,也封存住了那段岁月。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18.

每次重看这部电影,我们都会听到《梦二主题曲》;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到深红色的色彩变换。我们流连于楼梯,走廊,咖啡馆,房间。但电影总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束,那些岁月已经逝去,看得到,抓不着。

19.

在为电影中的恋情惋惜的同时,我还去看了它的花絮。

里面有梁朝伟和张曼玉跳舞的片段,他们就像在玩一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们似乎忘记了,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在电影之外,他们也有各自的家庭生活,这反而使得影片具有了更为强烈的情感。片中的演员、剪辑师、摄影师、美术设计、发型师和化妆师,当然还有王家卫,共同创造了这部作品。《花样年华》的美丽是一点一点筑建起来的,像是遥远海岛上,上锁房间架子上的一个记忆之盒。永远可以给人带来回忆和慰藉。

看《花样年华》的一些笔记-风君娱乐新闻

20.

雨天。在片中的那场分别戏中,梁朝伟和张曼玉站在屋檐下,等待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