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著中,这样描述刘小玲的出生:
胎儿头部太大,拿了钳子也夹不出产道。
她出生时,刘美心受尽了折磨,刘美心厌恶透了这个孩子,抱都不想抱。
何常胜因为第五个也是女儿,恨到不准刘小玲姓何。
爹不疼,娘不爱,还天生头大少根筋,就是刘小玲的现状。
老大占先,老二长得好,老三会争取,老四脑子灵,老六最小,还是刘美心带大的。
唯有老五,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可偏偏她成了六姊妹中的人生赢家。
刘小玲4胎成富婆。
刘小玲这辈子,结了3次婚,生了4个孩子。
第一段婚姻,是青春悸动,仅持续了三年,生下了大儿子洋洋。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原著中,刘小玲离婚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什么都不要!都给你们!我就带洋洋走。”
丈夫出轨,她为了要孩子,净身出户,并保证三年内不再婚。
洋洋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就是跟刘小玲在一起。他恨极了刘小玲,也爱极了刘小玲。
最后,洋洋跟刘小玲和解了。因为他曾被刘小玲坚定选择过。
刘小玲的第二段婚姻,仅持续了一年,生下一个女儿。
刘小玲得罪了人,被逼下海,在夜总会遇到了第二任丈夫。
对方只想要一个儿子,刘小玲生了女儿,不想再生,被迫离婚。
这一次,她没要孩子。
这场婚姻,她得了一套房。这套房,她只想留给大儿子洋洋。
刘小玲的第三段婚姻,嫁给了杀人犯何其庆,生下一儿一女。
两个人都是有过往的人,谁都不嫌谁。
何其庆是个有本事的,他能挣钱,买了大房子,给刘小玲请了保姆。
何其庆怎么也没想到,他这样的过往,还能有儿女双全的一天。而刘小玲疯够了,也再没有了闹腾的心思,只想好好过日子。
六个姊妹里,刘小玲最有钱,有大房子,有保姆,一副富太太的样子。
可细思,有几个女人有勇气嫁给杀人犯呢?
刘小玲半生飘零,受尽苦楚,甚至曾沦为生孩子的工具。她任性过,也得了应有的报应,最后选择嫁给杀人犯,是另类选择,也是别样重生。
何家喜遭3重报应。
原著中,刘美心形容何家喜对她的利用,用了八个字:
敲骨吸髓,榨干耗尽。
何家喜哄着刘美心赶走了何家丽,霸占了何家的老宅。
又逼着亲妈交出酱菜的方子,为此不惜,恐吓、逼迫刘美心,根本不顾刘美心的死活。
可同样的她也遭受了3重报应:
- 第一重,毁了身体,得了绝症。
何家喜得佳婿,源于嫉妒。
她嫉妒刘小玲住了大房子,为了早点住上大房子,她榨干了亲妈最后的血肉,不顾新房子还有甲醛,就住了进去。
那时候的她,早就为了钱,为了在姊妹中过得最好,彻底疯魔了。
- 第二重,最爱钱,失去了所有的钱。
为了给家喜治病,她丈夫闫宏宇卖掉了房子,散尽了家财,甚至不惜给何家的几个姐姐下跪,只为了救何家喜的命。
何家喜为了争夺财产,丧尽了良心,最后,她最在乎钱,却没了所有的钱。
她,成了何家姊妹里,最穷、身体最差的人。
- 第三重,被女儿仇恨。
第三重报应,是何家喜最重的报应。
当她对刘美心敲骨吸髓,榨干耗尽的时候,她的亲生女儿小曼目睹了一切。
原著中,这样写道:
小曼抱着古筝,眨巴着眼,一言不发。
何家喜一次次泯灭良心,甚至不惜逼死亲妈,为了钱,一幕幕疯狂,被女儿目睹,被女儿沉思,被女儿彻底记住。
于是,小曼对何家喜有了这样的评价:
妈,你眼里只有钱。
小曼根本不喜欢古筝,可是何家喜为了自己的虚荣和面子,一次次逼迫小曼学古筝。
一次次冲突后,小曼怒吼出了这样的话:
我凭什么听她的话,她也不听她妈的话,还把她妈一个人丢在冰冷冷的屋子里。我没错!妈这样对姥姥,以后我也这样对你们!你们老了,我把你们丢大街上去!
何家喜去争去抢,不惜伤害亲妈,不惜违背良心,最后众叛亲离,得了绝症,跟女儿也成了仇人。
何家喜,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现世报。
她曾经多狂,后来就多落魄。
何家丽最后救了她。
那时候的何家欢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大姐成活菩萨了。
是认可,也是讽刺。何家丽一辈子为了何家,哪怕被赶,被伤害,依旧为了何家。
无私到了极致,也自私到了极致。
公平。
何家六姊妹,其实有一个最痛的点:
何家丽不顾一切想要守护何家,而除了何家丽之外的所有何家女儿,拼命想要逃离何家,为此不惜未婚先孕、不惜逼婚自杀,甚至远走他乡之时,都觉得高兴,因为终于逃离了那个家。
何家丽和何家喜的房产之争,何家大部分人都站在了何家喜这边。
明明是丧尽天良,忘恩负义的事情,为什么何家大部分人,都会如此?
不仅仅因为人性的自私和丑陋,更是因为何家丽所守护的、所付出的,从来不是其他姊妹想要守护,从心里认可的。
六姊妹中,何家丽付出最多,下场最惨,很多人觉得不公平。
可其实很公平。
何家丽自己当了何家的活菩萨,用自己无限付出,换取了何家虚假的团圆。
而她嫁给张建国30年,从未觉得自己是张家人,从未把自己的小家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丈夫、孩子放在第一位。
自然,她也收获不了好的婚姻,收获不了团圆的母子情。
反复看《六姊妹》,我从不觉得何家丽值得被歌颂,值得被学习。何家丽这一生与其说为了何家人,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她的掌控欲和获得感。
她立志当何家的男儿,想要被长辈认可,被妹妹们尊敬,于是一直付出,可所谓的姐妹情深,真的没多少。
还是那句话,何家丽是何家大家庭的卫道者,无关亲情,只因血缘。